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道至简:打开世界的钥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5236245
  • 作      者:
    韩公著
  • 出 版 社 :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破解大道密码,能使凡人得道;自然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一语道破天机;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揭秘科学和宗教的根源;破解世界级难题;发现人生、命运、财富、创新、成功、幸福的秘密。

展开
作者简介

  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后调入新闻界工作,先后任《厂长经理日报》(现《企业家日报》)等媒体报刊山东省记者站站长、主编、副社长等职。2004年赴美做独立研究学者,曾担任国际战略与技术创新组织执行董事。现担任青岛海外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通过对老子“道”的研究,归纳出一些相关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解释科学领域、经济领域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大道之门

  究竟何谓“道”?

  大道密码是如何发现的?这里将首先为你讲述一个揭秘者真实的发现之旅。这是人类过去从未解开的千古之谜,随着大道的解密,决定世界的“上帝法则”随之浮出水面。

  在这大道之门的背后,人世间的所有秘密都将一一揭开。原来整个大千世界,都是由大道“元密码”构成的,由此演绎了浩瀚宇宙、自然万象、人间百态。如同缤纷色彩,其终极不过是由三原色演变而来。

  相信这是人类第一次,能够用平白的现代语言,全面系统阐明大道的真谛。

  原来宇宙万物的终极秘密,天下所有的真理,所有不为人知的天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竟全部藏于大道之内,大道之外无一例外。

  可以说这里涉及人类思想的最高境界。大道真的如此神奇吗?

  发现之旅

  早在2500多年前,伟大先哲老子就认为整个宇宙本源是“道”,而且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遵循着这个神秘的“道”,世界的一切,无一不是这个“道”的现实演绎。

  然而,由于“道”过于神秘,人类探讨了2000多年,却从未有人破解。古希腊称它为“逻辑”(logos),西方中世纪哲学称它为“神”,现代物理学观点认为它就是一种“万物理论”。

  奇怪的是,所有人都认为“大道至简”,可从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究竟有什么规律,究竟用文字表达出来是什么。人类一直被这个解不开的魔法所控制、所迷惑、所折磨。

  在我20多年的研究解密过程中,随着大道“密码”得以解密,我越来越感受到“道”的神奇伟大,道的神奇无所不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国家,包括所有的科学和宗教,无一不受“道”的左右和决定。

  大道如此神秘、神奇、神圣,所有的宗教都在追求道,所有的学科都在探寻道,历世历代的哲学家都在苦苦求解道的真谛,然而直到今天,还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大道所隐藏的全部“密码”,也没有一本书能揭秘大道所隐藏的神奇“魔法”。

  如果我不是经历过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事件,我对于心中这个“道的绝密”可能还要保密数年。一方面这主要出于更严谨的科学态度,因为我还需要更多时间在更多领域验证这些令人震撼的“魔法”,以便提供更有力、更科学、更全面的现实证据,另一方面我还有点莫名其妙的顾虑。记得一次我在险峻的华山道上,遇到一位多年修道的神秘人士,他在听到我的见解后,告诫我说,有一句古训叫“天机不可泄”。

  尽管我是揭秘者,可我也担心万一再次遭遇什么不测事件,难道让这个全人类都应该知道的秘密,连同我20多年呕心沥血的研究发现和我一起带进坟墓吗?

  所以,我决定提前将我发现的这个“绝密”分享于众。

  至今那次触目惊心的危险场面,历历在目。那是一个黄昏,一个大山深处,我在美国的一次滑雪归途中,当我开车经过一个山体陡坡转弯处时,由于路面冰滑异常,突然车辆失控冲出路面,差一点连人带车翻进万丈深渊。

  虽然我在美国最初申领驾照时,就义无反顾地填写了捐献器官的志愿,万一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我或许可以奉献最后一点价值,可以让别人享受生命的美好。可是那次如果我真的死了,恐怕死得悄无声息,因为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不仅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幽深的山谷,深不见底,死一般的寂静,甚至周围连一只飞鸟都没有。

  万幸的是,车子在滑到悬崖边时刚好被一棵小树挡住,左后轮悬在空中,车身摇晃,稍不小心就会掉入悬崖深涧……

  或许,看透了,生命不过是生死,但如果我真的死了,感到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将这个大道“魔法”留给人类,给更多的人去验证、研究和应用。

  可能最让我不能瞑目的是,所揭示的大道的“密码”和“魔法”,特别是与道相关的重大应用,还没有来得及造福世人,便和研究者一起长眠幽谷……

  幸好,我最后死里逃生,逃过一劫。

  经过这次突发事件,我决定不再等待。我相信,这个大道“魔法”一定可以帮助很多人,一定也有很多人对这些大道“密码”感兴趣。

  但是,毕竟这是史上第一次有人正式宣布揭秘千年大道,敢于公开所有的“密码”,分享给世人,毫无保留地向人们揭示大道“魔法”的神奇奥秘,或许改变的不仅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还可能将改变世界的秘密和法宝公之于众,人类有望由此真正实现自由、美好、幸福。

  也许有人会问,最开始我是怎么有兴趣接触到这个道的课题,又是怎么发现其中的这些“绝密”呢,下面就讲一下我的发现之旅。

  事情起因于一次在北京大学的争论。20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因为相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说法,所以自己一定要到长城去看看。为了节俭,就住在北京大学附近的一个非常简陋的旅社里。正是在那里偶遇了一位让我羡慕的学哲学的高材生,我知道,能考上北大的,基本都是各地的文理科状元。

  没有想到的是,当聊到老子说的一句话时,却由于不同的理解,更多是因为年轻人争强好胜的天性,两人争辩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这句话就是《道德经》里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北大学哲学的,理解很正统:“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那个永恒的道了。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那个永恒的名了。”因为老子自始至终也没有清楚地讲出来道究竟是什么。

  我当时在读的大学本科是汉语言文学,我和他的理解恰好相反,认为原意是:道,是可以说道出来的,只不过这是非同寻常的“道”(第一个和第三个“道”,就是指“大道”;第二个“道”,是说道的意思)。名,是可以叫出来的,只不过那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名。因为老子全篇都在实际谈论这个道。

  当时我好像还真有点不以为然:讲不清是因为不明白,老子没有讲清楚,并不意味着以后子孙万代都讲不清楚。我甚至还狂妄地说,老子的话也并非都是真理。

  最后,这位北大高材生用一种非常认真的语气说:“谁能解密大道,谁就能引发一场哲学革命。”

  随后我一个人在北大校园散步。我站在未名湖畔的一把长椅边,手里还拿着一本老子的《道德经》,望着不大的水面,回忆着双方论战的焦点,心里很是奇怪:大道,如果真实存在,为什么就说不清呢?

  我开始的研究方法和很多老前辈一样,基本上局限于对《道德经》的注解,然后引经据典,从中发现共同认可的结论。

  万万没有想到,从大道第一个“密码”的发现,到最后一个“密码”的破解,总共18个“密码”,看上去不过21个简单的汉字,却让我前后耗费了十几年的光阴!

  这里就以如何发现第一个“密码”为例,讲述一个“密码”的神秘来历。

  大道的第一个“密码”,居然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因为老子的核心观点就是“道生一”,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道产生于“一”。道从来就与“一”密切相关。

  诸子百家理解也大体相同。孔子认为“吾道一以贯之”,庄子说“道通为一”,韩非讲“道无双,故曰一”。

  很多权威的古典文献也反复说明了这一点。东汉·许慎《说文》解释:“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淮南子·诠言》写道:“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太平经》称:“一者,乃道之根也。”

  《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序》:“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自然同性。”

  其实,最早就有人认为:道就是“一”,“一”就是道。

  但是后来直觉告诉我,“一”可以是“道”,但“道”未必全部是“一”,而且这个“一”的密码究竟代表什么意思,这还是个谜。

  再后来发现,对“一”的注解,很容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注解《道德经》的版本成千上万,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意义上的实证,基本囿于老子的认识范畴。

  如果我继续重走过去注解的老路,同样可能永远走不出来,又何谈发现呢?

  能不能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寻求一点大道密码的蛛丝马迹呢?我曾去国家图书馆,在浩瀚的古籍中查阅资料。

  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和老子有关的特殊人物,这个人就是当年的关令尹喜,人称关尹子。因为当年老子出关时,就是由于关令的挽留,才有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这个人有权有势,加上近水楼台先得月,是不是能从老子那里得到什么秘籍或者收藏了老子的其他著作呢?

  后来我发现关尹子在他的《八筹》里说:“是道也,其来无今,其往无古,其高无盖,其低无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外无物,其内无人,其近无我,其远无彼。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惟其浑沦,所以为道。”

  这一句话,让我至少获得了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道”应该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既然不论古今、高低、内外、大小、远近,适用范围无所不在,说明将来解密的大道必须涵盖世界所有的方面。

  启示之二:将来解密的道,一定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这和老子“有物混然”的观点一致,并且这个浑然一体必须能够解释一切,或许真的能够“一语道破天机”。

  启示之三:进一步从侧面证实了老子当时确实没有找到完整的答案,原因或许是受到某种思维或表述方式的限制。这导致我后来找到一种“元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终于在文字表达方式上有所突破。

  综合这些判断,我决定摆脱传统固有的古籍考证思路,独辟蹊径。

  在古代,老子思想的确是一座高山,但是对于现代人而言,我认为思想上的高山是用来翻越的,而不是用来膜拜的,特别是对于后代人来说,需要传承精华,但本质上更需要创造性的发展。

  那么,究竟从哪里入门呢?

  道之所以飘忽不定,是因为道的多义性。

  从古到今,道,一直是一个多义词,在《新华字典》中最多有20种解释。作为一个常用字,道常见有6种基本字义:1.宇宙之道,一种学术和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2.指真理、法则、规律:~理。3.方法、办法、技术:门~,医~。4.道路、方向、途径:志同~合。5.道义、道德:得~多助。6.说、讲:~白、一语~破天机。

  为什么“道”总是让人感觉“玄之又玄”?其实,就是因为道的这种多义性难以把握。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孔子说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我决定在“解道”之前先把“道”的问题界定清楚。


展开
目录

  自序1

  第一章大道之门1

  发现之旅3

  终极解密23

  大道密码/28上帝法则/59

  第二章大道之法71

  科学根源73

  万物统一理论/87

  万法归一101

  方法论本源/105哲学的“根基”/115

  第三章大道之用125

  经世致用127

  道经济学/137

  财富管理159

  财富之道/164管理致富/175

  第四章大道之理183

  创新世界185

  战略与技术创新/186消费者创新产业/192

  宇宙时空211

  宇宙真相之谜/213穿越时空之谜/223

  第五章大道之行231

  人际绝学233

  “自私”的境界/250爱情与家庭/254语言的力量/266

  成功有道270

  快速成功的秘诀/273突破成功的障碍/279

  第六章大道人生283

  解放自我285

  宗教的本源/289精神的内幕/313

  得道生命331

  幸福的真谛/338得道的人生/353

  附录电影《绝密》故事梗概35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