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难经古注校补》:
杨注:旧经注云,手心主,心包络脉也。手少阳,三焦脉也,故合为左手中部。足太阴,脾脉也。足阳明,胃脉也,故合为右手中部。此经作如此分别,若依《脉经》配三部,又与此不同也。旧经之注,甚是抵牾。具列此图,以正其文。杨氏日手心主心包络脉,手少阳三焦脉也,故合为左手中部。足太阴脾脉也,足阳明胃脉也,故合为右手中部。此经作如此分别。若依《脉经》配三部,又与此不同。夫此法杨氏不能明其理,故言不同也。是师将三部反倒,配合五行六气而言之。师谓此寸尺反倒,又问三部各何所主。经云: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上有疾;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有疾,故云审而次之者也。又王叔和将自左寸逆行言之日: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盖两尺反倒,同主脐以下至足有疾。故扁鹊云审而次之。王叔和云用心仔细须寻趁。
十九难日:经言脉有逆顺,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谓也?然,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
杨注:元气起于子,人之所生也。男从子左行三十至巳,女从子右行二十至巳,为夫妇,怀妊也。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年二十而嫁,取法于此。夫人十月而生男,从巳至寅左行得十月,故男行年起于丙寅。女从巳右行至申,得十月,故女行年起于壬申。所以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虞注:经言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谓人所生之年皆从巳上起也。男左行十月,至寅而生。女右行十月,至申而生。术家起运,言男一岁起于丙寅,女一岁起于壬申。《难经》不言起而言生,谓生下已为一岁矣。丙壬二干,水火也。水火为万物之父母。寅申二支,木金也,为生物成实之终始。水胞在申,火胞在寅,二寅气①自胞相配,故用寅申也。金生于巳,巳与申合,故女子取申。木生于亥,亥与寅合,故男子取寅。所以男年十岁,顺行在亥。女年七岁,逆行亦在亥。男年十六天癸至,左行至巳。巳者,申之生位。女年十四天癸至,右行亦在巳,与男年同在本宫生气之位。阴阳相配,乃成夫妇之道,故有男女也。《上古天真论》日:男二八而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杨氏言男三十,行年在巳方娶。其说非也。女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杨氏言女二十右行之巳方嫁,其说亦非矣。杨氏之言,但据古礼为男女嫁娶之常,以左行右行至巳凑合耳。昔圣人于此十九难中,论男女配合之道,阴阳交会之所,脉之顺逆强弱,太过不及,使后人恍然于男女不一之理。若止言三十而娶、二十而嫁,于本经诊治之道,毫不相关。【虞较杨注甚辨,然杨必有所本。】【元日虞规杨氏,非也。杨氏说有《淮南子》、《说文》可证下有。】
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
丁注:夫男子女人之尺脉,是阴阳之根本也。逆顺者,为阳抱阴生,阴抱阳生也。三阳始生于立春,正月建寅,故日男生于寅木,阳也。三阴生于立秋,七月建申,故言女生于申金,阴也。男子之气,始于少阳,极于太阳,所以男子阳脉见于关上,尺脉恒弱。女子之气,始于太阴,极于厥阴,所以女子阴脉见于关下,尺脉恒盛。男女之禀气不同,其脉亦因之而异。杨注:男子阳气盛,故尺脉弱;女子阴气盛,故尺脉强。
反者,男得女脉,女得男脉也。其为病何如?然,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也。女得男脉为太过,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随脉言之,此之谓也。
丁注:脉之为不足、太过者,以男禀天地之阳,如春夏万物生长,理应寸盛而尺弱,是肾邪旺而心火衰,不能生长,病在内;女禀天地之阴,如秋冬收藏,理应尺盛而寸弱,今反寸盛而尺弱,是虚火盛而肾水衰,不能收藏,病在外。在左在右,随脉定之。杨注:男得女脉为阴气盛,阴主内,故病在内。女得男脉为阳气盛,阳主外,故病在四肢。虞注:寸为阳,尺为阴。男以阳用事,宜寸盛而尺弱。今反之,是水邪来侮心阳,阴不足也,病在内。女以阴用事,宜尺盛而寸弱,今反之,是火旺而烁肾阴,阳太过也,病在四肢。《素问》日:四肢为诸阳之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