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正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传统美德在一代代人中绵延不绝地传承,成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与文明的共同延续。习总书记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要有两个途径,即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上,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体现其道德教化的功能,就必须以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实践为基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必须一起抓:一方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方面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本系列丛书围绕仁孝、礼义、廉耻、智勇、忠信五组主题,精选古代历史故事,系统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内涵,引导读者从历史的镜鉴中,享受一番道德的滋养,实现一段精神的升华,从而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公忠报国:人生恪守的第一要义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千秋忠迹今可法
位卑未敢忘忧国
晏然效忠 社稷纯臣
忠孝抉择 可歌可泣
马革裹尸当自誓
变更古制 公而忘私
投笔从戎胆略豪
国事为重“将相和”
第二章 安邦恤民:匡济天下的为政目标
济世敢爱死 穷年忧黎元
捐资助边 输财恤民
中流击楫 立誓报国
事必禀命 将军之忠
国步方艰 敢避难乎
为民减负 不避囚禁
千古凛凛国士风
不食新禄守节操
第三章 惟正是忠:志在社稷的行事风格
公正执法 不阿上意
以正辅君 品行清雅
天子玉槛折 义与天壤俦
耿直感言 难惑以非
便灭十族奈我何
执法一心 不敢惜死
为政讦直君安寝
事君从义 不阿其惑
第四章 克己奉公:任事服职的动力之源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博物洽闻“执事敬”
公心直笔著信使
谋军经国 柱石之量
尽忠所事 大义灭亲
清恪在公 忠厚为人
望门投止多忠义
愚忠主子 则尽其力
第五章 进德以诚:立身行己的民之所凭
诚心自然 天下敬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