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生活这件小事》:
这首歌唱出了一些姑娘的现状,包括我这个正在码字的没有爱情的25岁的IT女青年。单身女子,这词被李大叔一唱,多了理解,多了文艺范儿,但在现实生活里,这个词似乎并不讨喜。所幸,我觉得一切都不算太糟。但我也常常被一些莫明其妙的问题困扰,天马行空不着边界,一闲下来或一忙起来,我就会焦躁不安,总觉得脑子里塞满了垃圾。一个人的时候,我问自己,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们告诉我,这个年纪应该结婚生子。但客观来说,我对爱与责任的理解还太浅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这似乎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但我还是会抓狂,会崩溃,会逃避。在没有结婚生子之前,我选择独立生活。
一个人生活是什么感觉?我会这样回答你:内心自由而奔放,现实平和又寂寞。小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家中朝北的小房间里写作业。我家后面有一座小山,打开窗户便可以看到满山的树,还有隐藏在其中的坟墓,我太婆的坟就在这座山上,我并不害怕。这座山有明显的分界,一边长草,另一边都是树,就像一个人的头秃了一半。记忆中是很多年前发生了一起山林大火,烧掉了那边的树,后来再长出来的都是草。家中一个亲戚当时还热心地去参加了森林救火行动。翻过这座山,并没有什么奇迹,只有另外一个村子,山脚下也只有菜地和果树。我很喜欢对着这座山写作业。几年前我还没有电脑,我爱把内心的想法都写在纸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最容易满怀心事。
抽屉里泛黄的纸上,记录的都是小姑娘敏感神经生出的枝节,还有幻想。那时我还在念书,一段隐隐的情愫都会让我花笔墨长篇大论地去记述。无论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事儿,写完之后就会松一口气。
一位已婚朋友说,一个人生活自在,想烧镜头没人拦着,想住青旅没人嫌弃,说走就走,想宅就宅,生活可以计划到三年后,也可以只保证明天有吃的,恋爱不是人生的必经之路,生孩子也不是,人人都是孤岛,做什么只需要取悦自己。听起来多么洒脱啊!但并不是人人都有特立独行的能力。很多人意识不到独立人格的可贵,也抵挡不了社会舆论的压力。请珍惜一个人生活的日子。如何优雅地一个人生活,这种问题想必在问答网站某知上一定能搜到。一个人生活,最珍贵的是内心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优雅。
而一个人生活,首先要学会独处。写这篇文章时正值冬天。几乎每个周末我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从前因为耐不住寂寞而四处奔波,不知道独处的滋味,如今只想一个人消化掉这短暂又宝贵的能肆意浪费的冬日时光。人的一生除了睡觉,独处的时间并不算多。睡觉时是无意识的,最多只能依稀记得做了一场梦;工作时除了某些工种,大多数的岗位都需要时刻跟其他人产生着联系;社交场合就甭提了,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时间跟人群相处;谈恋爱时要安排约会,看电影吃饭逛街;结婚了就更别想说独处了,小孩和老公定会让你忙得团团转;即便一个人时,也一直保持着对手机的高度敏感,出现一个带红色数字的提示,就必须点掉,看看到底他们在说什么,随时保持不out的状态。这样看来,一个人能有多少独处的时间?不用做算术,只看粗略的描述就知道,独处的时间不多,真的不多。
独处到底是好时光,还是坏时光,这不需要定论。从小生活经验就告诉我们要合群,不然就会被孤立,我也一直很害怕独处。念中学时,不光吃饭成群结队,连上个厕所都要拉上关系要好的女生。念大学时,选修一门课程,参加一个社团,去食堂吃个晚饭,到西湖骑车徒步,我都希望有人可以陪着我,独处对我来说太过痛苦了。就算念书时有偶尔的独处,但这也并不可怕,同学们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
但等到毕业工作各奔东西了,才知道没有谁会一直陪在谁身边。告别成群结队的日子,需要独处的生活悄然而至。跟很多人一样,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上班,我仅有若干好友也在这个城市,无他。单身的人儿比情侣有更多的独处时间,成年之后的时间就像彻底脱缰的野马,经常是跑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我一方面惊讶时光的飞逝,一方面练就了一身独处的本领。有一天在异地的朋友突然跟我打电话,她说今天突然很想逛街。翻遍了通讯录找不到一个人,索性就自己出来了。那一刻我确实很想跑过去陪她,但是由于实现成本比较高,我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只好放弃。在不同城市的我们也有了相同的经历——学会独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