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地:高效生态农业探索之路》:
在市场化影响下,农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其次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经营者必须按照生态农业的生产要求,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
一般而言,这些经营者往往会被购买方要求生产绿色农产品。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往往不会去理会要求的标准,而是采取一切“措施”,着眼当下生产可以获得更大利润的农产品。因为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内涵中也强调不放弃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齐增长。这给部分生态农业经营者有机可乘,使他们逐渐偏离了最初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初衷,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从而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损害的最终结果: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持续低下。加之我国生态农产品的价值和价格不对等、市场机制不完善、产品销售困难、技术扩散深度不够等因素,使得很多地区的生态农业经济效益低于常规农业。由此可见,对于经营者而言,从风险和利益考虑,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会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常规(传统)农业,而不是生态农业。这也就产生了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直接因素:生态农业经营者缺乏从事生态农业的动力。
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了重重阻碍。但如果能够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生态农产品的价值与价格趋同,便可推动经营者完全按照生态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同时,应给予他们有效的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持,实现农业生产达到环境危害最小化、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的目标,这将会大大提升经营者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实际上,高效益是生态农业本应具备的一个特点。一方面,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统化深加工,来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值;另一方面,生态农业重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降低农业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品质。此外,当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并能够实现品牌化经营时,还可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内部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的转变。
但在现阶段的中国,却存在着太多这样的现象:从事生态农业,不仅产出没有增加,而且产出的农产品因“社会信任缺失”,在市场上价格也不占优势。如此便导致生态农业与低效农业画上了等号,从而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究其原因,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机制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问题三,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治制度有何关系?
通过上文讲到的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可以了解到,政府的有效推动作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生态农业基本上走着一条“自上而下”的路子。在政府行政命令控制下,生态农业的试点地区、面积到发展模式都受到严格控制。在发展初期,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20世纪,这曾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过很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转变,这也造成了“重模式示范,轻全面普及;重抓典型,轻自发参与”等一系列的政策性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我国农业企业和农民的主动参与性不够,使得生态农业示范与推广相脱节。又因政府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难以真正产生实效。
此外,我国生态农业市场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企业或农户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过于低下。这种低下的地位,使他们在面对其他市场主体的不公竞争和欺诈时,缺少能够维持市场秩序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