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山西中医学院原外科教研室主任赵尚华教授、主任医师,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经验方法。此书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行文简洁通俗。诊病、辨证、处方、用药贴合临床实际,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专科专病的诊疗经验小册子。
《赵尚华中医外科临证医案集》汇集赵尚华教授数十年中医外科临证体悟,作者在搜集赵尚华教授历史时期临证医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归纳总结,从“专法论治”“专病论治”“临证条病验案录”“临床常用经验方”“辨证论治别悟”“学术思想概要等不同视角,较好地总结了赵尚华教授的临证经验,并最终凝练出赵尚华教授关于中医外科学专业的、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概要。
11. 乳腺癌(乳岩)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在诸多肿瘤之中,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为最高。
乳腺癌属中医“石痈”“乳岩”“奶岩”“石奶”“翻花石榴发”“乳石”等范畴。南宋·陈自明在其所著《妇人大全良方》中首次提出“乳岩”之名,自此,后世多沿用此说。此病多生于妇女,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二脉失调、气滞血凝而生。
案例1:赵某,女,84岁。初诊时间:2009年6月。主诉:左乳房有肿块半年余。现病史:肿块呈阵发性疼痛,肿块部位皮肤色红灼热、充血,左乳头溢出血性分泌物,咳嗽,咳痰,无发热,纳可,眠可,二便调。查体:左乳房以乳晕为中心可见一约有250px×250px×200px的肿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边界不清,固定不移,与皮肤粘连;左腋下有125px×125px的肿块,触之疼痛,活动性差。曾赴山大医院就诊,诊断为乳腺癌、肺转移,未曾做过乳腺手术。舌质紫,苔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乳岩(毒邪内蕴,痰瘀互结)。证属:冲任失调,痰瘀互结。治宜调理冲任、攻毒散结。
处方:①生黄芪30g,天冬12g,麦冬12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白英30g,浙贝10g,黄芩10g,仙鹤草18g,三七3g,八月札10g,枳壳10g,瓜蒌10g,甘草6g,当归10g,白芍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②龙宫莲胶囊(赵尚华教授经验方),5瓶,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
自2009年服药至2010年7月,患者病情未见加重,且乳头溢血症状消失,乳房疼痛偶有,乳房肿物局部变软,皮色基本正常,左腋下淋巴结大小约为75px×75px。
按:患者年老体弱,病程较长,久病则耗气伤津。方一重在益气养阴、化痰散瘀,因此方中选用枳壳、瓜蒌、浙贝母以化痰散结,选用三七、八月札、当归化瘀散结,选黄芪、天冬、麦冬、女贞子、墨旱莲顾护气阴,使得疾病不因迁延缠绵而耗伤正气,全方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化痰散瘀之功。方二龙宫莲胶囊是赵老自制的抗肿瘤成方,方中之龙葵乃苦寒之品,主要入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临床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等各种肿瘤。半枝莲为辛凉之品,归肝、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等功效,临床治疗乳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均有疗效。方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数“守宫”,守宫俗名壁虎,因其善捕蚊蝇故得虎名,以其常在屋壁宫墙故名为守宫,其性味咸寒,有祛风、定惊、散结、解毒的功效,临床除用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痛、风痰惊厥外,还可用于中医外科中瘰疬、恶疮的治疗。
第一篇 专法沦治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
“内外合治”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祛风法”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益气养阴”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活血化瘀”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第二篇 专病论治
银屑病
乳腺增生性疾病
急性乳腺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外科肿瘤
第三篇 临证杂病验案录
重症昏迷
高热不退
上热下寒
环状肉芽肿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脂膜炎
皮肤瘙痒症
带状疱疹
痤疮
尖锐湿疣
扁平苔藓
荨麻疹
烧伤
肢端动脉痉挛症(雷诺病)
下肢深静脉炎
左胸壁静脉炎
臁疮
闭塞性动脉血管硬化症
乳腺肿物术后
非哺乳期乳痈
……
第四篇 临床常用经验方
第五篇 辩证论治别悟
第六篇 学术思想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