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适合临床医生,特别是肿瘤临床相关专业的中青年医生参考。
纵隔肿瘤具有多种组织学来源,且良恶性兼具,不同的组织学来源决定其不同的生物学行为,从诊断到治疗均不尽相同,故需要临床多学科的参与,来完成纵隔肿瘤的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基于此,作者组织肿瘤科、病理科、影像科、胸外科等多个临床专科共同协作,共同完成《纵隔肿瘤临床多学科综合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编写工作,从临床表现到病理及影像特点,结合病理及影像图片,图文并茂地贯穿本书始终,相信本书能够对肿瘤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和启迪。
第一章
概述
纵隔为胸腔的一部分,位于胸腔中部,两侧胸膜腔之间。它的境界前面是胸骨,后面是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使其和胸膜腔分开。上部与颈部相连,下方延伸至膈肌。其中有许多重要器官和结构,如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由于和颈浅筋膜间隙相通,因此在颈部感染时有可能延展到纵隔。此外,在胚胎发育异常时可于纵隔内任何部位出现迷走组织或形成囊肿,甲状腺或甲状旁腺起源的肿瘤可移位到纵隔。罕见的是左后纵隔肿块可能为胸内肾脏。
纵隔可发生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临床上继发性肿瘤远较原发性肿瘤为多,本文仅讨论原发性纵隔肿瘤。原发性纵隔肿瘤少见,但近些年文献报道以及我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关于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调查资料表明,纵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增加。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纵隔肿瘤及囊肿,但发病就诊年龄多在30~60岁。
原发性纵隔肿瘤通常指位于纵隔内各种组织和结构所产生的肿瘤和囊肿,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食管囊肿等,以良性者居多。原发性纵隔肿瘤除淋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以外,多数预后良好。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种类繁多,均表现为肿块性病变,特征很少。虽然有些肿瘤可在纵隔的任何部位发生,但部分肿瘤在纵隔内有其好发部位,可按发生部位来推测其性质。因此,纵隔的分区对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纵隔的分区方法众多,主要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国外三分法应用多,国内四分法、五分法应用较多。具体分区方法如下(图1-1-1)。
1.三区分法?以心包为界,以心包前缘为界向上至胸顶,向下至膈肌,此线即心包前方向前为前纵隔;心包后缘向上到胸顶,向下至膈肌,此线即心包后方向后为后纵隔;心包前后线之间为中纵隔。
2.四区分法?沿胸骨角至第4胸椎下缘平面连一横线,此线与胸廓入口之间称为上纵隔。此横线以下为下纵隔。下纵隔再以心包为界,前方为前纵隔,后方为后纵隔。心包所占区即前纵隔与后纵隔之间为中纵隔。
(1)上纵隔: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上4个胸椎,上界为胸腔上口(自胸骨柄至第1胸椎上缘平面)。内有胸腺、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胸部气管部分、左喉返神经及胸导管等。
(2)前纵隔:前界为胸骨,后界为心包。内含脂肪及蜂窝组织、淋巴管和淋巴结以及胸腺等,此外尚有乳腺内动脉的若干纵隔支。
(3)中纵隔:此区较为宽阔。包括心包和心脏、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奇静脉末段、气管及其分叉和左右总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肺动脉及其左右分支、支气管动脉和左右膈神经等。
(4)后纵隔:呈三角形。前界上为心包、下为膈肌,后界为第4~12胸椎。内有降主动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左右迷走神经、内脏神经、食管、胸导管、下腔静脉和交感神经节链等。
3.五区分法?为四区分法的改良版。其上纵隔再以气管为界,分为上前纵隔和上后纵隔。X线片上多数人采用此分区法。
各区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如图1-1-2所示:
前纵隔:胸骨后甲状腺肿瘤、胸腺瘤、畸胎瘤;
中纵隔: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瘤,较少见有心包囊肿;
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较少见有肠源性囊肿。
……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分类 5
第三章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 11
第四章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 13
第五章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 17
第二篇 各论 23
第一章胸腺疾病 24
第二章纵隔生殖细胞肿瘤 41
第三章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47
第四章纵隔囊肿 54
第五章纵隔淋巴结肿大 61
第六章胸内甲状腺肿 71
第七章纵隔甲状旁腺腺瘤 74
第八章纵隔肿瘤典型病例解析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