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玉章皮外科及肿瘤证治精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482759
  • 作      者:
    吕培文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代老中医人的心血之作,真实再现了王玉章教授治疗外科与肿瘤的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吕培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名医师承教育基地首席专家,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曾得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及御医之后房芝荁先生的亲授,也曾受到李维藩、房士洪、张玉文等各名家老师的教诲。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其后一直在北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1990年为国家第一批名老中医王玉章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为全国第五批及北京市级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外科篇、肿瘤篇,介绍了外科、肿瘤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诊疗经验。总结了王玉章教授外科、肿瘤的内治、外治法与方,这些治法及方剂贯穿于各病种的治疗之中,是王玉章教授六十多年经验的精华,也是临床上*为实用的经验,行之有效,安全可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薄贴法
  膏药,古代称之为薄贴,现包括硬膏、油膏一类外用药。
  一、硬膏类
  所谓硬膏是用中药药料与铅丹(如樟丹、铅粉、红粉等)及植物油掺合起来加热而成,由于经过熬炼,故作用深入而持久。硬膏适用于已破或未破的皮炎、肿疡、各种慢性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未破者可贴厚点,面积大一些;已破者要薄,露出疮口,以利排脓,可数日一换。下面介绍几种硬膏。
  1.黑色拔膏棍(本院方)
  【组成】莨菪、透骨草、川乌、蜂房、全蝎、轻粉等。
  【功用】通经止痛,破瘀软坚,拔毒透脓,除湿止痒。
  【主治】鸡眼、胼胝、瘢痕疙瘩、带状疱疹、神经痛、疣、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用法】加温外敷患处,每3~6天更换1次。
  2.拔毒膏(本院方)
  【组成】轻粉、木鳖子、金银花、蜈蚣等。
  【功用】拔毒消肿,化腐生肌。
  【主治】疖肿有脓栓者,炎症浸润较深者。
  【用法】微火化开,贴患处。
  3.消化膏(本院方)
  【组成】炮姜、红花、麻黄、肉桂、半夏、白芥子、香油等。
  【功用】温化痰核,软坚散结。
  【主治】各类阴肿、表面无红肿者,如乳核、淋巴结核、肉瘿等以及无名肿毒有硬块者及慢性硬结性红斑等。
  【用法】微火温化,贴患处。
  4.痈疽膏(本院方)
  【组成】蜈蚣、皂角刺、穿山甲、连翘、木瓜、乳香、没药、红花、金银花、樟丹、香油等。
  【功用】拔毒消肿,化腐生肌。
  【主治】疖肿、急性淋巴结炎。
  【用法】微火温化,贴患处。
  5.阳和解凝膏
  【组成】川芎、附子、桂枝、大黄、当归、肉桂、草乌、地龙、白及、五灵脂、麝香等。
  【功用】回阳散结,化腐生肌。
  【主治】阴疽恶疮,瘰疬鼠疮,溃烂流水。
  【用法】摊贴患处。
  二、软膏类
  软膏即用30%中药药料研成粉剂与凡士林调成膏外用。据古书记载,古人常用猪油、蜂蜡、石蜡等调用。软膏的特点是药性深入性、滑润作用强,可以润泽皮肤,使局部保温,同时也能刺激肉芽生长。其缺点是能阻碍水分的蒸发,有渗出和分泌物的创面不宜使用,否则影响脓液引流。
  1.化毒散软膏(本院方)
  【组成】以20%化毒散,用凡士林混匀成膏。
  【功用】清热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各类表浅化脓性疮疡,如发际疮、疖、痈、黄水疮。
  【用法】直接外敷疮面或涂于纱布上外敷。
  2.芙蓉膏(本院方)
  【组成】芙蓉叶、大黄、黄连、冰片等,以凡士林调膏备用。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可促进炎症硬块吸收。
  【主治】各类炎症的浸润,如毛囊炎、疖、痈、疔毒、蜂窝织炎、乳腺炎、急性腹膜炎等。
  【用法】直接外敷疮面或涂于纱布上外敷。
  3.铁箍散软膏(本院方)
  【组成】生天南星、生半夏、土贝母、荆芥穗、大黄等研末,加蜂蜜调膏备用。
  【功用】破瘀消肿,解毒散结。
  【主治】各种痈肿疮疖范围较大、较硬者。其药性软化、浸润性较强,取名铁箍,既可促进炎症吸收、防止炎症向四周浸润,又有催脓作用,炎性硬块早期可消,将成脓者可贴敷得厚些,促其溃破。
  【用法】涂于纱布上外敷。
  4.普连膏(本院方)
  【组成】黄芩面、黄柏面各等份,加凡士林调匀。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痒。
  【主治】各类亚急性皮肤病及轻度表浅炎症,如湿疹、毛囊炎、热疖、单纯性疱疹、脓疱疮等。其特点为对皮肤无刺激性。
  【用法】外敷患处即可。
  5.黑布药膏(本院方)
  【组成】老黑醋、金头蜈蚣、五倍子粉、梅花冰片、蜂蜜等,熬成膏状。
  【功用】破瘀软坚,解毒消肿。
  【主治】各类毛囊炎、多发性疖肿、初期乳头状皮炎、瘢痕疙瘩。其特点是药性软化浸润作用较强,对于顽固性慢性炎症或结缔组织增生性皮肤改变,效果较好,可促进其炎症吸收。
  【用法】外敷患处。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中医外科的发展概述
外科篇
第一章
中医外科内治法
第一节消法/
一、清热凉血解毒法/
二、活血化瘀温通法/
三、理气化痰散结法/
四、利湿热温寒湿法/
五、通里泻热法/
第二节托法/
一、清托法/
二、补托法/
第三节补法/
一、补益气血法/
二、滋补肝肾法/
三、养阴生津法/
四、健脾和胃法/
第二章
中医外科外治法
第一节薄贴法/
一、硬膏类/
二、软膏类/
第二节箍围药法/
第三节引流法/
第四节熏法/
第五节砭镰法/
第六节手术疗法/
一、切开法/
二、火针烙法/
三、乳头瘘切除术/
第三章
外科疾病各论
第一节疖/
一、多发性疖/
二、坐板疮/
三、蝼蛄疖/
四、诊疗思路/
第二节疔疮/
第三节外痈/
第四节乳痈(急性乳腺炎)/
第五节丹毒/
第六节汤火伤(水火烫伤)/
第七节臁疮(下肢慢性溃疡)/
第八节乳癖(慢性纤维增生性乳房病)/
第九节玉茎结疽(阴茎硬结症)/
第十节肾子痈(急性睾丸炎、慢性睾丸炎、附睾炎)/
第十一节肾子疽(附睾、精索、睾丸结核)/
第十二节蜣螂蛀(骨结核)/
第十三节鹤膝风(鞘膜积液)/
第十四节脱疽(脉管炎)/
第十五节瘰疬(淋巴结核)/
第十六节胁痛(胆囊炎、胆石症)/
第十七节瘩瘤(荨麻疹)/
第十八节蛇串疮(带状疱疹)/
第十九节白疕(银屑病)/
第二十节瓜藤缠(结节性红斑)/
第二十一节腓腨发(硬结性红斑)/
第二十二节历节风(痛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