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程丑夫医案精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218849
  • 作      者:
    范伏元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程丑夫教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工作40余年,具有很深的中医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证治经验。
  《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第三辑:程丑夫医案精华》分名医传记、医案精选两部分。名医传记主要介绍了程教授的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用药经验与医话”医案精选主要收集程教授医案144例,其中大部分为内科病例,涉及肺系、心系、脾胃、肝胆、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等病证,集中反映了程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辨特点和用方用药经验。
  《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第三辑:程丑夫医案精华》内容丰富,论理清晰,对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第三辑:程丑夫医案精华》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基层社区医师、医学生等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第三辑:程丑夫医案精华》:
  1.治疑难病,治痰为第一要义程师认为疑难病,要分开理解,所谓“疑”是指疾病的诊断,辨证疑惑不清,或莫衷一是,或类此而彼,致使对寒热虚实难辨,脏腑经络不明,使辨证难见真谛。所谓“难”是指疾病治疗难度大,不易把握,难获疗效,甚或病入膏肓,药物之力难以逆转。因此,提出必须恪守中医辨证原则和信念,从症辨证,先抓重点辨主症,次辨兼症。从症辨证,当求有无,责虚实,辨别寒热虚实的真假,特别注意“独处藏奸”。痰可因阳虚寒凝,气化失常而生,也可因阴虚热灼煎熬津液而成;痰既是因又是果,痰可以有形也可无形,随气而动,流散无穷;可以在脏在腑,也可在经在络,无处不到。故程师认为辨治疑难病,治痰是第一要义。
  2.疑难病从痰饮辨因,从五脏辨位,从气论治程师强调辨治疑难病要做到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大要素心中了然,否则犹如“瞎马夜行,开口动手便错”。疑难病之因,首推痰饮;病位以五脏为中心,中心明即可纲举而目张;从气之虚实盛衰,升降出入,即可明其病性、病势。以五脏为中心治痰饮,与先贤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痰饮章中所言:“痰有五,饮也有五,而治法因之而变。在脾经者,名日湿痰;在肺经者,名日燥痰;在肝经者,名日风痰;在心经者,名日热痰;在肾经,名日寒痰”之论相似。然程师遵古而不泥古,开拓而有创新,探本求机,认为痰饮病大都是因气化之异常所致。提出:“气行则痰行,气滞则痰滞;气虚则痰生,气火(气有余便是火)则灼津,煎熬则成痰,气寒则痰凝,痰成则怪病生。”故在治疗上,抓住一个“气”字,脾虚痰阻,常以《杨氏家传方》醒脾汤加减补气健脾,利气化痰:肺中燥痰,常以瓜萎贝母散加减,清肃润燥,降气化痰;肝中风痰,常以星香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疏肝理气,息风化痰;心中热痰,用柴陷汤加减,顺气宽胸,清热化痰;肾中寒痰,用肾气丸合阳和汤加减,补肾纳气,温化寒痰。
  一日治痰:怪病多痰,临床所见,许多疑难病的发病多与痰密切相关,故治痰为疑难病治疗的第一要义。诸如中风、呆病、痫症、癫症等,经过合适的治痰后均可取得明显疗效,甚至意想不到的疗效。治痰之方甚多,均以二陈汤为基础。常用方如导痰汤、涤痰汤、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主要用药为制南星、法夏、陈皮、茯苓、白芥子、郁金、白矾、蛇含石、青礞石、天竺黄、浙贝母、僵蚕、地龙、露蜂房等,夹气郁加疏肝理气之品,夹肝风加全蝎、天麻等搜风息风之品,夹瘀加活血化瘀药。若气虚痰阻者,醒脾汤常见妙用,本方系六君子汤加僵蚕、全蝎、胆南星、天麻、木香等味。
  二日治瘀:疑难症证,特别是久治不愈的顽证,其病必见瘀血,或以瘀血为主证,或他证夹有瘀血,故治瘀为治疗疑难病重要法则,对于器质性病变治瘀尤为重要。如冠心病、肺心病、顽固性蛋白尿等,均须注重瘀血的辨证和治疗。在治瘀时,除直用活血化瘀药方外,要注意致瘀之因的治疗,因气滞致瘀者则行气活血,因气虚致瘀者则益气活血,因寒凝致瘀者则温经活血,血热互结者则清热凉血破血,痰瘀互结者则化痰活血。把握治疗要点,再随病因证施治,自有疗效。治瘀之方,多取法于王清任《医林改错》,如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等,张锡纯活络效灵丹亦验。活血化瘀药以虫类者最峻,如水蛭、虻虫、土鳖虫等,他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丹参、赤芍、干漆等皆可选用。
  三日治郁:疑难杂证,多久治难愈,患者为病所困,情志抑郁,此景岳所谓“因病而郁”;亦有“因郁而病”。久郁未解而终成疑难顽证者,故治郁为疑难病证调节之法,倘木郁得达,气血畅达,则痼疾自愈。本类疾病治肝当以疏肝为主,常用四逆散、逍遥散、小柴胡汤等方,药味主要有柴胡、郁金、合欢花、枳壳、香附、青皮、川楝、麦芽、丹参、枣仁等。其方药虽平淡无奇,用之恰当,确有疗效。如笔者治疗高血压病常以逍遥散为底方,加入部分平肝潜阳之品,可降低和稳定血压,其方似较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为优。
  四日治虚:疑难杂症病程多长,久病致虚,或历经治疗,药物杂投,邪未去而正已损,故疑难病治疗,又常以治虚为本。如冠心病、肺心病、肝硬化、糖尿病等,虽或有痰,或有瘀,或为郁,而事实上正气自亏,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故不可治病不见人,一味祛痰、化瘀或解郁,忽视人体本身之亏虚,则终至功亏一篑,或功败垂成。治虚之法,其要点在于分别阴阳气血,气虚可以四君子汤为主方,血虚可用四物汤为主方,阴虚可用六味地黄丸为主方,阳虚可用金匮肾气丸为主方,如此虽非方药尽与证合,虽证治未能丝丝入扣,但治疗大法不致有误。
  上述治痰、治瘀、治郁、治虚四大疑难病治疗法则,在作理论阐述时固然可以截然分开,而在实际应用时,根据辨证情况,又可综合使用,甚至一方四法皆兼,只不过有主有次罢了,如此方不致于胶柱。
  ……
展开
目录
名医传记
一、医家小传
二、主要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三、用药经验
四、医话

医案精选
一、内科病证
(一)肺系病
1.咳嗽(5案)
2.久咳(7案)
3.喘证(5案)
4.哮病(6案)
(二)心系病
1.心悸(3案)
2.胸痹心痛(15案)
3.不寐(6案)
4.痫证(1案)
5.厥证(1案)
(三)脾胃系病
1.胃痛(7案)
2.腹痛(7案)
3.呃逆(2案)
4.便秘(2案)
(四)肝胆病证
1.头痛(4案)
2.眩晕(8案)
3.中风(4案)
4.瘿病(3案)
(五)肾系病证
1.水肿(6案)
2.淋证(4案)
3.关格(2案)
(六)气血津液病证
1.郁证(2案)
2.血证(9案)
3.消渴(4案)
4.血浊(11案)
5.癌症(6案)
(七)肢体经络病证
1.痹证(6案)
2.颤证(2案)
3.痿证(1案)
二、其他病证
1.外科病证(1案)
2.五官科病证(2案)
3.皮肤科病证(1案)
4.妇科病证(1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