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除序言外分三编共11章。上编题为“宗教安全理论与政策”,分“宗教与国际安全:现实表现与理论演化”、“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和范式”,以及“中国宗教政策安全线与统战线的互动”3章,主要在理论层面(如国际政治神学、国际政治社会学、国际政治心理学)探讨宗教与国际和国家安全尤其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关联性,分析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并从安全和统战的双重视角来解读建国以来我国宗教政策的演进。中编题为“宗教安全现状与趋势”,分“宗教虚拟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安全”、“宗教恐怖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的国家安全”、“基督宗教传教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以及“两岸关系视角下的宗教与国家安全”5章,主要从虚拟宗教(网络宗教)、宗教反恐、传教运动、两岸关系、以及宗教与中美关系等领域阐述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理论和现实,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下编题为“宗教安全与中国对外战略”,分“‘信仰中国’——中国国家安全的隐性防线”、“‘地缘宗教’——宗教与中国对外安全战略,以及“‘公共外交’——中国宗教走出去的新方式”3章,主要提出了不同于解读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叙事(“红色中国”Vs“自由中国”)、经济叙事(“大中华经济圈”)和文化叙事(“文化中国”)的宗教叙事(“信仰中国”),以及有别于国际关系领域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理论的宗教地缘理念,从中国对外关系和安全战略的视角来探讨宗教对中国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正面影响和作用。安全有积极、消极之分。消极安全具有被动和防御性,主要着眼于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安全则具有主动和进取性,侧重于预防安全隐患以及扩大安全空间。“中国宗教走出去”以及宗教领域的公共外交,就是提升我国国际形象、促进国际间互信、增强宗教与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我国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