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王道:从基层到领袖的秘诀》: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短短的八个字,可谓精辟至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和环境互动。在企业生存的游戏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企业领袖的感知失效,陶醉在以往的成功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失去判断力。
很多企业领袖都有极强的忧患意识,他们在领导企业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催人警醒的名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则说:“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华为应该时时为自己准备过冬的棉袄。”日本松下公司总经理曾说:“我们的职工中,最普遍的一种想法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松下公司是不会倒闭的。我认为,无人感知危机,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危机。”
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没有“狼来了”的危机意识,就会被狼吃掉。不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市场营销,莫不如此。商界竞争的惨烈程度可与“凶残的狼”相提并论,同行之间更是如此。在竞争更为残酷的科技行业,企业领袖们需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企业危机。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马云向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发出了“准备过冬”的召令,很快在业内引起热烈的讨论。在那个炎热的夏天,阿里巴巴已经储备了20亿元的现金,按理说是“肥得流油”了,为何还要在此时发出“冬天”的论调,并且强调说:“这个冬天会比我们想象的漫长得多?”当时房市、股市狂热,很多人认为马云是在危言耸听,其实这正是一位企业家强烈忧患意识的体现,是企业未雨绸缪的表现,他的话语和行动中无不体现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味。
事实上,在中国,与马云有着类似想法的企业家不止一个。华为任正非、腾讯马化腾、联想柳传志以及TCL李东生都说过类似的话,为企业员工打过类似的“预防针”。
透过马云的过冬论,说明企业在危机来临之前未雨绸缪,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好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减少损失。马云说:“企业在顺境中也会隐藏危机。风光无限的企业内部,实际上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一些企业的没落并不是因为激烈的竞争,盲目乐观才是很多企业衰亡的真正原因。”
马云作为国内一名社会企业家,不仅在企业内部保持极强的忧患意识,在他的公共演讲中,也强调了国内企业在应对危机方面的困扰,他说:“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体制灵活,管理没有限制,而产权过于集中,由老总一个人说了算的体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恰恰成了民营企业的'天花板'。所以要克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就必须改变这一情况。有了危机意识,能让企业老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有利于他制订合适的战略。”
一旦企业的经营战略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就会为竞争者提供击败你、吞并你的机会,所以企业的经营战略要在同行中处于领先位置,至少也要有其他企业无法取代的优势,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企业决策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狼来了”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存活,才能够发展壮大。
在网络时代,企业竞争的复杂性大大加强了,很多企业根本无法预知危机会从何方来,即使在贴近民生的传统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