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班禅额尔德尼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542936
  • 作      者:
    牙含章著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班禅额尔德尼传》是已故的藏学学者牙含章先生生前所著关于西藏历史的学术力作,是《西藏视点丛书》系列之一。《西藏视点丛书:班禅额尔德尼传》和《达达喇嘛传》是同样性质的著作,即是采用传记体裁,论述西藏地区近六百多年历史的著作。为了扣住西藏历史,特别是和平解放以前的近现代史的脉搏,所以《西藏视点丛书:班禅额尔德尼传》在编写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反帝爱国和从属关系这两个问题,作为贯穿这两《西藏视点丛书:班禅额尔德尼传》的中心思想。《西藏视点丛书:班禅额尔德尼传》比较系统地讲班禅世系。

展开
作者简介

  牙含章,化名康明德、马尔沙,笔名章鲁、子元等。1916年10月生于甘肃和政县。主要著作有《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无神论和宗教问题》等。主编《中国无神论史》。

展开
内容介绍

  《班禅额尔德尼传》以元朝西藏正式纳入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为经,以达赖、班禅两个世系历代活佛的主要活动为纬,织成了一部西藏六百多年历史的画卷。它起自元末明初,迄止西藏和平解放,班禅返回札什伦布寺。《班禅额尔德尼传》不是单纯为班禅世系立传,而是采用藏族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传记体裁来论述西藏地区600多年的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班禅额尔德尼传》: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宗喀巴的弟子嘉样曲结在拉萨建立哲蚌寺,建寺基金主要由内邬宗宗本南喀桑布承担。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自内地返藏,在拉萨建立了色拉寺,建寺基金主要是由内地募捐和布施而来。

  这里需要提一下宗喀巴与明朝皇帝的关系。明永乐六年(1408年),宗喀巴52岁时,明成祖派使臣来西藏,迎请宗喀巴到内地讲经说法。使臣先见了阐化王札巴坚赞,再由阐化王介绍,使臣在色拉却顶见了宗喀巴。当时宗喀巴正集中全力筹备于1409年正月举行的“默朗木”大会,抽不出时间前往内地,因此,给明成祖写了一封辞谢的信(此信今存《宗喀巴全集》第二函),末署土鼠年(即1408年)六月十九日。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又派使臣到西藏迎请宗喀巴到内地讲经说法。这时宗喀巴大病初愈,身体很不好,但又感于明成祖一再迎请,盛情难却,乃派他的弟子释迦也失作为他的代表,前往南京。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册封释迦也失为“西天佛子大国师”。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释迦也失返回西藏。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释迦也失又赴内地讲经说法,被明宣宗册封为“大慈法王”。

  甘丹、色拉、哲蚌三大寺建成时,宗喀巴创立格鲁派的任务基本完成,其信徒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时只有13人,到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色拉寺建成时已达四五千人。从1394年到1418年,只用了24年时间,就在西藏建立了一个后来压倒其他一切旧教派的新教派,其取得的成就,不能不承认是巨大的。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冬,宗喀巴患病,十月二十三日,宗喀巴把他的衣帽授给他的第一大助手甲曹杰·达玛仁钦,意思是要甲曹杰继任由他担任的甘丹池巴。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享年六十三岁。

  宗喀巴死后由甲曹杰继任第二任甘丹池巴。

  克珠杰自从诚心诚意地拜宗喀巴为师以后,在大力宣传宗喀巴所创立的格鲁派的教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经常背着衣钵,步行到前藏、后藏各地,向各寺庙的僧侣讲经说法,主要是阐述宗喀巴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说服他们,由其他的教派改奉格鲁派,使格鲁派在西藏人民中有了更多的信徒。

  当时还有许多旧教派对宗喀巴所创立的格鲁派采取敌对态度,极力予以贬低和诽谤,特别是当时有一位宁玛派的法王,名叫绒青巴,由于他的原因,使当地群众对格鲁派产生很不好的印象。克珠杰专程去找绒青巴,与他进行了长期的辩论,结果,绒青巴自己认输。这件事传开后,克珠杰在格鲁派信徒中获得了很高的威信。刘家驹在著的《班禅大师全集》中也对他作了公允评价,认为克珠杰为了“调伏外教左道备受辛劳,卒能完成大志”。

  克珠杰和一世达赖根敦朱巴的关系也很密切,因为根敦朱巴比克珠杰小六岁,拜宗喀巴为师也比克珠杰晚八年。宗喀巴逝世后,根敦朱巴又从克珠杰学“多要法”等经典。

  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甘丹寺第二任池巴甲曹杰逝世。甘丹寺的全体僧众共推克珠杰继任甘丹寺的第三任池巴。在克珠杰担任甘丹寺池巴的八年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巩固和发展格鲁派的工作,为人们最称道的有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由克珠杰大力募捐,获得了足够的铜铁和黄金,在贮藏宗喀巴肉身银塔的藏式太殿的屋顶上,建造了一座汉式的金顶(俗名金瓦寺),这是甘丹寺历史上建筑的第一座金瓦寺。

  第二件大事是由克珠杰撰写了《宗喀巴传》。克珠杰自1407年拜宗喀巴为师以后,作为宗喀巴的第二大助手,跟随宗喀巴12年,在阐述格鲁派教义、制订格鲁派的各种法规和学习程序、建立格鲁派寺庙的管理制度等方面,他都亲身参与了筹划,对宗喀巴的成就,他有很深刻的体会。后来,虽然又有许多格鲁派高僧撰写了多卷本《宗喀巴传》,但没有超过克珠杰撰写的《宗喀巴传》的水平。

  藏历第七饶迥的土马年(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二月二十一日,克珠杰在甘丹寺第三任池巴任内逝世,享年五十三岁。

  由于甲曹杰与克珠杰作为宗喀巴的第一、第二两大助手,对于创立格鲁派奠定了基础,因此藏族宗教界把宗喀巴、甲曹杰、克珠杰三人合称为“师徒三尊”。

  后来,西藏的历史学家追认克珠杰为一世班禅。

  ……

展开
目录
再版序言
前言
序言
第一章一世班禅、二世班禅与三世班禅
一、一世班禅克珠杰
二、二世班禅索南确朗
三、三世班禅罗桑丹珠

第二章四世班禅罗桑曲结
一、13岁出家,14岁被认为是安贡活佛
二、出任札什伦布寺第十六任池巴
三、噶玛噶举派与藏巴汗等三大势力迫害格鲁派
四、班禅、达赖第一次建立师徒关系
五、与五世达赖一起联合固始汗击败藏巴汗,建立了格鲁派地方政权
六、四世班禅、五世达赖与清朝中央政权建立隶属关系
七、四世班禅的历史功绩

第三章五世班禅罗桑益喜
一、灵童的寻访与坐床受戒
二、与清朝中央政权的关系
三、为六世达赖剪发授戒
四、应召晋京陛见遭阻
五、第巴桑结嘉措与拉藏汗之争
六、康熙帝册封班禅名号
七、康熙帝平定准噶尔侵占西藏之乱
八、为七世达赖授戒
九、西藏地方政府内部争权夺利
十、五世班禅一生的贡献

第四章六世班禅巴丹益喜
一、六世班禅坐床前后
二、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被诛灭时之班禅六世
三、清乾隆帝册封六世班禅
四、六世班禅调解不丹与印度关系及西藏政权归属
五、六世班禅赴承德陛见乾隆皇帝
六、六世班禅在北京病逝

第五章七世班禅丹白尼玛
一、七世班禅坐床前后
二、廓尔喀两次入侵西藏
三、清朝制定《二十九条钦定章程》及"金瓶掣签"制度
四、七世班禅与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达赖的关系
五、七世班禅两次受赐金册,奉旨摄政八个月
六、西藏人民开始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
七、七世班禅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六章八世班禅丹白旺修
一、八世班禅短暂的一生
二、西藏僧俗大农奴主之间的斗争
三、英国加紧对西藏的侵略

第七章九世班禅曲吉尼玛
一、九世班禅坐床受戒
二、积极参加两次抗英战争
三、十三世达赖被迫前往外蒙古,九世班禅被迫赴印
四、十三世达赖入京朝觐
五、十三世达赖被迫逃亡印度,九世班禅拒绝暂摄藏事
六、入藏川军兵变与藏军包围拉萨
七、九世班禅欢迎十三世达赖回到拉萨
八、英国干涉西藏地方内政,西姆拉会议及其前后
九、西藏地方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十、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失和及其出走内地
十一、九世班禅在内地活动情况,国民政府与西藏的关系
十二、九世班禅受封
十三、九世班禅回藏被阻
十四、十三世达赖圆寂,热振出任摄政,贡被拉事件和龙厦事件
十五、九世班禅返藏继续受阻
十六、隐忧成疾,圆寂玉树

第八章十世班禅确吉坚赞
一、灵童的寻访与坐床
二、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三、美英公开支持西藏分离势力
四、热振被害与"驱汉事件"
五、新华社发表关于西藏问题的社论
六、十世班禅致电毛泽东
七、西藏和平解放
附录一明朝对西藏的治理与对帕竹政权的再认识
附录二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与驻藏大臣概论
再版后记:从十世班禅圆寂到十一世班禅坐床
本书参考的专著与论文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