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9350
  • 作      者:
    周中之,石书臣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修订版)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的教材,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的教材,以及从事宣传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理论读物。

展开
作者简介

  周中之,男,上海市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国首届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两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著述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奖等。


  石书臣,河北省临西县人,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著作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探研》《主导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主导性研究》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道德与文明》《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等课题;获第五次、第六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被评为上海市模范教师和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成果。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修订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历史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作的重大贡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理论内涵;下篇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修订版)》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的教材、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的教材,以及从事宣传思想理沦工作者的理论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修订版)》:
  一、批判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们,从托马斯·莫尔到罗伯特·欧文,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的种种弊端与社会病症,都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和深透的批判。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初期表现出来的贫富悬殊、道德沦丧、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社会现象,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极其深刻、入木三分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有着许多精辟的、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于刚建立不久,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就能够洞察其诸多的弊病及其原因,同时又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判,激励人们不要满足于现状,不应当在现存制度下苟且偷安,这在当时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种种弊端所进行的深刻批判,对于启发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帮助人们认识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和黑暗,对于促进改造与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的。
  二、独创性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在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不论在批判现存社会制度,或者在设计未来社会制度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思想上的独创性与建设性。他们追求建立一个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级、更完美的社会制度,并且把这种制度称之为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理想的一种社会制度。
  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其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执着信念与构筑独创性理论的睿智,把理想中的未来社会制度设计、描绘成十全十美的,从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到思想文化领域等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并且在许多社会制度的具体细节上,都进行了细致详尽的带有独创性的规划与设计。在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独创性设计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还提出了不少充满着智慧、闪烁着真理性光辉的观点和主张。尤其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的许多特点: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把自己批判的目标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种种弊端的深刻批判是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已经突破了小生产者狭隘性的局限,抛弃了空想社会主义前辈所倡导的平均主义与禁欲主义的理论局限;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提出了比空想社会主义前辈丰富得多的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的许多独创性的理论见解。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坚信自己追求、设计的美好社会制度能够实现,同时也要求人们确信这种社会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因此,人们的思想与社会生活不断地被一种美好而又崇高的社会理想所吸引和鼓舞。所以,可以说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站在社会时代的最前列,他们的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表达了社会时代的希望,代表了他们所处社会时代的先进思想的精华。
  ……
展开
目录

上 篇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3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 6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15

第一节 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在俄国首先建立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 15

第二节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教训 ………………… 29


第三章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7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成果 …… 37

第二节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意义和经验教训 … 52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8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5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 ……………………… 6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特点 …………………… 74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 87


第五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92

第一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社会主义流派 ………………………… 92

第二节 国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 ……………………… 113

第三节 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一些思考 …………………… 115


下 篇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 121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 ……………………………………… 12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136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 ……………………………………… 145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54

第一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154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61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政治体制改革 …………… 169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7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建设原则 ……………… 1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 185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 …………………………………………… 194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20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07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 21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 221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3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 ……………… 25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 ……………………………… 253


第十一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58

第一节 中国梦的提出、内涵和基本特征 ………………………………… 25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 265

第三节 “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总布局 ……………………… 270

第四节 实现中国梦的主要途径 …… 274


原版后记………………………………………………………………………… 285

修订版后记……………………………………………………………………… 28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