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寒热研究探讨中医与西医的共性和特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913211
  • 作      者:
    梁月华,李良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月华,女,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在生理教研室任教,之后调入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工作。1994-1995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工作。从1977年起从事寒热本质研究,1979年发表第一篇“寒热本质的初步研究”论文。1979年首先提出中国人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值测定法”,研制虚寒证及虚热证动物模型,同时证明虚寒证、虚热证中,中枢内有抑制性和兴奋性物质参与证的形成。1996《中医寒证、热证的机能状态、机能反应性及形成机制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颁发的“中西医结合贡献奖”,1990年先后受聘为美国Endocrinology杂志及英、美合办Endocrine Journal杂志审稿人。
  
  李良,女,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教授。从事寒、热证动物模型中枢神经递质的病理变化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近5年发表相关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从寒热研究探讨中医与西医的共性和特性(2015北医基金)》主要讨论人体寒热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异常的共性和特性,体现出中、西医理论等在人体功能变化和各阶段的病理变化之间可能的交融互促。
  《从寒热研究探讨中医与西医的共性和特性(2015北医基金)》共分十七章,大致6大部分,反映了近些年来寒热证的研究进展,中西医施治与中西药药理的异同点。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寒热研究探讨中医与西医的共性和特性(2015北医基金)》:
  第七章 清除病因与调节功能状态
  病因是致病的因素,无论是中医或西医,在治疗中,清除病因均是第一位的。病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类。中医的外因包括有环境的变化和传染性外因,前者亦称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后者有虫毒、疫疬等。内因则与情绪有关,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此外也有饮食、劳倦、瘀血、痰饮等。西医的病因也有内外之分,外因可归纳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内因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也有人体的生理性变化如年龄变化、性别差异等。
  治病首先要清除病因,这在中、西医是共性。中医的清除病因有许多种,其治疗也有中医的特点。在清除内因中,中医的特点是值得重视的,例如可能因情绪的影响而引起的病,如西医的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焦虑、失眠等,近来研究的比较多,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病原体是西医的重点病因,在清除病原体的治疗中,西医有多种特效药,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等,针对性强,起效很快而效果好。同时也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药来清除病原体,效果也很强。
  中医清除病原体的治疗有清热药的杀伤作用,作用不及西药的强度和特异性好。但实验证明,在细菌感染后,西药的注入可很快杀灭病原体,而中药也能消灭病原体,但需较长时间,说明中药能够清除病原体,但不是直接作用。后来的研究证明中药是通过综合的方式清除病因,其中调动免疫功能是主要方面。这一点与西医的治疗机制也是一致的。中医在不了解免疫功能的情况下,用中药治疗也能提高免疫功能并能清除病原体。有些中药可直接提高免疫功能,但也借调节整体的寒热平衡,恢复免疫功能来清除病原体。这是经验的总结,也是很可贵的。中药在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其选药与患者的功能状态有关。
  本章重点讨论通过免疫功能清除病因,以及免疫与人体功能状态、选药与疗效的关系,同时讨论中医特别关注的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及相应的针对性治疗。第一节内、外因引起的疾病
  情绪是人们对于周围环境、事物的情景或人们的观念所做出的心理和行为的反应。与情绪活动有关的中枢包括大脑皮质额叶、边缘系统及下丘脑。因此情绪的反应多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或减弱的变化,如心率,血压,胃肠道等活动的改变。过度情绪反应常可引起内脏病的发生或发作。中医认为情绪的影响可引起多种证,其中以肝为主,常提到的有怒伤肝,由此引起的肝阳上亢、肝气郁结、肝脾不和等,所以情绪对肝的影响比较大。
  中医对精神活动与疾病的关系也有论述,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喜气为病,则不能疾行,不能久立。怒气为病,则上行不可当。忧气为病,则不能苦作,卧不安席。愁气为病,则平居而忘”。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提出,“怒气所至,因胸痹胁痛,食者气逆而不下;喜气所致,为笑不休,为毛发焦,为内病,为阳气不收,甚者为狂”。朱丹溪《丹溪心法》中提到“七情之病皆从火化”。说明情绪可改变当时的功能状态而使某些疾病有可乘之机而引起亢进性疾病。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寒证、热证研究概述
第一章 寒证、热证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第一节 寒证、热证的临床观察
一、热证的临床观察
二、寒证临床观察
第二节 热证的功能研究
一、实热证
二、虚热证研究
三、热证动物模型
第三节 寒证的功能研究
一、中枢功能抑制占优势
二、交感神经系统
三、副交感神经系统
四、5-羟色胺系统
五、内分泌系统
六、寒证动物模型
第四节 寒证、热证的病理变化
一、热证的病理变化
二、寒证的病理变化
第五节 寒证、热证的基因、系统生物学研究
一、虚寒证基冈变化
二、动物文验
三、治疗后对基因影响
四、寒证、热证的相关生物网络研究
第二章 寒证、热证与西医疾病诊断
第一节 中医寒、热证型功能指标变化总观
一、中医热证、寒证功能变化
二、西医的应激反应
第二节 中医寒、热证型病理指标变化总观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辨证总观
一、中医辨证总观
二、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总观
第四节 西医病与中医辨证
第三章 寒、热的证候传变与功能背景
第一节 寒、热证的传变
一、临床观察
二、动物实验
三、免疫功能的变化
四、证候随疾病的发展而传变
第二节 证的脏腑传变研究
一、三焦证候
二、脏腑传变与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三、西医也有多器官同病的综合征(传变)
第三节 证的传变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 寒、热的功能背景及病理背景
一、阳热-交感型
二、阴寒-副交感型
三、调节寒、热证功能背景的意义
第五节 寒、热的本质及寒、热证研究的意义
一、寒热本质
二、寒、热证的研究的启发

第二篇 正常人中枢功能的共性概观
第四章 神经型、体质与功能状态
第一节 正常人体神经型的研究
一、世界神经型的分类
二、正常人类分型
第二节 正常人体的功能状态研究
一、体质的研究
二、体质的分类
三、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值)的测量
四、动物群体的功能状态
第三节 内外环境变化对功能状态的影响
一、先天因素
二、年龄对人体的影响
三、外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讨论
一、神经型-体质
二、功能状态
第五章 中枢功能状态与反应性
第一节 中枢的功能
一、神经元功能
二、神经的可塑性
三、中枢可塑性的改变影响功能状态
第二节 内外环境变化对功能反应性影响
一、不同年龄的功能反应性
二、外环境对功能状态的影响
第三节 功能反应性的实验研究
一、ACTH的刺激反应
二、胃黏膜出血
三、体温调节
四、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第四节 疾病状态下功能反应及中药调节
一、冷加压试验对肾阴虚、肾阳虚的影响
二、运动、卧立、冷加压对心气虚、心阴虚的影响
三、促甲状腺激素(TRH)刺激反应
四、中药对功能状态调节
第五节 功能状态的临床意义
一、正常人体功能状态调节
二、不同功能状态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三、中药的调节功能状态的作用值得推广
第六章 中枢的自身平衡能力
第一节 高级中枢的功能平衡调节
一、皮质活动
二、边缘系统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自主神经的整合作用
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系统
二、下丘脑的神经通路
三、神经对免疫的调节
四、分子水平的调节
第三节 病态时自身调节平衡能力
一、自主神经之间的平衡调节
二、分子之间的平衡调节
三、代偿功能
四、内源性保护
第四节 讨论
一、正常人体的自身凋节平衡能力
二、疾病状态下自衡力的调节
三、如何调动自衡力治病是治疗的新课题

第三篇 疾病发展中功能、病理、治疗的共性和特性
第七章 清除病因与调节功能状态
第一节 内、外因引起的疾病
一、怒伤肝
二、肝脾不和
三、抑郁症
四、焦虑
五、燥证
六、治疗
第二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的关系
一、神经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二、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三、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第三节 功能状态对免疫功能和病原体清除的影响
一、阳热与交感状态
二、阴寒与副交感状态
第四节 中、西医治疗对免疫功能影响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五节 讨论
一、情绪性外凶的治疗
二、病原体外因的治疗
第八章 功能状态与发热
第一节 西医的发热机制
一、发热过程
二、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
三、发热途径
第二节 中医发热理论与真寒假热
一、中医对发热的论述
二、真寒假热证中医论述
第三节 实热证与真寒假热证的治疗
一、实热证
二、安宫牛黄丸的应用
三、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热证
第四节 真寒假热证临床观察
一、产后发热
二、白血病(气虚发热)
三、癌症发热(气虚,阳虚证发热)
四、手术后发热
五、功能性发热
六、长期用激素
第五节 真寒假热证的研究
一、临床虚证观察
二、虚证动物模型的神经递质研究
三、神经递质对发热的影响
第六节 寒凉和温热药对热证、真寒假热治疗
一、实热证治疗
二、真寒假热的治疗
第七节 真寒假热的机制探讨
第九章 水湿与炎症
第一节 正常人体水盐代谢与常见病
一、体液与内外环境的交换
二、水盐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三、水肿
四、脱水
五、燥证
第二节 中医湿证的现代研究
一、中医理论
二、湿与炎症
三、微循环与水湿
四、湿证的寒化与热化
五、湿与血瘀
六、西医病中探讨中医湿证的诊断
第三节 功能状态与中医治疗方法及疗效
一、阳热-交感状态
二、阴寒-副交感状态
第四节 器官、局部炎症与祛湿
一、器官炎症的吸收
二、局部炎症与祛湿
第五节 五苓散类药物研究
一、单味药研究
二、五苓散方剂研究
第六节 水湿的治疗
一、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第十章 血瘀证与血栓病
第一节 血液与循环的生理功能
一、神经对血液循环的调节
二、微循环
三、血液凝固机制,血栓形成
四、血小板
五、抗凝系统
第二节 中医血瘀证理论
一、血瘀证的寒、热
二、血瘀证的诊断
第三节 血瘀证现代研究
一、炎症与血瘀
二、血管内皮细胞与m瘀
三、血液流变学与血瘀
四、微循环与血瘀
五、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七、肝血流图研究
第四节 血瘀证的中西医治疗比较
一、热性血瘀证
二、寒凝血瘀
第五节 血瘀证治疗
一、西医对炎症和血栓的治疗
二、中医的治疗
第十一章 症瘕积聚与纤维化和硬化
第一节 西医对器官纤维化和硬化的论述
一、神经的影响
二、转化生长因子(TGF-β)
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四、肌成纤维细胞
五、细胞外基质(ECM)
六、器官纤维化的逆转
第二节 中医的现代研究
一、阳热-交感状态的影响
二、血瘀与纤维化
三、纤维化逆转研究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效果比较
一、肺脏的治疗
二、肝纤维化治疗
三、肾纤维化治疗
第四节 中西医药物治疗
一、西医治疗药物
二、中医抗纤维化的治疗
第五节 讨论
一、理论指导治法
二、器官纤维化、硬化与血瘀
三、活血化瘀药对纤维化、硬化的治疗
四、复方药的作用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十二章 包块与肿瘤
第一节 西医对肿瘤的研究
一、肿瘤的发生
二、肿瘤的结构
三、肿瘤细胞的周期活动
四、肿瘤与炎症
五、肿瘤与免疫
第二节 中医对肿瘤的论述
一、中医理论
二、中医对肿瘤的治疗
第三节 中医肿瘤的现代研究及活血化瘀法的争议
一、神经的影响
二、微环境与肿瘤
三、血瘀证与肿瘤
四、活血化瘀药对肿瘤的作用
第四节 西医对肿瘤的治疗
一、西医的治疗
二、常用抗肿瘤药物
第五节 中西医疗效比较
一、纯中药治疗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化疗加中药
四、手术结合中药及化疗
第六节 特殊病的中医治疗
一、硬皮病
二、瘢痕
三、红斑狼疮
四、白血病
五、白塞综合征
第七节 中医对癌症、难治病的治疗与讨论
一、中医对肿瘤的治疗
二、中药对肿瘤病的调节作用
三、其他难治病

第四篇 诊断——病证结合
第十三章 诊断——病证结合
第一节 中、西医诊断特点
一、中医辨证简介
二、西医的诊断
第二节 病、证的传变
一、病-证的纵向和横向传变
二、中、西医的脏腑传变
第三节 脏腑传变对肾的影响
一、肾痫的诊断
二、慢性肾炎的研究
三、肾的神经调节
四、多种病是肾病发乍的诱因
第四节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渊源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
三、同病异治的临床应用
四、异病同治的药物选择
第五节 病证结合的诊断
一、病证结合诊断特点
二、辨证与辅助检查结合

第五篇 中西医治疗的特点
第十四章 中药复方特点
第一节 寒凉、温热药的早期研究
对中枢神经递质的蒯节
第二节 中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节
一、中枢神经递质的调节
二、周缘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三、免疫功能调节
第三节 中药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第四节 中药对基因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
二、内分泌
三、免疫
四、凋亡
第五节 寒热药的其他功能及检测方法
一、寒热药对产热功能影响
二、温热药抑制解偶联蛋白(UCP)表达促进代谢
三、肝的基因表达
四、代谢组法测定
五、寒热药对寒热体质调整作用
第六节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与方证对应问题
一、中药组方特点
二、方证对应
三、西药与药性的关系
第七节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
一、复方药和单味药提取物
二、中枢兴奋物质和抑制物质的研究
三、血液内新物质
四、药物的吸收与功能状态的关系
五、药物成分与微量元素
第八节 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
一、早期的研究
二、复方的分析及研究
第九节 综合治疗
第十节 单体药物治疗
一、单体及单体复合物的研究
二、单体药物的给药方法
三、单体药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
一、药物作用
二、用药方法
三、以病用药
第十五章 中医的治疗方法
第一节 西医在疾病各过程的治疗概括
一、清除病因
二、炎症治疗
三、血栓治疗
四、器官纤维化治疗
五、肿瘤的治疗
第二节 中药治疗复方总观
第三节 清除病因
第四节 调节整体功能平衡
一、阳热-交感型
二、阴寒-副交感型
第五节 调节水盐代谢——水湿
一、调节水盐代谢
二、常用药物
第六节 血瘀证的治疗
第七节 调节消化功能——脾胃
第八节 纤维化、硬化与癌瘤
第九节 中西药结合问题
一、西药治疗的特点
二、中医治疗特点
第十六章 疾病的预防与功能状态
第一节 预防医学的发展
一、世界预防医学的总趋势
二、现代的预防医学
三、中医的预防医学
第二节 体质因素引起疾病的预防
一、中医体质理论
二、阳抗体质人易发病
三、阴虚质人易发病
四、阳虚质人易发病
第三节 年龄变化引起疾病的预防
一、青春期
二、月经前期
三、更年期
四、老年期
第四节 外环境变化引起疾病的预防
一、季节变化
二、情绪对人体的影响
第五节 养生学
一、顺应
二、养性(形神兼养)——修养道德、调摄精神
三、动静结合
四、培元
五、食养
六、药物养生
七、术养
第六节 中医术养的特点
一、针灸的治疗
二、推拿
三、气功
四、养生与康复结合
第七节 中药及中医的预防特色
一、正常人体养生
二、不同时期调节功能平衡预防疾病

第六篇 共性、特性概观
第十七章 中西医的共性和特性的简单概括
第一节 人体的整体观与局部研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古典的医学发展
二、解剖学的发展
三、双向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宏观认识对医学发展的贡献
一、针灸的启示
二、机体反应与刺激性质的关系
三、人类群体的宏观类型——神经型
第三节 人体功能平衡
一、中西医对人体功能平衡的论述
二、中枢功能状态
三、中枢的功能状态的可变性
四、中枢的自身调节平衡能力
第四节 寒证、热证的功能背景与西医研究比较
一、热证的功能背景与急性应激反应
二、寒证功能背景与慢性应激反应
三、发热与功能状态
第五节 证的传变
一、证的纵向传变
二、交感神经系统在生理和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三、脏腑的传变
第六节 诊断
一、病、证结合的诊断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三、同病异治的临床应用
第七节 治法的共性和特性
一、清除病因
二、调节整体功能状态平衡
三、病理变化治疗的中医特点
四、调整脾胃功能
第八节 药物的共性和特性
一、药效的研究
二、中西医药物的特性
第九节 预防疾病的共性和特性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