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理论:对21世纪权力、城市和城市主义的批判性介绍: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power, cities and urbanism in the 21st centur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93817
  • 作      者:
    (英)艾伦·哈丁(Alan Harding),(英)泰尔加·布劳克兰德(Talja Blokland)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英]艾伦·哈丁(Alan Harding),目前是英国利物浦大学管理学院Heseltine公共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和公共政策教授。此前,他曾任职于曼彻斯特大学、索尔福德大学和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城市和区域发展、治理和政策领域,此外,他还在很多专业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并担任顾问。
(英)泰尔加·布劳克兰德(Talja Blokland)(1971),是一位城市社会学家,曾任职于耶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荷兰的一些大学。2009年以来任柏林洪堡大学城市与区域社会学系系主任。她的著作包括《城市纽带》(Urban Bonds)(Polity 2003)、《网络化的城市生活》(Networked Urbanism,与Mike Savage合编,Ashgate 2008)以及各类论文,研究主题集中在城市中的种族和族群、贫民区、城市暴力、中产阶级化、城市中产阶级、邻里关系和日常生活互动等方面。
王岩,女,1977年生,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主讲课程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理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对繁杂的城市理论进行丝分缕析,对城市理论作出了宽泛的界定,以便于读者能够理解非线性发展的、光怪陆离的城市理论,因为城市理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被应用于多个不同的学科、涉及多种不同的方法和认识论。通过对城市理论的主要概念框架进行回顾,作者对城市理论近期的发展、及其引发的争论和批评提出了深刻的洞见。本书是学者和学生进行城市理论学习的极好教材。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1章 什么是城市理论?
  城市研究与城市理论
    城市分支学科
    隐喻城市
    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角色
  什么是城市?
    城市和乡村
  什么是理论?
    本体论与认识论
  究竟什么是城市理论?
  问题探讨
  拓展阅读
第2章 现代性条件下的城市理论
  导言
  芝加哥学派与城市生态学
    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评 议
    沃思的城市主义理论体系
    芝加哥学派的成就
  城市地理学与空间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对地理学的影响
    评 议
  社区权力争论
    社区权力:精英理论与多元主义
    城市理论的推进:成就与批评
  人文(城市)地理学
    后实证主义方法
    方法的结论
  “激进主义”方法
    新马克思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方法的问题
    新韦伯主义方法
    重新评估激进主义
  以往理论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
    城市理论中持续存在的张力
    评估“宽泛的”城市理论
    现代城市理论的主要挑战
    不平等世界里的城市理论
  问题探讨
  拓展阅读
第3章 从城市危机到“城市胜利”
  城市——全球化经济中的行动者
  城市的衰退与老化
    经济变迁与城市
    理解全球化
    言过其实的城市之死
  城市经济复兴
    后福特主义的城市主义
    全球和世界城市以及洛杉矶
    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新自由主义
  讨 论
  问题探讨
  拓展阅读
第4章 城市能行动吗?——城市政治经济学与行动者问题
  重新发现城市理论中的行动者
  美国城市政治经济学介绍
    反对公共选择
  城市政体和增长机器理论
    对精英理论的提升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挑战增长机器
    城市政体理论
    增长机器理论与城市政体理论的比较
    城市政体理论中的权力
  规范维度
  批判与应用
    对美国城市政治经济学的评价
    理论的输出
    增长机器理论和城市政体理论应用面临的困难
  问题探讨
  拓展阅读
第5章 城市内部不平等的空间表现
  导言
  不平等与分化:水平和垂直范式
    超越水平和垂直范式
    生活在一个充满差异的世界中
  作为资源地点的城市:空间与不平等
    空间的生产
    布迪厄关于社会空间的观点
  隔 离
    社会隔离
    测量隔离的指标
    移民与隔离
    隔离与整合
  郊区化
    需求与供给
    商业性的郊区化及其扩张
    郊区化与城市理论的关联
  中产阶级化
    作为一个过程的中产阶级化
    生产与消费
    置 换
  作为一个边缘化的空间过程的贫民区
    “贫民区”——城市研究中的一个术语
    经济结构调整和边缘化
    污名、歧视与种族主义
    贫困文化
    贫民区与城市政策
  邻里效应:空间利益和不利之处
    邻里效应产生的“原因”
    邻里效应和集体效能
    关注机构的需要
  总结与结论
  问题探讨
  拓展阅读
第6章 分化的空间表现
  导言
    水平范式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和后现代主义
    列斐伏尔、德塞都和空间的生产
  作为共同体和生活方式领域的城市
    共同体和社区
    生活方式
  亚文化议题
  代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的定义
    沿两个轴线展开的公共空间
    公共、地方与私人空间
    作为商谈场所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和代表性
  文化多样性:公共空间中的认同
    性
    性别
    族群/种族
    年龄与代
  结论:作为资源矩阵的城市
  问题探讨
  拓展阅读
第7章 城市理论再思考
  城市理论“危机”再探
  理论的表现
  理论的普适性
  理论、政治与实践
  城市新议程?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