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臧俊岐图说针灸·点穴·按摩·拔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743646
  • 作      者:
    臧俊岐主编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家庭常备传统中医疗法速查健康手册,中国著名针灸学家臧俊岐为你提供科学、详尽的健康指导,简单易学,安全有效,随时随地在家做。

  1.入门指导,通俗易懂

  讲解中医理论基础及经络穴位知识,让入门者更容易理解、掌握,更切合实际操作。

  2.一书百病,一病多方

  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五官科,提供100多种疾病的应对方案,多种疗法可供选择。

  3.真人实图,对照图解

  高清真人实图结合图解文字,经络穴位一目了然,对照操作更直观。

展开
作者简介

  臧俊岐,中国著名针灸学家、主任医师。历任开封市针灸学会会长、开封市中医药科技委员会委员、开封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中医评审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临床科研30余年,针技娴熟、医术精湛,勤求博采,师古创新。施针用药简而有效,针刺手法温和轻柔,是针灸“温和派”代表人物之一。擅长神经内外、风湿、呼吸等科和灸疗术,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技术攻关。其科研课题“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研究”获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其著作有《中国灸法集萃》《针灸医学验集》《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等1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祛病强身的实用读本,介绍了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其祛病疗疾功效。全书共分为10部分。第1、第2部分介绍了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其中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的含义、治病原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和穴位;扼要地阐述了毫针法、三棱针法、梅花针法、火针法、刺血法、耳针法、头针法、面针法、眼针法、鼻针法、口针法、灸法、点穴法、按摩法和拔罐法的操作方法,穴位定位、主治、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等。第3~9部分针对90多种身体常见病症,介绍了相应了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疗法,内容涉及身体不适症、内科、外科、妇科、男科、五官科等。第10部分为附录,介绍了点穴、按摩健身、美容、益智的实用妙方,如按摩美容、点穴美容、健脑益智等。全书内容充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让初学者一看就明,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展开
精彩书摘

  追根溯源,经络养生要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国最早的系统医书,《黄帝内经》对人体经络的作用推崇备至,认为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络,可以说是“决生死,治百病”。《黄帝内经》中说当人体经络不通时,身体的某些部位一定会有反映,通过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中的气血,气血畅通人就恢复健康了。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经络养生了。东汉的医学家张仲景发展了经络养生,认为不同疾病所属的经络是不同的,所以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最初的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要用麻黄汤来治疗。李时珍也对经络有自己的研究,不仅考证了人体奇经八脉,还认为经络“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中医认为刺激经络穴位和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与内服药物有着相似的作用。虽然药物见效快,但对我们身体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随着自我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健康、自然的养生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因此,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成为大势所趋。从这个意义上看,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治病、养生,可以说是医学上的“返璞归真”,传统中医疗法——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等将在现代健康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足阳明胃经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

展开
目录

1 经络与穴位,中医理疗的基础

什么是经络

18 一 、经络的含义

18 二、经络养生的前世今生

18 三、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

20 四、经络的作用

20 五、经络的临床应用

什么是穴位

21 一、穴位的含义

21 二、取穴法

23 三、穴位的作用

人体的十二大经络和穴位

25 一、手太阴肺经

27 二、手阳明大肠经

31 三、足阳明胃经

奇经八脉和穴位

74 一、督脉

79 二、任脉

82 三、冲脉

83 四、带脉

经外奇穴

86 一、头颈部

88 二、躯干部

2 全面详解针灸、点穴、按摩、拔罐

什么是针灸

96 一、针灸疗法的含义

96 二、针灸疗法的治病原理

97 三、针刺疗法的常用操作方法

143 四、灸疗法的常用操作方法

什么是点穴

160 一、点穴的含义

160 二、点穴的治病原理

160 三、点穴疗法的常用操作方法

什么是按摩

163 一、按摩的含义

163 二、按摩的治病原理

163 三、按摩疗法的常用操作方法

什么是拔罐

167 一、拔罐的含义

167 二、拔罐的治病原理

167 三、拔罐疗法的常用操作方法

3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缓解常见身体不适症状

呃逆

172 毫针法

173 耳针法

173 耳穴埋针法

173 耳穴压豆法

174 耳穴按压法

174 艾炷着肤灸法

174 敷灸法

175 点穴法

175 按摩法

175 自我保健按揉法

175 拔罐法

腹泻

176 毫针法

176 耳针法

177 灸法

179 点穴法

179 按摩法

179 自我保健按揉法

便秘

180 毫针法

180 艾卷温和灸

181 点穴法

181 按摩法

181 自我保健点揉法

头痛

182 毫针法

183 温针法

183 头针法

183 梅花针法

183 刺血法

183 耳针法

184 耳穴放血法

184 耳穴压豆法

184 耳压冰片法

185 艾灸法

185 灯火灸法

185 敷灸法

187 点穴法

187 按摩法

187 拔罐法

188 自我保健按揉推叩法

眩晕

189 毫针法

189 头针法

190 耳针法

190 耳穴压豆法

190 耳压冰片法

190 刺血法

191 艾炷着肤灸法

191 按摩法

192 点穴法

牙痛

193 毫针法

194 耳针法

194 耳穴压豆法

194 艾灸法

194 生附子敷灸法

195 牙痛散塞鼻法

195 点穴法

195 按摩法

196 针刺、刺血、拔罐法

耳鸣、耳聋

197 毫针法

198 头针法

198 耳针法

198 耳穴埋针法

198 耳穴压丸法

198 艾炷隔苍术灸

199 点穴法

199 按摩法

200 综合法

200 刺血、拔罐法

失眠

201 毫针法

201 头针法

202 刺血法

202 耳穴埋针法

202 耳穴压豆法

202 梅花针法

203 灸法

203 点穴法

204 按摩法

205 自我保健推揉法

中暑

206 毫针法

206 点穴法

肥胖症

207 毫针法

208 耳针法

208 耳穴埋针法

208 耳穴压豆法

208 敷灸法

208 按摩法

209 捏脊减肥法

210 自我保健消脂法

210 拔罐法

竞技综合征

211 毫针法

211 耳穴埋针法

211 耳穴压豆法

212 其他疗法

癔症

213 毫针法

214 刺血法

214 耳针法

215 头针法

215 点穴法

215 刺血、拔罐法

216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的效果

4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治疗内科疾病

流行性感冒

218 毫针法

218 耳针法

219 梅花针法

219 灸法

220 点穴法

220 按摩法

221 拔罐法

221 预防流行性感冒操

流行性腮腺炎

223 毫针法

224 梅花针法

224 三棱针放血法

224 耳针法

224 灸法

225 耳穴压豆法

225 点穴法

225 按摩法

225 拔罐法

支气管炎

226 毫针法

226 耳针法

227 灸法

228 点穴法

229 刺血法

229 拔罐法

支气管哮喘

230 毫针法

230 耳针法

230 梅花针法

231 刺血法

231 灸法

234 拔罐法

胃炎

235 毫针法

235 灸针法

237 点穴法

237 按摩法

238 自我保健点按法

238 拔罐法

胃下垂

239 毫针法

239 灸法

241 点穴法

241 按摩法

241 叩穴揉摩法

242 自我保健点按法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43 毫针法

243 灸法

245 按摩法

245 拔罐法

急性胃肠炎

246 毫针法

247 刺血法

247 灸法

248 拔罐法

胃肠功能紊乱

249 毫针法

249 灸法

250 刺血拔罐法

高血压

251 毫针法

中风后遗症

255 毫针法

260 拔罐法

冠心病

261 毫针法

261 灸法

262 点穴法

263 按摩法

263 自我保健点按法

264 拔罐法

血小板减少症

265 毫针法

265 灸法

肾炎

267 毫针法

267 耳针法

268 艾卷温和灸法

268 拔罐法

尿失禁

270 毫针法

270 灸法

尿潴留

272 毫针法

272 灸法

274 拔罐压指法

风湿性关节炎

275 毫针法

276 灸法

278 拔罐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

279 毫针法

279 灸法

281 拔罐法

肥大性脊椎炎

282 毫针法

282 灸法

284 拔罐法

硬皮病

285 毫针法

285 灸法

休克

287 毫针法

288 灸法

288 点穴法

三叉神经痛

290 毫针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96 敷灸法

297 刺血拔罐法

297 点穴法

297 按摩法

297 自我保健点揉法

癫痫

301 毫针法

302 头针法

5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治疗外科疾病

落枕

308 毫针法

肩周炎

314 拔罐法

颈椎病

315 毫针法

317 拔罐法

急性腰扭伤

318 毫针法

319 头针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322 毫针法

323 耳针法

坐骨神经痛

325 毫针法

腱鞘炎

330 毫针法

330 灸法

胆道蛔虫症

泌尿系统结石

336 毫针法

337 耳针法

痔疮

338 毫针法

339 耳针法

339 耳穴压豆法

直肠脱垂

343 灸法

343 挑刺拔罐法

鸡眼

344 火针法

344 灸法

346 常按五大保健特区强过吃补品

6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治疗皮肤科疾病

痤疮

黄褐斑

351 刺络拔罐法

雀斑

352 耳穴埋针法

白癜风

354 耳穴埋针法

355 刺血拔罐法

银屑病

356 梅花针法

荨麻疹

358 毫针法

神经性皮炎

湿疹

扁平疣

365 毫针法

早年白发症

367 指压法

白癣

373 艾卷温和灸法

373 敷灸法

374 拔发外敷(涂)法

毛囊炎及疖肿

375 毫针法

7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治疗五官科疾病

麦粒肿

382 毫针法

382 刺血法

上睑下垂

386 毫针法

386 梅花针法

387 按摩法

急性结膜炎

388 毫针法

388 耳针法

近视

392 毫针法

392 头针法

395 综合法

斜视

397 毫针法

鼻炎

400 毫针法

401 耳针法

鼻窦炎

404 毫针法

405 皮下埋针法

405 耳针法

鼻出血

408 毫针法

408 耳针法

急性扁桃体炎

412 毫针法

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416 毫针法

417 耳针法

417 耳穴压豆法

419 综合法

内耳眩晕症

420 毫针法

420 耳针法

8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治疗妇、产科及男科疾病

痛经

426 毫针法

426 耳针法

427 头针法

闭经

430 毫针法

月经不调

433 毫针法

441 毫针法

449 毫针法

急性乳腺炎

451 毫针法

乳腺增生

454 毫针法

更年期综合征

456 毫针法

精子缺乏症

459 毫针法

459 灸法

男性性功能障碍

461 毫针法

462 梅花针法

9 针灸点穴按摩拔罐治疗儿科疾病

小儿惊风

468 毫针法

468 耳针法

小儿夜啼症

471 毫针法

471 三棱针法

473 灸法

小儿流涎症

小儿腹泻

477 毫针法

477 耳针法

小儿遗尿症

483 毫针法

483 耳针法

小儿疝气

487 艾炷着肤灸法

附录 点穴、按摩、健身美容益智妙方

488 一、按摩美容的常用方法

493 二、点穴美容的常用方法

495 三、按摩耳穴美容健身八式

495 四、健脑益智的按摩妙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