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乾构十三法治脾胃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482520
  • 作      者:
    李乾构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北京中医医院60年院庆的献礼,经历长时间的准备、编写、修改,明医馆丛刊(36本)终于问世,本书作为此丛书的一本。本套书已列入北京市重点图书选题出版扶持项目。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乾构,国家*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院长,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脾胃急症协作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省会城市中医医院管理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等职。李乾构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脾胃病专家,具有很高的中医学术造诣。李乾构教授行医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擅长肝胆、胃肠、男科疾病的治疗。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北京中医医院60年院庆的献礼,经历长时间的准备、编写、修改,明医馆丛刊(36本)终于问世,本书作为此丛书的一本。《李乾构十三法治脾胃病》一书是李老临床数十载治疗经验的一次总结,也是对以往治疗体会的一次升华,书中提出诸多独有的心得体会,只待后学细细体会,方知其中奥妙之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章  健脾法
  第一节 医理论述
  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脾胃属土,土生万物,其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的功能,被喻为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健旺,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依赖于水谷精微的滋润,气血的温煦和濡养,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如《医宗必读》所说:“谷入于胃,洒陈于六府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以资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正因为脾胃在生理上的重要性,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其功能失调,不仅影响到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治疗用药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在临床上往往需要通过调理脾胃来达到愈病的目的。李乾构教授认为:中医“脾”的概念除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内分泌、神经、血液等系统的功能外,其“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与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不论外感内伤疾病,皆与脾胃元气的充盛与否有关。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重视扶正祛邪。尤其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治疗多种疾病。
  (一)气机的升降以脾胃为中枢
  人体各种生理活动中尤以全身气机通畅最为关键,为各种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之基础。古人谓:“人之气道贵乎清顺”,气行则不郁,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就得以正常发挥,气血津液等精气充沛。脾胃居人体之中,脾主升清,脾升则健,胃主通降,胃降为和。脾胃的气机升降对人整体的气机运动至关重要,人体气机畅通有赖于脾胃升降功能的正常。中焦脾胃是人体气机之枢纽,人体气机要通过脾胃这个枢纽来实现。中焦气机通畅,肺气得宣,肝气得疏,心火得下,肾水得上。可见脾胃气机通畅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关键。
  若脾胃虚弱,运则失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精华之气,不能上升反下降而为泄泻。临床以泄泻为主症的疾病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可以责之于此。胃主降浊,以阴液为用,喜润而恶燥,喜凉而恶热。故胃之不降多由阴液不足而化热化燥,以致浊阴不降,糟粕不得下行,出现便秘、胀满、嗳气、呕逆、食少等症。
  (二)脾胃不足,百病由生
  脾胃居中土,是脏腑的中心,与其他脏腑关系很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而且根据五行关系,很容易出现相乘相侮的疾病传变现象。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内伤导致的疾病很多,如水肿、倦怠、低热、头晕、失聪、崩漏、带下等。古代医家把这一因素和发病的关系高度概括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发病学的基本观点,同时在预防疾病方面又提出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基本观点。可知人体的发病与否,尽管与外邪有关系,但其关键还在于人体正气之强弱。正气是疾病发生的内因,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外因,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根据。由于脾胃在人体生理上的重要作用,脾胃虚弱构成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关系着病人体质的强弱、疾病的转归、疗效的好坏。如肺与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生痰成饮,往往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多有明显的胃肠功能异常,如食欲不振,餐后饱胀,大便干燥等。所以,在临床辨证施治上,“固护胃气”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法则。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学术生平
第二章 医理阐述
  第一法 健脾法
1、 医理论述
2、 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第二法 下法
1、 医理阐述
2、 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缺治疗急性胰腺炎病案)
  第三法 杀虫法(幽门螺旋杆菌?)
1、 医理论述
2、 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第四法 升降法
1、 医理论述
2、 临床思维与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4、 临床调护:合理饮食,调畅心情
  第五法 舒肝法
1、 医理论述
2、 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第六法 温法
1、 医理论述
2、 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第七法 调和法
1、 医理论述
2、 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第八法 治火法
1、 医理论述
2、 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第九法 清化法
1、 胃食管反流病
2、 功能性消化不良
3、 功能性腹泻
  第十法 治血法
1、 医理论述
2、 经验方药解析
3、 临床应用
  第十一法 止痛法
1、 胃痛病名的理解
2、 胃痛常见病因
3、 胃痛的辨证经验
4、 胃痛的治疗经验
5、 胃痛要重视生活调养
6、 病案举隅
  第十三法 食养法
1、 饮食的预防作用
2、 饮食的滋养作用
3、 食物的抗衰老作用
4、 食物的治疗作用
5、 治胃病的药膳
  第十四法 针灸外治法
1、 针灸疗法(体针、耳针、灸法、梅花针、指针、三棱针)
2、 外治疗法(涂抹药疗法、贴膏药疗法、熨帖疗法、羊肠线穴位埋植、刮痧疗法、按摩疗法、探吐疗法、药烟疗法、灌肠疗法、洗胃疗法、穴位贴敷疗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