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第十四册,五官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829066
  • 作      者:
    杨杏林,梁尚华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 第十四册(五官科)》包括《喉科痈痧秘钥合刻》《喉科秘旨》《喉科白腐要旨》《喉证杂治经验良方合璧》。《喉科秘旨》卷一咽喉总论,阐述病因、病机、治法、脉诀、绝症、针灸等;卷二精选应用方和制药法;卷三至卷六分咽喉七十三种病症,一症一图,详述其病因、症状、脉象、治法等项,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 第十四册(五官科)》:
  小儿慢惊风凡例
  此编专以温补见长,凡小儿既成慢惊,必于后开条目,内有数处相合者,即放心照方服药。勿谓此书与古方清热散风之药不同,仍泥用古方,以自误也。
  此编凡鹿茸、人参等贵重难觅之药,悉不开入。恐穷乡僻壤,及无力之家,不能购觅,虽有对症良方,亦束手无策也。
  此编内之药,随处皆有,无论贫贱富贵,皆力所易为。但必须另包过戥,如法炮制,方可取效。
  近代所买之抱龙、牛黄等丸,皆清热化痰之药,急惊最为对症。若慢惊之甚者,下喉即死。
  急惊与慢惊全属相反。急惊之症,小儿气体壮实,前数日发烧,令口鼻中气热,大便结,小便臊,忽而惊风大作,喉中多有热痰,用抱龙、牛黄等丸,下咽即醒,再用清热消导之药,一剂而安。本欲附方于此,恐治慢惊者,用治急惊之方,则为害非小。是以姑述其由,而方不叙入。慢惊总是病后,气血不足,虚极生风,非脾肾双补,姜桂同进,如何能愈。
  姜、桂、附子,乃编内药方中之用神,减去则无效。肉桂好者难得,薄桂、浔桂,但有油者,皆可用之。所以《本草备要》云,肉桂有油者俱佳,无所分别也。
  慢惊之轻者,理中、地黄汤内,多用姜桂,亦可治愈。若虚寒至极者,非用附子不可,但附子性热,人多畏之,本草附子下,亦注明“治慢惊”字样。可见温补二字,委系治慢惊秘诀,无所疑也。
  此编新立二方,以治慢惊,明言慢惊属虚寒,温补即所以治慢惊。急惊属实热,清热即所以治急惊。二症有寒热之殊,用药有云泥之异,古人每以一方治二症,未究其致病之根源,深不可信也。
  近代医家,皆云慢惊一症,先须祛风,化痰镇惊,往往有金银器物煮水,仍煎发散消导之药。病轻者容或愈之,原非其药之功效。病重者,愈治愈危,未闻治愈一人,良可叹也。
  海内医书未可枚举,诸君子虽各执一见,议论纷纷,然失之于此者,仍得之于彼。惟慢惊一症,自古及今相承错谬,殊堪扼腕,是以此编,专辨慢惊一症,与各书不同,屡次试验有效,深信不疑也。此编乃独得之奇,实发古人不传之秘。凡小儿久病不愈、诸病之后,均能转为慢惊,真得之最易,而医之最难。世之人但知清热散风,不知温补气血,间有一二高明者,见及慢惊是虚寒症,欲开温补药方,又因不合古书,恐招讪谤,是以慢惊竟为幼科第一险危之症。此编业于姑苏、中州、安徽、直隶等处付梓矣。倘仁人君子,念及小儿患此症者,待命殷殷,翻刻广传,已属善举。若乡试、小试年,龙门贡院前分送,尤觉易以普遍。
  凡为善济人,及有一切阴骘者,子孙当得福报。若将此书翻刻广传,使天下后世活人无穷,又似非寻常阴骘可比。其翻刻为善之子孙,更不知当何如昌盛,或亦阴功之一助。为善君子,未知以为善否也。
  ……
展开
目录
喉证杂治·经验良方合璧
喉科白腐要旨
喉科秘旨
咽喉脉证通论
眼科应验良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