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研究前沿及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52795
  • 作      者:
    姜怡邓,徐华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冈表达发生可遗传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核染色质修饰、印记基因丢失及micmRNA等,作为一种阐述具有相同DNA序列的细胞或生物体如何产生明显表型差异的机制,有助于解释生活习惯与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可作为疾病诊断、防治的生物标志物。动脉粥样硬化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深入了解表观遗传修饰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对于进一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研究前沿及技术》就动脉粥样硬化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新研究进展、可能的发病机制及相应检测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研究前沿及技术》:
  (2)串联重复序列: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单位一般由2—170bp组成,且成串排列。由于该重复序列的碱基组成与其他DNA不同,在等密度梯度离心时容易与主体DNA分开,被称为卫星DNA。
  串联重复序列包括:
  1)卫星DNA(satellite DNA):重复区域涵盖100kb~5Mb碱基序列,大部分位于染色体着丝点处,由重复单位成串排列,重复单位一般也是由2~170bp组成。其中一种重复单位在170bp左右,是灵长类所独有,非洲猴的卫星DNA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单位为172bp,人类的重复单位为171bp,约占每个染色体的3%。由于这类序列的碱基组成不同于其他部分,可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容易将其与主体DNA分开,因而称其为卫星DNA或随体DNA。在人类基因组中卫星DNA约占全部DNA的5%~6%。
  2)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重复区域在0.1~20kb范围之间。主要包括重复单位在9~80个核苷酸之间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和端粒。VNTR大多位于非编码区,是一种重复DNA小序列,VNTR对限制性内切酶和DNA探针有特殊要求:①重复序列中必须不包括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以保证小卫星或微卫星序列的完整性。②内切酶在基因组的其他部位有较多酶切位点,则可使卫星序列所在片段含有较少无关序列,通过电泳可充分显示出不同长度重复序列的多态性。③分子杂交所用DNA探针核苷酸序列必须是小卫星序列或微卫星序列,通过分子杂交和放射自显影,就可一次性检测到众多小卫星或微卫星位点,得到具有个体特异性的DNA指纹图谱。小卫星标记的信息含量较高,但其缺点是数量有限,而且在基因组卜分布不均匀,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人类端粒的重复序列是TTAGGG,涵盏10~15kb,老化后可能变短。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血管生理基础
第一章 血管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 血管内皮细胞
第二节 血管平滑肌细胞
第三节 单核细胞
第四节 血管壁基质
第二章 血管受体
第三章 血管运动功能的异质性

第二篇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基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第二章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的学说
第三章 自由基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一节 自由基概述
第二节 自由基清除剂
第三节 活性氧与信号传导
第四节 活性氧与细胞凋亡
第五节 自由基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节 细胞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五章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制备
第一节 实验模型的制备方法
第二节 实验模型的评价指标

第三篇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第一章 基因表达调控基础
第一节 基因导论
第二节 基因表达的导论
第三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第四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核基因调控机制
第三节 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
第四节 色氨酸操纵元
第五节 其他操纵子
第六节 转录后水平调控
第三章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特点
第二节 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节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第四节 真核基因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
第五节 真核基因翻译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第六节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同

第四篇 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
第一章 表观遗传学概述及其分子基础
第一节 表观遗传学概述
第二节 表观遗传学改变的分子基础
第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表观遗传学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表观遗传学与高血压
第三节 表观遗传学与心力衰竭
第四节 表观遗传学与糖尿病
第五节 表观遗传学与代谢综合征
第六节 表观遗传学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第七节 表观遗传学治疗及发展方向

第五篇 心血管研究常用实验技术
第一章 心血管研究常用动物模型的制备
第一节 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备
第二节 兔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第三节 心肌肥大模型制备
第四节 妊娠高血压模型制备
第五节 心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在体)
第二章 细胞培养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
第四节 常见细胞培养实例
第五节 培养细胞的常规观察
第六节 M1Tr比色法检测细胞活率
第三章 细胞周期的检测
第四章 基因重组与RNA干扰
第一节 基因重组
第二节 RNA干扰
第三节 转染技术
第五章 启动子活性分析
第一节 启动子介绍
第二节 启动子分析常用技术
第三节 启动子活性分析实例
第六章 PCR技术
第一节 逆转录PCR
第二节 荧光PCR
第七章 蛋白样品的制备
第一节 组织匀浆
第二节 自由基检测
第八章 蛋白含量检测
第一节 蛋白免疫印迹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三节 放射免疫法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第十章 DNA的提取
第一节 动物基因组DNA提取
第二节 细菌DNA提取
第三节 质粒DNA提取
第四节 DNA浓度和纯度测定
第十一章 DNA甲基化修饰
第十二章 miRNA的检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