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宁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492153
  • 作      者:
    (意)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自古希腊以降,人们一直在找寻一种通向过去、激活记忆的方式。这正是阿甘本在《宁芙》一书中所讨论的主题:对时间与影像之关系的探索。
  ·过去与当下,记忆与影像,影像与宁芙。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记忆技术,去穿透过去与当下之间的隔膜,去把握那个业已逝去的过去。在阿甘本看来,真正的记忆技术就是宁芙化的技术,只有与作为影像的宁芙结合,一种通向过去的可能性才能真正降临。
  ·阿甘本是少有的其思想和写作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宁芙》探讨了一系列关于美学理论的广泛研究课题,包括意大利舞蹈大师多梅尼科·达·皮亚琴察的“魅像”概念,德国艺术史学家阿比·瓦堡著名的《谟涅摩绪涅图谱》,瓦尔特·本雅明的“辩证影像”概念,以及芝加哥著名摄影师内森·勒纳在1972年的离奇发现。对于艺术理论和艺术史领域的读者,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文献。

展开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古典学家,也是当今世界上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现在在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巴黎的哲学国际学院以及欧洲高等学院同时担任教职。他早年求学于罗马,后辗转于法国的莱托、英国的伦敦,并在著名的瓦堡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一部《神圣人:主权权力与赤裸生命》让他在思想界声名鹊起,迄今为止,他已经围绕“神圣人”系列出版了9部著作(其中著名的包括《王国与荣耀》《语言的圣礼》《例外状态》《高的贫困》《身体之用》等)。在这些著作中,阿甘本依循着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轨迹,探索了从古希腊和中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政治权力及其治理术是如何在政治生活中展开的,又是如何将我们的生命分割为政治生命和赤裸生命的。他的其他著作还包括《诗的终结》、《宁芙》、《潜能》等。

  蓝江,男,1977年出生,湖北荆州人,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欧陆激进思想和哲学,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维历史轨迹》、《生命、语言和影像:阿甘本的三个维度》(即出)、《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即出),主要译著有阿兰·巴迪欧的《世纪》、《小万神殿》、《哲学宣言》、《第二哲学宣言》、《元政治学概述》、《存在与事件》(即出),阿甘本的《王国与荣耀:神圣人II,2》(即出),以及艾德·米勒和容·延森的《万物的追问:哲学的邀请》。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探索打开过去之门的方式上,古希腊人用一种神秘的仪式,召唤出可以为我们带来过去叙事和幻像的谟涅摩绪涅女神。然而,现代思想家们却将我们通往过去的命运交付给一个影像。德里达的得意门生伯纳德·斯蒂格勒将我们面对影像的技术,理解为影像的自动化过程。
  不过,从一开始,阿甘本就将他的影像哲学附着在德勒兹的重复的基面上,他所关心的并不是纯粹回到过去的可能,他认为我们必须在影像的碎片中,恢复一个潜在的过去,而不是仅仅恪守一个空洞的客观性原则。
  在此意义上,阿甘本将影像比作宁芙。宁芙是古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中的仙子,她们并不是诸神,并不能享受永生,因此在阿甘本看来,她们是介于人与动物之间的门槛上的存在。宁芙就是影像的隐喻,影像是一种介于真正鲜活的生命与死气沉沉的物之间的门槛上的存在物。阿甘本通过追溯图像学研究的谱系,提出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封存在影像之中,我们唯有在与影像(宁芙)的结合中,才能去开启通向记忆、通向过去的可能性。 ;mso-fareast-language: ZH-CN;mso-bidi-language:AR-SA'>《宁芙》探讨了一系列关于美学理论的广泛研究课题,包括意大利舞蹈大师多梅尼科·达·皮亚琴察的“魅像”概念,德国艺术史学家阿比·瓦堡著名的《谟涅摩绪涅图谱》,瓦尔特·本雅明的“辩证影像”概念,以及芝加哥著名摄影师内森·勒纳在1972年的离奇发现。对于艺术理论和艺术史领域的读者,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文献。
展开
精彩书摘
  让我们看看激情形式的“宁芙”吧,这正是《谟涅摩绪涅图谱》的第46块木板致力于描述的东西。这一木板上包含了26张图片,从17世纪伦巴第人的浮雕,到多梅尼科·吉尔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在新圣母玛利亚教堂所绘制的壁画(后者描绘了一个女性的形象,瓦堡戏称其为“旋风女郎”[Miss Quickbring],在一次关于宁芙的交流中,安德烈·儒勒[André Jolles]将之概括为“我的美梦的对象,但每一次它都会变成醉生梦死的梦魇”)。同在这一面上的,还包括从拉斐尔所画的运水人,到瓦堡在赛蒂尼亚诺拍摄的托斯卡纳农妇。宁芙在哪里?她藏身于这一面上26幅图片的一个幻影之中吗?想在这些图画里寻找一个其他事物从中起源的原型或原生事物,这种努力本身就等于是对《谟涅摩绪涅图谱》的误读。没有一个形象是原生的,也没有一幅是副本。在同样的意义上,宁芙既不是艺术家们要赋予一种新形式的激情问题,也不是艺术家们必须压制他们的情感元素而进入的一种模型。宁芙是原生性与重复性、形式与质料之间难分彼此的混合物。其形式与其质料和谐一致,其起源与其生成难分彼此,这样一种存在物,就是我们所谓的时间,伊曼努尔·康德在同样的基础上,从自我感受方面对此进行了界定。激情形式就是时间的塑造:它们是历史记忆的结晶体,(在多梅尼科的意义上)这些结晶体被“魅像化”,围绕着这些结晶体,时间书写出它的舞蹈。
  ……
展开
目录
总  序│重拾拜德雅之学
译者序│记忆与影像
宁  芙
附  录│为了电影的伦理 / 阿甘本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