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建设总论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系统部署。广大党员系统学习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领导方式、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的建设的主线与经验等,对于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党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2.执政党
执政党是公开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在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又称“在朝党”,不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称为“在野党”。“在朝党”通常是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议席或在总统竞选中获得胜利、负责组织政府的政党。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有时内阁由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就有几个执政党。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中,中央政府的执政党与地方政府的执政党不一定是同一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国家政权,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了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党。
3.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历程中,共召开18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制定、修订通过17部《党章》,其中制定通过7部新《党章》,修订通过的有10部《党章》。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 700多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460多万个。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是全党的理论指针和行动指南,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郑重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又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同样会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5.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6.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还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内容。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20世纪初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7.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党的行动。正如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8.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它包括16个方面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我们的事业要依靠广大人民来完成(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1999年,党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成为我们新时期的伟大旗帜。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一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展开为16个方面: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关于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关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0.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从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创立,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11.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表述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及其指导意义做了进一步的展开。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都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说与时俱进,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在此基础上, 科学发展观展开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系统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创立,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十分丰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全面把握基础上加深对基本内涵的理解。要深入领会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领会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论述,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领会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论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论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领会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领会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论述,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领会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水平。同时还要认真领会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分12个专题,全面准确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阐述了讲话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讲话精神的重要辅助材料。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掌握思想精髓,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全面把握。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作表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讲话精神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改革发展实践。
1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深刻阐述了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是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一系列具体道路共同构成的道路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体现的特点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17.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完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其性质表述经历了由两个先锋队到“三个代表”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但同时,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是最有远见的阶级,因而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其他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也只有代表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我们党才真正有资格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正因为这样,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修订通过的《党章》仍然沿用这一表述,表明我们党对自身性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飞跃。
1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宗旨,鲜明地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决心。
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9.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党的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是对党的长远奋斗目标和当前任务的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分。
党的最高纲领,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20.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或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动摇,不断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