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论评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31862
  • 作      者:
    梁华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梁华龙,1958年生,河南省南召县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师从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从事张仲景学术研究30余年。著有《伤寒论研究》《伤寒论讲义》《伤寒论钩沉与正误》,主编《伤寒论》教材、《张仲景学术研究大成》。
  本书根据作者的研究心得和临床经验,提出大量不同于现行论文、专著和教科书的新观点。每节均以新观点为标题,正文则对所提观点,从《伤寒论》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语言环境,以及文字学、校勘学、中医药专业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反复论证,并以作者数十年临床经验予以互证,力求达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正确,其所提观点多为前贤今达所未明言者。
  本书是一位伤寒研究专家的原创作品,独树一帜,越辨越明注解伤寒,新观点、新思考、新经验令读者耳目一新。
展开
内容介绍
  《伤寒论评话》共十章,分四十八节,以明代赵开美本《伤寒论》的398条原文为主线,详细分析原文的文理、医理和哲理,并根据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大量不同于现有论文、专著和教科书所载的新观点。每节均以新观点为标题,正文则对所提观点从《伤寒论》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语言环境以及文字学、校勘学、中医药专业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反复论证,力求达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正确。《伤寒论评话》中所提观点多为前贤今达所未明言者,且深得张仲景之意。《伤寒论评话》亦是一本研读《伤寒论》、弘扬张仲景学术精当的专著,对于从事教学、医疗、科研的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各层次学生,无疑都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伤寒论评话》:
  所谓体征,是别人尤其是医生诊查到或者感觉到的一些表现,是他觉的外在表现。例如脉搏、舌质舌苔、体温等。症状和体征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一种表现,有时是病人的自觉症状,有时又成为了他觉的体征。以外感热病的发热、恶寒为例,发热是别人触摸或者用体温计测量而得到的,而恶寒却是病人的自身感受,所以这个时候,发热是体征,恶寒是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外感热病进行到了中、后期,所受原有的外来风寒已经渐渐消失,身体内在的热邪逐渐加重,病人已经不再怕冷,而只是感到周身发热,这时候原有的他觉的发热体征,就演变成了自觉发烧的症状了。
  现在一般习惯把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断方法收集到的病人的自觉感受和医生或者他人看到、感受到代为叙述的异常现象统称作症状。
  “证”这个名词,是中医学中使用率极高的一个名词,它所包含的意义也非常宽泛,既指人体疾病的一切表现,包括前面所说的自觉症状和他觉体征,还包含了疾病的本质,就是内在的病理变化机制;它也是对疾病当前阶段人体整体的反应状态、病灶位置、疾病的属性等病理本质所做的概括。通过对疾病症状表现的分析辨别,来确定的病理机制,比如病灶部位是在体表还是在内脏、疾病的性质是属于寒性还是属于热性,这些构成疾病的元素,我们称之为“证素”。根据疾病的外在表现、病灶所在部位、疾病属性等方面归纳起来所做出的诊断结论,称为“证名”,如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等,也就是说“证”是由症状(含体征)、证素组成的。
  可见“证”字既指疾病的外在现象,又包含疾病的内在本质;而“候”字则含有时间、过程的含义,既有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时间上的概念,也有部位表、里、上、下的空间上的概念。因此,“证候”的概念既含有疾病现阶段的全部临床表现及其本质,又包含有疾病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包括了疾病的病史、现状和预后,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现实性与可能性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概念。疾病、证候、症状三者从概念上说,既有隶属关系,又有包容关系。隶属关系表现在疾病的概念大,症状的概念小,症状隶属于证候,证候隶属于疾病。包容关系表现在一种疾病可能有一个到数个证候,而同一个证候又可能存在于数种疾病中;一个证候由一组症状所组成,而同一个症状又会出现在多个证候中。
  除了证候、症状、体征等术语外,最常用到的术语还有脉象、营卫。
  脉象就是脉搏的形象,是中医诊查疾病的一个独特手段。脉象包括了脉率、脉律、脉位、脉势。
  脉率,是指脉搏跳动的频率。一般而言,正常的脉率是一分钟在60到90次之间,过少称为脉搏过缓,过多称为脉搏过快。用正常的呼吸来衡量的话,就是一呼一吸脉搏跳动大约5次,少于5次称为缓脉,多于5次称为数脉。比缓脉更慢的称作迟脉,比数脉更快的称作疾脉。以正常搏动5次为界限,偏慢的多属有寒,因为寒气具有凝固、收缩的特性,阻滞了血流的速度,所以脉搏就变慢;偏快的多属有热,因为热气具有蒸腾、扩张的特性,加快了血流的速度,所以脉搏就变快。脉搏的快慢一般与寒气和热气的多少有关。
  特殊情况下,热邪过剩,耗伤血中水分,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反而流速减缓,形成瘀滞,会出现沉迟涩滞的脉象。而感受寒邪引起发热,则脉搏会随着体温的升高而加快,体温每升高一度,脉搏每分钟会增加10次左右,基本上体温的升高与脉搏次数的增加成正相关。
  脉律,是指脉搏跳动的规律。正常情况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快慢、力量大小、部位深浅、间隔长短都应该是一致的。如果出现了不一致,规律被打乱了,这就说明脉象不正常了,就有可能有病了。如果搏动时快时慢,或者两次脉搏之间增加了一次不正常的跳动,或者搏动之间有歇止,这些都是脉律的不正常现象。脉搏缓慢带有歇止,而且歇止有规律的称作代脉;脉搏缓慢带有歇止,而且歇止无规律的称作结脉。
  脉位,是指脉搏跳动的部位。由于人们体态的胖瘦不同、个子的高低不同、体质的强弱不同,所以脉搏跳动的位置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浮在浅表的称作浮脉,即手搭在皮肤上就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沉在深部的称作沉脉,即用力按下去才能够感觉到脉搏的跳动;潜伏在骨缝的称作伏脉,即只有用力按到骨头上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脉搏的微弱跳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楔子
第一节 汉祚岌岌民病疠医星冉冉诞宏论
第二节 医论皇皇承古今热病繁泛贯六经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一节 外感热病见初表六经藩篱问太阳
第二节 受风中寒有侧重体质强弱各不同
第三节 病发阴阳待分清寒热表现证不同
第四节 中风因营卫不谐芍药非敛汗敛阴
第五节 太阳中风有异同原证变证需分清
第六节 治表解肌调营卫治里补中和阴阳
第七节 兼证治疗抓病机灵活运用桂枝剂

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一节 麻黄表实非同证外感衄血营郁通
第二节 升降反作可挽舟表寒里热分离合
第三节 风寒并非泾渭分麻桂或可相兼用
第四节 白虎类证无大汗桂枝去桂缘阴虚
第五节 仲景并非群方祖桂枝汤即小阳旦
第六节 误下脉促或上冲短气不与但坐同
第七节 阴阳自和命之本汗下同因结果异
第八节 伤阴阳取决误治变虚实缘于体质
第九节 蓄水分轻证重证变证有火逆水逆
第十节 汗下留邪扰膈神变通应用栀豉汤
第十一节 肾虚水泛有新久表里辨治分先后
第十二节 柴胡类证撮其要病在气机与水道
第十三节 桂枝建中治表里随经过经属传变
第十四节 火法可损阳和津火逆多在血与神
第十五节 误吐大多损胃气水停也可小便利

第四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一节 日晡潮热非申时发于阴阳分寒热
第二节 热人血室非邪热结胸形成有四因
第三节 大黄黄连即泻心气机滞塞生痞证
第四节 变证性质看体质风湿初期属表证
第五节 太阳发病分阴阳表证寒热有五种

第五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胃家实者有实邪 日晡发热病欲解
第二节 三阳病皆有盗汗汗溲便正负相关
第三节 客寒包火发阳明起手三法非本证
第四节 组方精当大承气急下但只为存阴
第五节 当下与否看矢气临床细辨三承气
第六节 喜忘有关血与气蓄血瘀血证不同
第七节 阳明不仅可蓄水 尚有柴胡气郁证

第六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并非半表里寒热往来属自觉

第七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九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十章 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