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修炼决断力要求得“源头活水”
任何一个政党所面临的客观形势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对这种错综复杂客观形势的把握是每一个政党面临的现实考验。我们党在总结以往经验、把握当前形势和未来挑战时,把执政能力的考验放在第一位。党的执政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决断的问题,是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决断问题。决断的正确与否,衡量的标准是党的政策是否坚持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习近平同志“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可以说,决断力是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决断力反映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处事原则、能力水平和工作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工作的成败。
决断是管理的核心和领导力的本质。党员干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都会面临着做什么工作与不做什么工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决断问题。有了决断,我们能清醒地知道要做什么,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要先做,什么是次要的事情可以不做或者后做;有了决断,我们能在诸多杂乱无章的事情面前区分出轻重缓急,然后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不至于手忙脚乱。事实上,正确的决断给我们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给我们“做正确的事”的智慧和“正确做事”的方法。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模糊、不确定性或对立性的选项时,要求我们必须迅速作出正确的决断,此时决断力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决断力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修炼的基本能力。
党员干部要胜任工作、提升境界,就要具备“多谋善断”的能力。毛泽东曾称赞曹操“多谋善断”,批评刘备、孙权等人“多谋寡断”。“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计划,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要点,这是个方法问题。”毛泽东以此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判断力与决断力,增强把握时局的能力。
党员干部要修炼决断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决断。通俗地讲,决断就是判断和选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拍板、作决定、拿主意。根据作出决断的不同动因,我们可以把决断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我们把决断分成以下四类:果断、优柔寡断、盲断和直断。果断,是指在充分掌握决断所需要信息的情况下,迅速地进行选择的决断方式;优柔寡断,是指在充分掌握决断所需要信息的情况下,由于决断者心性柔弱或无从下手,当断不断的状态;盲断,是指在不具备作决断的信息或信息真假不明的情况下作出的决断;直断是一种直觉判断,不需要任何信息,仅凭直觉或第六感等作出的选择、判断。
这四种决断类型,我们都曾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过,只是每个人的偏重程度不同而已。依据现实的经验,不同类型的决断方式决定当事人决断能力的大小和强弱。我们应努力追求果断的决断方式,而要反对优柔寡断、盲断,慎用直断。本书强调党员干部要修炼的决断力就是指果断进行选择的能力。
这种决断着重通过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而作出选择。目前,系统学、运筹学、管理学等学科在发展,虽然决策这门学科也随之不断发展,但远没有达到“帕累托”的“80/20法则”——用20%的理解和决断取得80%的成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把握决断力的丰富内涵、性质特点和一般过程。毕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决断力,简而言之,就是作决断的能力,它是面对形势进行综合判断、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依照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判断标准,对方案进行选择并及时跟踪、反馈、调整。准确地说,决断力,是指决策者对形势的快速而精准的判断、对方案的正确选择以及修正的综合能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