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广记》:
朱棣同意了。
建文三年(1401)十一月,朱棣挥师南征,直指南京。次年六月十三日,一举攻占南京城。建文帝不知去向,朱棣即将圆皇帝梦。但“红花还须绿叶扶”,为了笼络人心,他必须拉拢一些有名望的士人,便记起了道衍的话,首先就把方孝孺召来,让他为自己当皇帝尽忠效命。
方孝孺是明朝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为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人京,被授为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其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他因此被称为“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后,召其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他德高望重,著有《逊志斋集》。他是建文帝器重之贤才,倚重之臣。他亦尽心、尽力、尽责效忠于建文帝。朱棣攻克南京的当天,他被捕下狱。朱棣欲向天下发布登基诏书,第一个就把他召来,命他起草诏书。但他拒绝从命,朱棣便以淫威相逼,岂知这是一个硬汉。他穿上孝服(粗麻布制),腰系麻绳,戴上孝帽,直奔至宫阙之下,放声痛哭起来。卫士们七手八脚地将他捉住,押至金殿之下。朱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有憋着一肚气。想起当年道衍的话,才没有杀他,真是奈何他不得,有道是“恶人怕烂人”。朱棣干脆把他打人大牢,让他的两个学生去劝他归附新朝。岂料方孝孺一见学生,就以恶言恶语大声相骂:“你们白白地跟随我那么多年,怎么连这点儿礼义廉耻都没有!”两名学生尚未启齿,就被他骂得狗血喷头,亦毕恭毕敬地接受了一顿教训。方孝孺披麻戴孝,就是严明礼义廉耻,孝忠前朝。
朱棣登基的日期迫在眉睫,心里像热锅里的蚂蚁,要寻找一位有名望的士人起草诏书的事还未着落。又问过不少人,有的说:“有方孝孺在,谁还配动笔?”有的更直白地道:“要是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天下士大夫谁还能不服?”有的说:“起草即位诏书,非方孝孺莫属!”
朱棣真无奈,又回来见方孝孺,并毕恭毕敬地道:“你完全不必这样痛心,我这不过是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
朱棣此言差矣,虎狼之心却装成菩萨心肠。想当年周公佐武王(兄)伐纣灭商。武王卒,成王幼,周公摄政。平管叔、蔡叔之变,定东夷之乱。封长子伯禽于鲁。成王长,还政于王。营建东都成周,迁殷贵族于成周,加强控制。又制定礼乐制度,分封诸侯,使周王朝强盛。周公去世后,成王赐鲁国天子礼乐以褒其德。周公佐其兄,亦佐其侄(成王),摄政七年。朱棣叔夺侄(建文帝)位,还死皮赖脸而又恬不知耻地自比周公。朱棣此言骗三岁小孩尚可,却在光天化日之下诓骗天下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朱棣差矣!一计未逞,又施一计,此计更恶劣。
难怪方孝孺诘问:“那么成王又在哪里?”朱棣道:“他自己烧死了。”此指建文帝。
方孝孺反诘道:“那你为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道:“国家初立,要用年纪大的做皇帝。”
方孝孺又反诘道:“那你为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理屈词穷,万分无奈地走下“御座”,到方孝孺跟前,低声下气道:“这是我们家里的事,先生就不必多操心了。”说罢,一挥手,侍从立即捧出文房四宝来,朱棣继续说:“这诏书还是除却先生没人能写。”
方孝孺一把抓过笔,便在白纸上信笔涂抹了几个大字,就掷笔于地,痛楚地骂道:“死就死,这诏书是绝对不能写的!”显然,方孝孺已经成为一名不怕死的人了,以死来威胁他,又有何用呢!有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朱棣极端羞怒,有道是“恼羞成怒骂人多”,他吼声震天道:“你想死可不那么容易!就是死,难道也不顾你的九族了吗?”
方孝孺厉声呵斥道:“不要说九族,便是十族也奈何我不得!”坚不奉命。真个咬钉嚼铁汉,沥血披肝人!
朱棣大怒,气涌如山,喝令刀斧手用刀将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耳边。
方孝孺周身血泊,仍骂个不绝声,骂得朱棣狗血喷头,方孝孺才昏倒过去。这就是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
朱棣恨得直咬牙切齿,咆哮道:“他不怕灭十族,我就灭他的十族,让天下不怕死的人都见识见识!”
朱棣终于露出了原形,大开杀戒,屠戮十族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