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基础研究与应用》:
目前,阿胶胶汁提取工序均采用高温高压工艺,在此工序中,若给予适当压力(温度)、时间及加水量,可使驴皮结构发生变化。首先,驴皮胶原蛋白中的肽键(-co-NH-)部分断裂,形成许多较大的颗粒(明胶原),继而继续水解,生成一系列降解产物,此工序是阿胶生产最关键的一步,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将生胶原水解为明胶原及其降解产物。尽管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有提胶的温度、时间、pH值、加水量和胶汁浓度等,但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即温度(压力)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我们知道,各种物质的扩散速率在不同程度上将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对胶原的水解反应也不例外,也将会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胶原的水解过程,但温度过高将会影阿胶的质量。
当温度过高时,由于高温作用,部分氨基酸可能发生脱羧脱氨反应,进一步增加了挥发性碱性物质含量。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过高,驴皮很快被水解成许多较大颗粒的混悬液,往往会给人以一种水解完全的错觉而提前转入下道工序,造成产品的粗糙。同时,采用高温水解工艺,由于温度高而忽视了必要的水解时间,胶原蛋白不能进一步水解,胶的平均分子量偏高,不对称性增大,分子链也越长,有利于形成网状结构,黏度的切速依赖性越显著,流变性增大,切块越困难。同时,会产生较多的大质点颗粒,加剧了体系内各质点的大小差异,致使网状结构不均衡。在晾胶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各个相互独立的质点开始发生物理形态上的变化,使网状结构破坏,胶的结构黏度(由网状结构引起的黏度)也随之减小,胶块发生碎裂。
一般来说,采用低温工艺并适当延长水解时间来生产阿胶,有利于阿胶内在质量的提高,但如果温度太低,水解时间太长,仍可导致阿胶内在质量发生变化。在阿胶生产过程中,若温度太低,胶原水解条件太缓和,水解速度太慢,势必延长水解时间。在长时间阿胶水解生产中,易使阿胶胶汁发生质的变化。长时间的水解会给酶和细菌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下,易使胶汁腐败而产生游离氨和挥发性低链烃胺、芳香胺等碱性物质,这些物质大多具有毒性和异臭味,是挥发性碱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易使阿胶产牛特殊的臭味,人服用后易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胶的弹性、可塑性降低,流变性增大,胶不易形成,易发生“沦墩”或“瘫胶”等现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