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书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情趣。
本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释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
导言
一
友邦人士之来侨居于中国者,其势不能不有所感想于中国。此等感想,出于怜悯之态度者,将占绝大多数,出于失望者,间或有之,至若真知灼见,能洞察而明了中国者,恐将等于凤毛麟角。固不问其人本为爱中国者抑为憎中国者,即令其人实未身临中国,有时亦免不了颇涉遐想,觉得中国是一个遥远缥缈的老大国家,一若不甚与此世界相连属者。而此缥缈遥远的存在物,似颇具一种引诱魔力,及至真亲履是邦,转觉迷惑无从逞其思考,因遂不复有所意拟,只觉得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她是一个庞大的存在,庞大至于超越人类心灵所能包容之限度。她好像是荒乱而不测的深渊,遵守着她固有的生存律,扮演着她自己的雄伟的人生戏剧:有时是悲剧,有时是喜剧,但总是如此有力而紧张的真实。于是人乃不免重起惊愕与诧异之思潮。
于是所生之反动,乃为感情作用的,仅足以表证其人为一浪漫的大同主义者,抑为自负自大之小丈夫者流;其人为爱中国者抑为憎中国者,其爱憎之主见已先定,然后以事实迁就其私意,进而申辩其爱憎之理由。对中国之爱与憎,实无关乎宏旨,盖吾人既欲加以评论,固必须采取一种态度,庶不愧为其理智之人类。吾人今方盲目摸索论据,始则彼此闲谈趣闻逸事,家常琐碎,甚至信口雌黄,海阔天空,不意此等不经意之谈论,倒也颇关重要。盖其印象足以左右思考,一般批评中国之大哲学家,便由此养成。故使人们纵极平心静气,亦可构成严酷的批评。此辈对中国从不置一许可之词,总是百无一是。反之,亦可变成中国之热情的拥护者。当然,此等推论,未免愚拙,盖因普天之下,人类意见都是如此构成,不可避免。继之彼此试进而辩论,有几位仁兄于辩论结局,十足自满于本人见解之正确,自己保证对于中国及中国人民,已有一种公平主见。抱这样的见解之人是握世界统治权的幸福的人,他们是贸迁有无的商人,是大老板,因之他们的主见总是对的。有些人则陷于疑惑与迷惘的烦恼中,生有一种畏缩与混乱之感觉,或竟是畏缩与神秘之谜的感觉,他们的思索就停止于其出发点。不过大家都感觉到有这么一个中国,一个神秘莫测的“狐大仙”。
中国实为现世界中一最大之“不可思议”,是一大迷惘之因素,缘由倒并非仅仅因为她的年龄之高大与境域之辽广。中国在现存国家中年龄最高,而且保持着赓续一贯的固有文化;她挟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她曾经是雄视全球的强大帝国,是异民族的战胜者,她贡献给世界几个重要发明;她涵育有完全自己的生活智慧,自己固有的文学与哲学;在艺术的境界中,当别个民族方拍翅学飞的时候,她已经振翮高翔了。可是,今日,她无疑是地球上最糟乱最失政的国家,最凄惨最无告,最不能和衷共济以排万难而奋进。上帝——假使真有上帝——愿意她成为寰宇人群中第一等民族,可惜她在国际联盟中恰恰拣定了与危地马拉相比邻的末座;整个国际联盟出其最热忱之好意也不能帮助她——不能帮助她整顿政务,不能帮助她止息内战,不能帮助她自拔于政客、文人、军阀、叛逆者之深渊。
同时——这差不多是最稀奇的现实——就是她最不讲求自救。好比是赌场中的老手,她把丧失一块领土,幅员与德意志全国相埒一回事,泰然处之,不动声色。当汤玉麟将军在热河神速退兵,打破世界纪录,八天之内,丧地五十万方里之时,四川方面叔侄两大将军却正斗得兴高采烈,大比其武,未免令人惶惑。上帝将能否达到其最后目的,抑或只有上帝自身出场,才能匡助中国,使成为第一流民族!
另有一个疑窦,起于人们心中:中国的命运将怎样?她是否能生存下去一如已往之光荣?能否不蹈其他古老民族之覆辙?上帝是否真愿意她成就为第一流民族,还是仅仅为“地球太太的流产儿”呢?
她曾经握有至尊的权威,曾经是战胜的豪雄。而今日,她的举世最伟大之基业,几乎是文化绵邈的国家中硕果仅存者。人们因是必须信仰她一定有一种能力,足使此种基业存续下来。吾人当能忆及希腊文化之灿烂,罗马功业之彪炳,今乃久已销声匿迹;又必能忆及中国怎样同化外来民族之思想行为,怎样吸收外来民族之血胤。此种竞存的事实,此种悠久之历史,很明显值得吾人之深思。对于一个古老的国家,似应相当致其尊敬之忱。好比社会对于银髯白发之敬意,应适用于国家,一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甚然,即对其悠久之历史,即对其绵永的生存,应致相当之尊敬。无论中国的一切都是缺点,她有一种优越的生活本能,一种战胜天然之非凡活力,是不可否认的。她已尽量发展其生活之本能,随时局之变迁而适应其自身之经济、政治、社会的环境。假令种族机构不及其强韧者处此,要将不免于陨灭。她接受了天然恩施,依附其优美的花鸟山谷,资为灵感与道德之营养。就是这种天然环境,保持她的心灵之健全、纯洁,以免于种族的政治社会之退化。她毋宁生活于大自然的旷野,昼则煦浴于阳光,晚则眺赏于霞彩,亲接清晨之甘露,闻吸五谷之芬芳;凭借她的诗,她的生活习惯的诗与辞藻的诗,她熟稔了怎样去颐养她那负伤太频数的灵魂! 说得明了些,她的获享此耆寿高龄,乃仿佛一般个人之健身法,多过户外生活,俾接受大量之日光与清鲜空气。她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时期,反复循环之战争与疠疫,以及其他种种天灾人祸。她总能秉一种可怕的幽默,与近乎犷野的沉毅气度,冒万难而前进;千辛万苦,最后卒能拨乱诛暴,以自复于常轨。不差,她是民族之耆艾;就只是民族之耆艾,已该是值得叹赏之所在。
现在她已达到了期颐之龄,超越乎精神与肉体之痛苦,但往往也有人认为这意义就是失却希望,失却挽救的机会。因为人们疑惑着:高大的年龄是一种力量呢,还是腐朽弱质呢?中国好似颇蔑视这个世界,她拿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待它。这是她的高大的年龄实有以致之。不论如何遭遇,她的平静的生命,永远无扰而长流,不辞痛苦与忧愁,亦不震撼于虚荣与屈辱——细小之情感只足以激动幼稚的心灵——如过去两百年中,立即毁灭与立即崩溃之威吓,亦曾未稍为所慑。胜利与失败,已不复能弹动她的心弦,困厄与死亡失却了它们的刺激力,而联系数百年的民族生命之暗影,亦遂失去任何严重的意义。仿佛尼采(Nietzsche)譬喻之大海,它大过于栖存于它体内的鱼类、介类、软体动物类,大过于胶泥,故能兼容并蓄,不致拒却它们的投入。同样,中国是大过于她的一切留学生之鲁莽而残缺不全之宣传;大过于贪官污吏、倒戈将军、骑墙革命家、假道学者之贪婪无耻;大过于战争叛乱,大过于一切污玷、贫穷与饥馑,因而能一一渡过此等难关而永生。侧身乎叛乱战祸之间,围绕着贫苦的儿孙,愉快而龙钟老态的中国,闲逸地吮啜着清茶,微微笑着;在她的浅浅笑窝之中,我偶尔看出她那绝无仅有的懒于改革的惰性和那别有风味的高傲的保守性。
惰性乎?高傲乎?倒也不甚清楚。不过在她的心灵上,好像狙伏着某种老犬之机警,就是这种机警,便玄妙得动人。何等玄妙的高龄的心灵啊!何等伟大的高龄的心灵啊!
赛珍珠序
自序
闲话开场
第一章 中国人民
一 南方与北方
二 退化
三 新血统之混入
四 文化之巩固作用
五 民族的童年
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
一 圆熟
二 忍耐
三 无可无不可
四 老猾俏皮
五 和平
六 知足
七 幽默
八 保守性
第三章 中国人的心灵
一 智慧
二 女性型
三 缺乏科学精神
四 逻辑
五 直觉
六 拟想
第四章 人生之理想
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
二 宗教
三 中庸之道
四 道教
五 佛教
小引
第五章 妇女生活
一 女性之从属地位
二 家庭和婚姻
三 理想中的女性
四 我们的女子教育
五 恋爱和求婚
六 妓女与妾
七 缠足的习俗
八 解放运动
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一 公共精神的缺乏
二 家族制度
三 徇私舞弊和礼俗
四 特权与平等
五 社会阶级
六 阳性型的三位一体
七 阴性型的三位一体
八 乡属制度
九 贤能政府
第七章 文学生活
一 文学之特性
二 语言与思想
三 学术
四 学府制度
五 散文
六 文学与政治
七 文学革命
八 诗
九 戏剧
十 小说
十一 西洋文学之影响
第八章 艺术家生活
一 艺术家
二 中国书法
三 绘画
四 建筑
第九章 生活的艺术
一 日常的娱乐
二 居室与庭同
三 饮食
收场语
人生的归宿
与历来的伟大著作的出世一样,《吾国与吾民》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笔墨是那样的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忠实、钜丽、完备、重要的成绩。尤可宝贵者,他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蒂巩固地深植于往昔,而丰富的鲜花开于今天。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赛珍珠(PearlBuck)
不管是了解古老的还是现代的中国,只要读一本《吾国与吾民》就足够了。
——美国著名书评家 TF.Opie
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都很受用。
——美国前总统 布什
读林先生的书使人得到很大启发。我非常感激他,因为他的书使我大开眼界。只有一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这样坦诚、信实而又毫不偏颇地论述他的同胞。
——《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