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注译》:
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①,鲜不济矣②。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又也③;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也④;大夫士日旦恩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也⑤;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粟者,鲜不济矣。
(注释)①栗:通“僳”。《尔雅·释诂》:“僳,惧也。”《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②鲜:稀少。阮元:“济,成也。”《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③又:再。一说通“有”,义亦通。战战,畏惧的样子。④王聘珍:“四封,谓四境起土为界也。失,谓失守社稷。损,减也。”⑤胜:胜任。
(译文)身居高位但不骄侈淫佚、遇事小心谨慎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因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享乐,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从前天子一大早就想到他的四境之内,战战兢兢唯恐不能再拥有;诸侯一大早就想到他的四境之内,战战兢兢唯恐领地有减损;大夫和士一大早就想到他们的职守,战战兢兢唯恐不能胜任;平民百姓一大早就想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战战兢兢唯恐刑罚降到他们身上。所以遇事小心谨慎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