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尚论辨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32548
  • 作      者:
    (清)高学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伤寒尚论辨似》为清初医家高学山辨析喻昌《尚论篇》而编著成书。全书依据伤寒六经分篇,设太阳经总说及上中下篇,阳明经总说及上中下篇;少阳经总说及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太阴经总说;少阴经总说及少阴病前篇,少阴病后篇;厥阴经总说及厥阴全篇说;过经不解及瘥后劳复阴阳易病等。除对《尚论篇》有关内容辨析外,还就《伤寒论》的六经分篇、传经、直中、并病、合病、方药、诊法等进行论述。本次整理以1956年3月新医书局本为底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伤寒尚论辨似/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四八条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此从本篇第二条病有发热节来。发于阳者,宜桂枝汤。发于阴者,宜桂技加附子汤。俱宜以寒为正治。而反下之,阳病伤胸中之气,则表邪内陷,故成结胸。阴病伤胸中之阳,则里寒上冲,故成痞。阴病总禁下,阳病汗后可下,故不言阴病,而独揭阳病之下早也。喻注二症皆是下早,皆是热入,省文以见意也。是不知病发于阴者为阳虚也,始终忌下。病发于阳者,但忌先下后汗耳。
  四九条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隔,短气躁烦,心中懊恢,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此是上条之注脚。上条只言下早则成结胸,此却言下早所以成结胸之故。浮、动、数三脉,当重看而字。盖脉从分诊,病从合断也。看下文断病处,自可知此句是当用桂枝汤解表之总案。浮为太阳脉之本相,维于紧缓处定风寒。单浮而即断为风者,以其兼见动数,则蔼蔼如车盖,正阳邪善行数变之象,故日为风也。此句是四句之纲。数为热,动为痛,痛因在热,数从浮见,其痛在上,正下文头痛之张本①也。以上三句俱就形象至数之正面断,为虚句,又就脉之背面夹空处断也,盖浮者底虚,数者空窄,俱阴虚之义,故又日为虚,正下文微盗汗出之张本也。四句,是以脉断症。头痛八字,是以症合脉。反字,跟汗出来,恶寒表未解,正见当与解表。解表与下法甚远,乃反下之,则早矣。动数变迟,不言浮者,则浮在而为浮迟可知。但当变为瞥瞥如羹上之肥,而非若前之蔼蔼如车盖耳。夫浮为表邪有余,迟为里气不足。以有余灌注不足,则表邪之未结于胸者先犯其膈,于是膈内不安,常有相拒之象而作痛。以表邪初人之势过锐,而膈内初败之气未降耳。胃中二句,正解拒痛之由。盖表邪之不能陷入者,以胸中有氤氲之真气充塞故也。而胸分之阳,根于胃中之阳。胃中之阳,又寄于胃中之阴。下之,则胃中之津液大亏,而阳随阴泄,阴阳俱空虚矣。胃中一空虚,而胸分之阳亦馁,于是外来之客气得人而冲动其膈,故拒痛也。短气者,阴阳下陷也。躁烦者,元阴下泄也。懊侬者,怅怅如有所失之象也。盖心阳心液起于胃肠胃液。胃中之阴阳空虚,则心中忽若失其依附,故殊觉此不是,而彼亦不是也。二句,又从胃中空虚句生出。于是表阳之邪气从而内陷,心下之宿垢从而烧硬,而为结胸矣。下早之害如此。主大陷胸汤者,以邪从表而人于胸,从胸而注于胃,则所结虽在胸,表为邪之后路,胃为邪之前路,若表已解,再无从前路而转于表之理,乃胃中之前路,却又燥结不通,势不得不开胸中之后路,索性从胃之下口而出也,故以硝黄为主,然又恐硝黄之直性下行,而胸分至高之处,必有邪之殿后者,勾结痰饮,倘过此才发,宁不遗此后路一截乎?故少用逐水极急之甘遂,直从后路扫起,则一下自净耳。名日陷胸,陷即纲目贼陷京城之义,以胸为君相所居之地。今为邪陷,犹云失陷京城,勤王之义旗也。以下又另接下之二句来,言幸而胸中阳气有余之人,其胸不结,终亦表气内伏,而无汗。里热有余,而小便不利,则热无从发越,必至身从火化而发黄。其早下之害尚如此。喻注,懊,为神明不安方寸之府①。此躁扰发狂,非懊也。
  ……
展开
目录
太阳经总说
太阳经上篇
太阳经中篇
太阳经下篇

阳明经总说
阳明经上篇
阳明经中篇
阳明经下篇

少阳经总说
合病
并病
坏病
痰病

太阴经总说
少阴经总说
少阴经前篇
少阴经后篇

厥阴经总说
厥阴全篇说
过经不解
瘥后劳复阴阳易病
《伤寒尚论辨似》药品性味及主治大略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