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拾珍丛书·第二辑:针灸心语》:
“飞经走气”针刺手法还在浙江省针灸学术年会上介绍并演示过,得到了一致好评。1988年6月浙江省针灸学会在杭州市举办针刺手法学习班,曾聘我讲课。当我详细介绍“飞经走气”针刺手法时,除了全体学员外,还有很多杭州市医院的针灸同道特地前来听课。课后有一位40余岁的女学员,要求在她身上试验这一针法,我当即在其右手臂外关穴上针刺,并施行“飞经走气”手法,女学员诉有酸胀等感应循手少阳胆经上行,沿躯体侧面下行,又循下肢外侧正中线足少阳胆经下行,直达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这次课堂操作大大提高了大家对学习针刺手法的兴趣。
1994年4月,杭州市召开浙江国际传统针灸与气功学术会议,我在大会上演示了“飞经走气”的针刺手法,亦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在施行“飞经走气”针刺手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很多情况,值得注意。例如,曾在浙江省针灸学会的年会上,由于声音嘈杂,导致我心情十分紧张,在为虞老师行“飞经走气”针法时,未能完全成功。还有一次在杭州市召开的针灸学术年会上,特地在清静的卧室内为陈医师施行该针法,刚巧针刺开始时有一工人进来装窗帘,声音较大,使得针法也没有获得成功。
1984年,我在建德白沙镇参加华东地区针灸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为某飞机场护士邵某应用“飞经走气”手法治疗肩周炎。先针刺同侧绝骨穴,开始时感应沿下肢足少阳经向上传导非常明显,可是当感应传导到腰部便不能继续向上传导,细问原因,原来该护士为其儿子买了两条棉毛裤,因当时气候突然寒冷,她便将两条裤子都套在身上,使得腰部被紧紧束缚,气血流通受阻,故感传亦不能通畅。
在门诊有一患者翁某,经检查在肝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病灶,用该手法针刺内关穴后,感应到达该病灶处便不能再向远处传导。
我曾在嘉兴地区针灸医师进修班上介绍了“飞经走气”手法,理论学习结束后,有平湖市燕某及德清县徐某二位医师来我院实习。其中燕医师对“飞经走气”针法感到浓厚的兴趣,经常以该手法为患者针刺治疗,10余天后,有一天上午刚上班,燕医师即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昏昏欲睡,不能坚持工作。我知燕医师平时缺乏气功练习,此系内气不足,丹田之气消耗过多而致疲劳过度。即嘱其平卧于诊察床上,安静休息,卧床4个小时后,即恢复正常。
以上情况,是在施行“飞经走气”手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临床应严格按照“飞经走气”手法的操作规则施术,注意各项细则的检查,才能提高该手法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针刺治疗的效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