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年领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018263
  • 作      者:
    张国玉著
  • 出 版 社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青年领导/中国领导科学前沿丛书(第二辑)》以干部成长规律、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干部领导力提升规律这三大规律为研究根基,结合本土化领导理论,以青年干部为研究对象,聚焦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规律和青年干部领导力提升规律进行阐述和探讨。
  《青年领导/中国领导科学前沿丛书(第二辑)》的核心观点是:青年干部成长与青年干部领导力提升二者一表一里,前者为表,后者为里。青年干部成长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领导力提升的过程,青年干部成长重在从严修炼领导特质,及时转变领导角色,善于优化领导行为,自如运用领导艺术,进一步发挥创造性,争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展开
精彩书摘
  《青年领导/中国领导科学前沿丛书(第二辑)》:
  只学不习容易陷入教条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很多党的领袖都是大知识分子出身,还有的是留学回国。知识多的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如果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就容易陷入教条主义。比较毛泽东和王明两位青年领导的学习之路,就可以发现他们两人截然不同的学习风格,而这种学习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二人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言以蔽之,毛泽东重视学习,但他能够役学,学习知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同样,王明也重视学习,但他仅仅是役于学,在很大程度上,把学习本身当作了目的。
  第一,毛泽东能够自主选择是学还是习,王明很对时候只是被外力左右求学。18岁的毛泽东从韶山来到长沙后,先是来到湘乡驻省中学求学。武昌起义爆发后,毛泽东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在部队半年。后来又重新走上求学之路。在这一点上,王明很多时候缺乏自主性,一味地被外力或者被读书这个事情本身推着向前走,至于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还不明确。无论是他16岁到六安的安徽第三甲种农业学校读书,还是后来考入武昌商科大学,都是如此。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求学之路上已显示出很大的不同,毛泽东敢于尝试读书、参军等不同的事情,而王明只是在求学的路上为学而学。
  第二,毛泽东可以自主选择学校和专业,王明则很难做到。毛泽东从部队退出后,对于学什么仍然没有下定决定。他先后报考了警察学校,肥皂学校、政法学校和商业学校,但这些选择毛泽东都放弃了,并最终选择了湖南省高等中专学校。王明在报考安徽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时,对学校究竟开设什么课程也不是很清楚,到了学校后,即使对理科、农科和俄语等课程不感兴趣,但还是努力去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三,毛泽东甚至大胆决定是在学校学还是自学,王明只在学校学。毛泽东在湖南省高等中专学校待了半年后,很快厌倦了学校的刻板生活,决定退学到省图书馆自学。后来,毛泽东说,他在图书馆自学的半年是极有价值的半年,不仅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而且开始了解中国底层社会。王明的求学之路则是从学堂到学堂,从六安的农校,到武昌的商大,21岁毕业后直接去了苏联中山大学,4年后从苏联回国,然后到中央机关工作。
  第四,毛泽东求学时重视游学,王明则喜欢学游。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就愿意游学,最著名的一次就是他和萧子升一起,分文未带,先后在长沙周围步行了上千公里,走访了农村、城市、寺院和学校,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物,遇到了五花八门的事情。游学经历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相反,王明在求学时,却不愿走出校园。学校一有假期,王明就带着书本回家,闭门苦读,最多是累了的时候出去到河边钓鱼,只是学习之余的一种劳逸结合。
  虽然对毛泽东和王明的学习之路的比较只是个案,但也能够从一个层面说明学习道路不同和人生格局差异的某种关系。毛泽东既重视学又重视习,学用结合;王明重视学有余,强调习不足。后来,毛泽东和王明二人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王明在工作中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只学不习不行,只习不学也不行。只习不学容易陷入经验主义。那么什么是经验主义呢? 《伊索寓言》里有讲了一头毛驴过河的故事。有一头毛驴驮着两大包盐过河,重重的盐把它压得头昏眼花。恰好来到一条河边,过河的时候,它一不小心倒在了水里,使劲挣扎了半天,很长时间也没有能够站起来。于是,它放弃了挣扎,索性躺在了水里。过了一段时间,那头毛驴感到背上那重重的盐越来越轻,最后,竞毫不费力地站了起来。毛驴高兴极了,为自己获得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而高兴。
  后来,又有一次,它驮着两大包棉花走在路上。
  又走到河边,突然想起了上次过河时的情景,我为何不使自己背上的棉花也变得轻一些呢?于是,它特意倒下身去,像上次那样躺在水里一动不动,让背上的棉花变轻。可是,越等背上的棉花就越重,当它想努力站起来时,却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寓言中这头毛驴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往往容易用个别指导一般,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忽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这头驴子的悲剧就在于把过去的经验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从哲学上看,驴子的错误就是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的经验,往往表现为不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
第一节 “三个怎样”与“三大规律”
一、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二、“三大规律”的内在逻辑
三、真正跳出“周期律”
第二节 青年干部的成长规律
一、领导者是怎样炼成的
二、青年干部如何脱颖而出
三、青年干部成长要找准爆发点
第三节 青年干部的领导力提升规律
一、子贱三得与孔蔑三失
二、“彼得原理”对青年干部的启示
三、青年干部成长重在领导力提升
四、青年干部成长与领导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青年干部的教育培训规律
一、“仕而优则学”
二、青年干部的学与习
三、青年干部的教育培训

第二章 青年干部的特质修炼
第一节 青年干部的特质构成
一、青年干部的四重特质
二、青年干部的内驱力
三、青年干部的“生活圈”
第二节 青年干部要“凹凸有致”
一、青年干部重在修“三识”
二、青年干部的“来去自如”
三、青年干部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青年干部的思维修炼
一、平衡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二、青年干部的创新思维
三、青年干部的大数据思维
第四节 青年干部的魅力与魄力
一、青年干部的魅力
二、青年干部的“虎气”与“猴气”
三、近所当近,平其不平

第三章 青年干部的领导力构建
第一节 青年干部成长从认同开始
一、“跟着走”与“跟我走”
二、认同要经得住挫折和考验
三、认同有助于营造有利的成长环境
四、赢得认同从积极主动开始
第二节 青年干部要立谋功
一、我给书记送了十篇文章
二、小参谋大主意
三、抓住“参”的时机
四、对上级说不的艺术
第三节 青年干部的执行与决策
一、领会上级领导的决策意图
二、点线面体递次推进执行
三、执行需要方圆兼顾
四、决要避免完美主义心态
五、避免决前自负与决后自卑两种倾向
第四节 青年干部的激励与用人
一、青年干部必须重视用人
二、青年干部用人的重点
三、青年干部注重培养下属
四、最大的用人是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第四章 青年干部的领导力提升
第一节 情境理论的应用与拓展
一、领导力的经与权
二、情境理论的具体应用
三、情境理论的拓展与超越
第二节 基层的直接领导
一、基层领导的显著特点
二、基层领导的主要方式
三、直接领导要避免的四个误区
四、基层领导需要“妈妈心”和“婆婆嘴”
第三节 中层的间接领导
一、中层领导当好凹凸镜
二、中层领导的间接领导
三、中层领导应站得更高看得更宽
第四节 高层的战略领导
一、高层领导的第一要务
二、战略领导的实施步骤侣
三、战略领导重在执行

第五章 青年干部要发挥创造性
第一节 领导重在创新
一、改革永远在路上
二、“耿飚之问”与忧患意识
三、青年干部要做含笑进取的改革者
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第二节 争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一、借“外行”催生创新思维
二、借“外脑”把握客观规律
三、借“外人”激发创新氛围
第三节 领导变革重在共享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三、以“自新”推动“共新”2侣
第四节 青年女干部更要发挥主动性
一、青年女干部的突出优势
二、青年女干部成长的“彼得高地”
三、青年女干部成长要靠前一步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