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化人类学的经典科普入门读物,人类学大师之作;精装,全彩,包含诸多精美插图。
人类学不是一门关注于纯粹研究的学科,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学知识如何应用在生活中并产生多姿多彩的成果。人类文化在生活中无所不在,没有离开人类生活的文化,人类生活与文化的关系正是文化人类学的精要之所在。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沟通,由于人们掌握着各种不同的自我标签和认同,所以世界才有异彩纷呈的文化多样性。
海报:
人类文化在生活中无所不在,没有离开人类生活的文化,人类生活与文化的关系正是文化人类学的精要之所在。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沟通,由于人们掌握着各种不同的自我标签和认同,所以世界才有异彩纷呈的文化多样性。人类学不是一门关注于纯粹研究的学科,相反,大部分人类学家认为只要可以改善他人的生活,自己的工作就有真正的价值。在这个领域,我们直接关注应用人类学的重要性,以及在当今更加全球化的世界里理解他者的重要性。
新修订的《人类文化与现代生活——文化人类学精要》除了专门安排篇幅讨论人类学的定义和范围、文化与文化变迁以及理解和解释文化之外,还将焦点拓展至人类学的应用方面,关注当今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以及人类学的实践与应用,不过本书的主体依然是传统文化人类学讨论的文化差异问题,作者不仅讨论交流与语言、经济、社会分层:阶级、种族和种族主义、性与性别,还对婚姻、家庭和亲属关系、社会秩序和失序、宗教与巫术及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比较与探讨。
译后记
人类文化无所不在,没有超脱于文化网络之外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自然也没有可以离开人类的文化。人类与文化正是文化人类学的精要之所在,恩贝尔夫妇(Carol R. Ember & Melvin Ember)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编写美国高校文化人类学专业的教材。如果翻阅他们在30年前出版的本书早期版本,我们会发现美国人类学研究一脉相承的学术训练和学科规范。
文化人类学既要分析文化的生物基础,也要探讨文化积累发展的过程。人类学者既研究简单的部落社会,也关注复杂的文明社会;既要分析人类的理性行为,也要考察那些非理性甚至荒谬的行为。通过对人类家庭结构、生计方式及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人类学者试图找出人类文化发展和变迁的动力机制。最新修订的《人类文化与现代生活——文化人类学精要》除了专门安排篇幅讨论人类学的定义和范围、文化与文化变迁以及理解和解释文化之外,还将焦点拓展至人类学的应用方面,关注当今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以及人类学的实践与应用,不过本书的主体依然是传统文化人类学讨论的文化差异问题,作者不仅讨论交流与语言、经济、社会分层:阶级、种族和种族主义、性与性别,还对婚姻、家庭和亲属关系、社会秩序和失序、宗教与巫术及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比较与探讨。
回首百年前文化人类学萌芽阶段,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早期人类学家的工作是一种运用观察和记录能力的艺术活动,要求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信心。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两极互动,构成了人类文化变迁的主旋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类在文化上的交往互动,随着人类各民族环境的日益接近,许多文化特性也将变得更为相似;另一方面,随着地方文化认同意识的发展,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再局限于国家的疆域之内。在全球化的脉络里,多岔道的文化变迁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全球化必然反射性地带来地方化或者“再地方化”,以及地方文化认同的张扬。跨国主义浪潮推动了移民在移入国形成离散社区。在此背景下,文化人类学家的任务出现了极大的分化和交叉。恩贝尔夫妇最新修订的这个版本,旨在展示跨国移民对地方文化变异的影响,以及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国际移民文化的可能性。而这正是当前华人华侨研究所需加强的薄弱环节,譬如,要分析华侨华人的跨国政治参与,就不妨梳理原乡文化对他们形成命运共同体所起的作用,藉此才有可能进入学术话语的主流。
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互动。一方面,全球化促使信息和资本的流动,使地方文化在主动参与或被动卷入中迅速变迁;另一方面,地方发展对谋求自身文化特色的需求促使文化在地方化。这种现象在客家研究中尤为明显。近十年来,客家研究就呈现出恩贝尔夫妇所说的“文化变异”趋势,从事客家研究的学者对此应有新的认识。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沟通,由于人们掌握着多种不同的自我标签和认同,所以才有异彩纷呈的文化多样性。客家作为文化概念上的民系总称,不仅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多元性,还呈现离散族群多元认同,这是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客家社会历史和文化时需要注意的现象。
在本书付梓之际,译者首先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张昭老师,在本书外文版权引进和书稿统筹等诸多方面,张老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译者在南京大学访学期间,有幸与人类学系范可、褚建芳、杨渝东诸位学术大腕相识,感谢他们组织的“谋思谈”,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杨菁华以及硕士研究生陈祥、蕾蕾和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的陈靖云女士,她们出色的翻译和热情的帮助为本书中文版的顺利面世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他们秉持一丝不苟的学术探究精神,更值得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最后,感谢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领导及同事的热情帮助与支持!本书译稿由几位译者共同完成,难免存在个人的理解偏差和翻译错误,概由我个人承担相应责任,恭请读者不吝指正!
周云水
农历乙未羊年金秋于梅州
前言
关于作者
上篇:概论
第一章 什么是人类学
何谓人类学
人类学的范围
整体观
人类学的好奇心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专业化
人类学的意义
第二章 文化与文化变迁
文化的定义
文化制约
阻碍文化研究的态度
文化相对论
文化的描述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变迁的方式和原因
文化的变迁和适应
全球化:问题与机会
民族生成:新文化的出现
未来的文化多样性
第三章 理解和阐释文化
解释
何为不能证明理论
理论方法综述
证据:验证解释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类型
中篇:文化差异
第四章 交流和语言
交流
语言的起源
描述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语言分化的过程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言语民族志
书写和读写能力
第五章 经济学
觅食
食物生产
食物获得的环境限制
食物生产的起源、传播和强化
资源的分配
资源的转变
商品和服务的分配
全球商品化趋势
第六章 社会分层:阶层、民族及种族
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差异
平等社会
等级社会
阶级社会
种族主义与不平等
族群性与不平等
分层的出现
第七章 性与性别
性别概念
体格与生理
性别角色
对维持生计的相对贡献:谁做得更多
政治领导力和战争
女性的相对地位
个性差异
性行为
第八章 婚姻、家庭及亲属制度
婚姻
为何婚姻是近乎普遍的
如何结婚
人们该与谁结婚
每个人可以与多少人结婚
家庭
亲属制度的重要性
亲属关系的类型
解析居处的变化
阐释亲属联结体系差异的出现
第九章 政治组织:社会秩序与动乱
政治组织类型的变化
国家社会的扩展
政治过程的变异
冲突的化解
第十章 宗教与巫术
宗教的普遍性
宗教信仰的变化
宗教习俗的变异
宗教与适应
宗教变迁
第十一章 艺术
人体修饰和装饰品
艺术变异的解释
考察其他文化的艺术
艺术改变、文化接触和全球贸易
下篇:人类学的应用
第十二章 全球性问题
自然事件、自然灾害和饥荒
住房不足和无家可归者
家庭暴力和虐待
犯罪
战争
恐怖主义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第十三章 人类学的实践与应用
应用人类学的伦理
评估计划变革的影响
设立计划变革的困难
环境人类学
商业和组织人类学
文化资源管理
博物馆人类学
法医人类学
医学人类学
对健康和疾病的文化理解
政治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状况和疾病
译后记
“人类文化无所不在,没有超脱于文化网络之外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自然也没有可以离开人类的文化。人类与文化正是文化人类学的精要之所在,恩贝尔夫妇(Carol R. Ember & Melvin Ember)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编写美国高校文化人类学专业的教材。如果翻阅他们在30年前出版的本书早期版本,我们会发现美国人类学研究一脉相承的学术训练和学科规范。”——周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