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说拔罐疗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788009
  • 作      者:
    李瑞安,郑思思主编
  •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专为中医养生爱好者而写的书,《图说拔罐疗法》介绍了人体穴位、经络、拔罐疗法的治病原理、治病方法、注意事项等一系列内容法。通过《图说拔罐疗法》,你完全可以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把握中医精髓,辨证施治,进行养生保健。值得一提的是《图说拔罐疗法》采用新颖的图说形式,解读详尽而且便于理解,并配备有教学视频,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可以直接看到详尽的操作教学视频。内容丰富详实,清晰的步骤图解,让您——步步了解如何实施,操作性强,是一本专为拔罐养生爱好者而准备的一《图说拔罐疗法》。全书内容没有过多复杂的理论,从实际操作出发,让没有中医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学会,做自己的家庭保健师!

展开
作者简介

李瑞安,主任医师,教授,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营养学专家。长期从事中医饮食营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等工作,对癌症与饮食营养的关系有较深入研究。参编专著及科普图书多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图说拔罐疗法》一书从何为拔罐开篇,详细介绍了拔火罐对人的好处、拔罐的常用工具、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多种拔火罐的方法。接着讲述拔罐防治疾病常用的九大穴位,了解这些重要的保健穴位,它们对人体发挥着哪些作用,这些穴位能防治哪些疾病,穴位是如何配伍的等等。最后一章,小火罐,大作用,疏通经络祛百病,同过此章,读者能了解数十种生活中困扰这我们的常见的疾病,遇到这些疾病后火罐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改善、缓解这些疾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认识“拔火罐” 

一、何为拔火罐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它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治疗方法之一。

火罐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措施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而 产生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拔火罐的两大作用机制

1.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拔罐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 ,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正常。

2. 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拔罐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促使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的活跃。

此外,由于拔罐后的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

知识小链接

拔火罐 究竟有何疗效?

一些人认为,拔罐治疗,其科学原理可能基于以下几种: 

(1)机械刺激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于皮肤,牵拉了皮下的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能引起了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起到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局部溶血现象,这对机体局部的免疫细胞是一种良性刺激。

(3)温热效应。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增加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造成了局部轻微的炎症反应,以应对外界的不良刺激。


第二节   拔火罐的好处

拔罐疗法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它能起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常见筋骨疼痛 ,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

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病症 。

一、拔罐的六大作用

1. 平衡阴阳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穴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疾病,而在关元穴进行拔罐则能治疗寒性疾病。 

2. 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通过穴位使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人体的各种脏腑疾病。

3. 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与经络密切相连。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 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因子及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络,从而治疗人体的各种疾病。

4. 协助诊断

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的体表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以协助诊断疾病。

5. 祛除病邪

因拔罐疗法是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仅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鼓舞人体的正气,还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6. 双向调节

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他阳经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

在缺乏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

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将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 ,能积极地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此外,背部还有重要的保健穴,如著名的华佗夹脊穴以及大椎穴、膏肓穴。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何为火罐疗法

第一节 认识“拔火罐” / 2 

一、何为拔火罐 / 2 

二、拔火罐的两大作用机制 / 2 

第二节 拔火罐的好处 / 4 

一、拔罐的六大作用 / 4 

二、为何拔火罐一般在背部施行 / 6 

第三节 拔火罐的常用工具 / 7 

一、竹罐 / 7 

二、玻璃罐 / 8 

三、抽气罐 / 8 

第四节 拔火罐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9 

一、拔火罐的风险 / 9 

二、拔火罐的注意事项(拔火罐的三大误区) / 9 

第五节 掌握拔罐方法/ 11 

一、须掌握的8 种拔罐方法 / 11 

二、拔罐时须注意的几个事项 / 13 

第二章 拔罐常用的九大要穴

第一节 人体气血运行通道 /16 

一、手太阴肺经 / 16 

二、手厥阴心包经 / 18 

三、手少阴心经 / 20 

四、手阳明大肠经 / 22 

五、手少阳三焦经 / 24 

六、手太阳小肠经 / 26 

七、足阳明胃经 / 28 

八、足少阳胆经 / 30 

九、足太阳膀胱经 / 32 

十、足太阴脾经  / 34 

十一、足厥阴肝经  / 36 

十二、足少阴肾经 / 38 

十三、任脉 / 40 

十四、督脉 / 42 

第二节 神阙穴:生命之根蒂 / 44 

第三节 肾俞穴:益肾助阳要穴 / 46 

第四节 大椎穴:统领一身阳气 / 49 

第五节 合谷穴:镇静安神,调气镇痛 / 51 

第六节 涌泉穴:引火下行好养生 / 54 

第七节 足三里穴:滋补身体胜吃老母鸡 / 57 

第八节 三阴交穴:赶走妇科疾病 / 61 

第九节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 64 

第十节 百会穴:提神醒脑要穴 / 68 

第三章 小火罐,大作用,促健康

——疏经通络祛百病

一、感冒 / 72 

二、 慢性支气管炎 / 74 

三、慢性胃炎 / 75 

四、颈椎病 / 82 

五、肩周炎 / 86 

六、坐骨神经痛 / 92 

七、遗精 / 97 

八、阳痿 / 103 

九、痛经 / 108 

十、中风 / 117 

十一、头痛 / 120 

十二、失眠 / 124 

十三、哮喘 / 128 

十四、呕吐 / 131 

十五、腹痛 / 137 

十六、便秘 / 143 

十七、高血压病 / 146 

十八、腰脊痛 / 152 

十九、慢性盆腔炎 / 156 

版权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