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高术精周德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27087
  • 作      者:
    刘慧林,夏淑文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德高术精 周德安》从7个方面介绍了周德安教授的从医经历、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①医家小传:介绍周德安教授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学术思想形成过程、讲学历程等。②学术特点:重点介绍其学术传承、思想特点和临床诊疗特点。③针灸六治:为周德安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详细介绍了六治的内容、理论渊源、针灸处方、临床应用及典型病案。④针灸方选:介绍了周德安教授从医约50年总结出的一系列临床疗效卓著的针灸处方。⑤临证指南:以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为纲目,详细介绍了周德安教授对疾病的认识、诊疗思路及针灸配伍、中药处方等。⑥病案精选:选取了临床有效病案并详细剖析。⑦薪火传承:选取周德安教授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师承学员的学术论文。
展开
精彩书摘
  《德高术精 周德安》:
  他根据《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和《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等论述,认识到神是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的重要外在表现,既可通过针灸“治神”,帮助调整、恢复脏腑功能,治愈疾病,又可通过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
  (三)“治神”针法形成
  “治神”针法的形成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对经典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加上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逐渐摸索形成,如针灸“四神方”为代表的镇静安神法。二是拓展了金针王乐亭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方和“督脉十三针”方的应用范围。针灸“五脏俞加膈俞’’方属于王乐亭治疗中风病的“中风十三治”处方之一,原本治疗卒中后遗症,五脏虚损,阴阳、气血俱亏诸症。根据“五脏藏神”和“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将其广泛用于久病、虚证为主的精神、情志疾病,形成了“补益安神”法。“督脉十三针”方亦属王乐亭“中风十三治”处方之一。根据《难经《二十八难》督脉循行“人属于脑”理论,将督脉十三针应用于癫痫、失眠及儿童多动、抽动、自闭症等治疗,发现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发挥“重镇安神”的作用,形成“重镇安神”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医家小传
一、因病明志,发心从医
二、苦学筑基,名师指点
三、抗美援越,初试身手
四、支援非洲,传送友谊
五、博采众长,首创六治
六、宅心仁厚,德高术精
七、客座宝岛,传道授业
八、教书育人,殚心竭虑

第二章 学术特点
一、继承前辈,博采众长
(一)金针王乐亭
(二)国医大师贺普仁
(三)其他老中医的影响
(四)现代医学的影响
二、崇气虚血瘀,重补中益气
三、针刺手法,柔和舒适
四、针药并重,有机结合
五、针灸并用,相辅相成

第三章 针灸六治
一、治病先治神
(一)“治病先治神”的含义
(二)“治病先治神”的理论依据
(三)“治神”针法形成
(四)“治神”针法及应用
(五)“治病先治神”应用要领
二、怪病要治痰
(一)痰之内涵
(二)痰为致病因素
(三)由痰所致病症的临床表现
(四)从痰论治,辨证取穴
(五)治痰法应用
三、治痛分虚实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方法
(三)常见疼痛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四、治风别内外
(一)面瘫的分期针灸治疗
(二)中风的针灸治疗
五、治动兼针药
(一)针刺治疗抽动障碍
(二)中药治疗抽动障碍
六、治聋辨虚实
(一)耳聋、耳呜的针灸治疗
(二)脑鸣的针灸、中药治疗

第四章 针灸方选
一、补益门
针灸补中益气方
五脏俞加膈俞方
二、治风门
醒神开窍方
回阳固脱方
中风解语方
平肝息风方
手足十二针方
三、外感门
疏风散寒方
散风清热方
四、通便门
针灸大承气方
针灸润肠方
五、止泻门
降浊止泻方
健脾止泻方
六、泌尿生殖门
治癃方

第三章 针灸六治
一、治病先治神
(一)“治病先治神”的含义
(二)“治病先治神”的理论依据
(三)“治神”针法形成
(四)“治神”针法及应用
(五)“治病先治神”应用要领
二、怪病要治痰
(一)痰之内涵
(二)痰为致病因素
(三)由痰所致病症的临床表现
(四)从痰论治,辨证取穴
(五)治痰法应用
三、治痛分虚实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方法
(三)常见疼痛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四、治风别内外
(一)面瘫的分期针灸治疗
(二)中风的针灸治疗
五、治动兼针药
(一)针刺治疗抽动障碍
(二)中药治疗抽动障碍
六、治聋辨虚实
(一)耳聋、耳呜的针灸治疗
(二)脑鸣的针灸、中药治疗

第四章 针灸方选
一、补益门
针灸补中益气方
五脏俞加膈俞方
二、治风门
醒神开窍方
回阳固脱方
中风解语方
平肝息风方
手足十二针方
三、外感门
疏风散寒方
散风清热方
四、通便门
针灸大承气方
针灸润肠方
五、止泻门
降浊止泻方
健脾止泻方
六、泌尿生殖门
治癃方
通淋方
夜尿方
阳痿遗精方
七、调气门
理气健脾方
调气止痛方
八、祛痰门
化痰方
涤痰方
豁痰方
消痰方
九、安神门
四神方
十、五官门
明目方
通鼻方
聪耳方
通耳方

第五章 临证指南
一、内科常见疾病
(一)面瘫
(二)面肌痉挛
(三)头痛(偏头痛)
(四)面痛(三叉神经痛)
(五)颈椎病
(六)肩凝(肩周炎)
(七)腰痛(急性腰扭伤)
(八)足跟痛
(九)瘰疬(颈部淋巴结核)
(十)中风
(十一)不寐(失眠)
(十二)嗜睡
(十三)呃逆
(十四)癃闭(尿潴留)
(十五)便秘
(十六)消渴(糖尿病)
(十七)百合病(神经衰弱)
(十八)汗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十九)奔豚气(神经症)
(二十)烦躁(广泛性焦虑症)
(二十一)健忘(神经症、抑郁症)
(二十二)郁病(抑郁症、焦虑症)
(二十三)癫证
(二十四)痫证(癫痫)
(二十五)狂证(精神分裂症)
(二十六)散发性脑炎后遗症
(二十七)呆证(阿尔茨海默型痴呆)
(二十八)阳痿(勃起功能障碍)
(二十九)早泄(射精过早症)
二、妇科常见疾病
(一)热入血室(急性盆腔炎)
(二)月经不调(卵巢功能早衰)
(三)脏躁(更年期综合征)
三、儿科常见疾病
(一)夜啼(小儿夜啼)
(二)遗尿
(三)五迟、五缓(小儿脑瘫、弱智)
(四)动证(儿童多动症和抽动症)
四、五官科常见疾病
(一)近视、弱视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
(三)神经性耳聋
(四)鼻渊、过敏性鼻炎
(五)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
(六)咽痛(咽喉炎)
五、皮肤科疾病及美容
(一)蛇丹(带状疱疹)
(二)白疤(银屑病)
(三)湿疹
(四)斑秃、脱发
(五)痤疮
(六)针灸减肥、针灸戒烟戒酒、针灸降血脂
……

第六章 病案精选
第七章 薪火传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