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几与时:论王船山对传统道学范式的反思与转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9633
  • 作      者:
    陈焱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本书介绍了王夫之思想的易学基础和新方法论,以“几与时”来诠释船山哲学的合法性。作者分别阐述了王夫之的宇宙论及其对太和本体、阴阳二气、“天地之数”、《太极图》、《河图》等的新诠释;论证了王夫之的道德哲学与新世界观,涉及其道德哲学的宇宙论基础、以“四书学”批判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和研几方法、“排佛老”的思想与趋时方法等;叙述了王夫之“趋时研几”的落实与依归,其中对孔子确立的“趋时”境界与“研几”依据,以及王夫之的圣人观等作了研究与探索,揭示了船山哲学的核心。
展开
作者简介
  陈焱,男,汉族。1984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上海健康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宋明理学、中西哲学比较。
展开
内容介绍
  “几”与“时”皆是先秦哲学文献中便有的概念,但其后却很少有人对这两个概念中所蕴含的思想资源进行充分挖掘。而王船山是个例外,他认为:自横渠以来,佛老之学对宋明道学的影响与渗透日深,并使得后世道学家们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佛老的“有无”思想范式来进行思考,而这一点道学中的佛老之流弊应该在思想与意识形态上对甲申之变的悲剧负责。因此,上承横渠,船山力图在思想上排除佛老的影响并重建道学精神,而对“几”与“时”这两个概念的重构与提撕正是其所提出的道学新范式之关键所在。
展开
精彩书摘
  《几与时:论王船山对传统道学范式的反思与转化》:

  换言之,于船山,儒家圣人、君子的内圣之学如果不借助于趋时之外王,那也就不可能于凡民之中获得普遍性。这在宋代理学中似乎不成其为一个需要特别强调与分殊的问题,譬如,在余英时先生眼中,“内圣外王”之主体本身就是宋代的士大夫阶层。但宋代道学与船山所面对的道学在明末的民间化情况是不同的。从思想史上看,由宋初直至明末,整个道学运动应该是越来越从士大夫阶层趋向于整个社会与所有阶层之民众的。而要趋向于普通民众、贩夫走卒,则宗教化或者使用宗教的方式来传播思想就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之一。根据吴震先生的研究,至明代中后期,作为道学的一个主要部分的心学甚至有与民间宗教结合而形成“劝善运动”的趋向。由此“人人皆可为尧舜”这个命题真正发展为“满街皆是圣人”的情况,而这正是船山所面临的“时”。所以,船山必然需要强调圣人与凡民之间的差别的先天性,其具体表现就是研几工夫的非普遍性与圣人专属的趋时工夫。上述分殊意味着,对于具有圣人之质的人来说,由研几而至趋时的内圣外王的工夫之成就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在另一方面,不具圣人之质的人则完全不可能承当趋时工夫而使自己成其为圣人。与道学由宋至明不断地普及化与民间化的方向不同,在此,船山的趋时与研几工夫指向一种人性论上的分殊与精英主义取向,这使得整个船山哲学都变得非常繁复与深奥,因为其本身的基础就是为君子谋之《易>。在船山看来,道德普遍性实际上必须建立在这些前提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摆脱佛老对道学的影响。

  就道学传统上说,“人人皆可为尧舜”这个命题一般被理解为:人人其实都有如尧舜那样成就其性的可能,只要他通过一定的工夫把握内在天赋之良知之性,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于船山,上述诠释其实缺乏一个变量,那就是“时”。所以,“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应该被理解为:在圣人趋时明道的前提下,只要人人能率性而繇之,则人人都有如尧舜那样成就其性的可能。这里,我们显然有必要去问,这个“趋时”之“时”究竟是什么?

  在前文的分析中,船山将“时”的基本定义为爻位由初于上的基本次序,从根本上说,就是永远变动不息阴阳二气之神化的说展开的具体的显隐之几的基本次序。这意味着,于船山,传统意义上的单纯之内圣工夫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地在理论上使得每个人成就道德,因为成德不仅需要内在心性工夫上的超越,还需要圣人所定下的外在趋时之序。简言之,传统心性论的基本逻辑是:只要每个人都从内在心性上下功夫去成就道德,则自然会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天赋之良心,所以每个人都从内在心性上下功夫去成就道德就是完全可能的。而在船山看来,因为世间万物都是随着神化日新的,因此,我们显然必须考虑每个人在神化中所处的具体时空境遇,正如在易学上某爻之吉凶取决于其所处之具体时位一样,这与内在心性工夫一样都是成德的必要条件。同时,因为个人的禀赋气质之清浊不同,所以尽管每个人都禀赋着仁义之潜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到其在神化所处的具体时空境遇的。而如果缺乏这一前提,那即便每个人都禀赋着仁义之潜能,其也并不一定能将其显现出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从本体论上说,必须以圣人趋时为前提,从具体之时与几出发,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构建一个合于太和之道的具体之时位基础,以此为前提,道德实践才能获得普遍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趋时”或外王工夫其实依然可以被认作是一种道德工夫,它是确立道德价值的基础,只是其对于趋时之人的要求很高,趋时者必成为圣人,唯圣人可以趋时!

  ……
展开
目录
序陈卫平1
导论研几复见天地心——船山思想的易学基础与新方法论1
一、 中国哲学传统中的“几”1
(一) 《系辞》与《五行》中的“几”1
(二) 宋明道学传统中的“几”6
二、 “几”之时位与时势——船山易学的思想立足点17
(一) 《乾》之九三:进退之几17
(二) 《复》之初九:天人之几24
(三) 船山易学中的卦爻之时与位33
(四) 卦爻之“几”与时势之“时”40
三、 小结:以“几与时”来诠释船山哲学的合法性49
第一章 因气几而时成——船山的宇宙论72
一、 船山的宇宙模型在本体论上的基本结构与特征72
(一) 船山的太和本体与作为气之量度的虚空72
(二) 阴阳二气之实及其缊之动几82
(三) 船山宇宙论对《太极图》的新诠释93
二、 船山的生成性宇宙观101
(一) 船山对《河图》与“天地之数”的新诠释101
(二) 造作文明的功能性圣人118
三、 小结:船山的一元宇宙130
第二章 研几内圣与趋时外王——船山的道德哲学与新世界观151
一、 船山道德哲学的宇宙论基础151
(一) 圣人之均数所确立的道德目的与意义151
(二) 道德与人文的自然发生学起源162
二、 以“四书学”批判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与研几方法175
(一) 船山对道学人性论的批判175
(二) 船山道德哲学中的“恶”与“不思193
(三) 对船山“性日受”之“性”的进一步讨论210
(四) 工夫论在船山道德哲学中的基本结构220
(五) 工夫论在船山道德哲学中的非普遍性特征231
三、 “排佛老”的思想立场与趋时方法239
(一) 趋时方法与外王工夫239
(二) 圣人之趋时与异端之执一250
(三) 趋时方法背后的历史哲学思想与新世界观259
四、 小结:船山道德哲学的历史转向及其思想中的精英主义
取向269
第三章 夫子时中人不知——船山之“趋时研几”的落实与依归301
一、 孔子之“仕、止、久、速”与“趋时研几”301
(一) 船山对“圣之时者”的诠释301
(二) “趋时研几”与船山的《论语》文本诠释范例一312
(三) “趋时研几”与船山的《论语》文本诠释范例二319
二、 孔子确立的“研几”依据与“趋时”境界326
(一) 孔子与“研几”的具体依据326
(二) 孔子与“趋时”之终极境界336
三、 小结:船山的圣人观及其矛盾347
结语 “几与时”所揭示的船山哲学的内在问题365
一、 从有无之别到显隐之几——船山“排佛老”的实质365
二、 “启蒙”之商榷——小议船山之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定位与归属371
三、 破与立的矛盾——作为道学家之船山的多重思想面貌378
参考文献396
后记40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