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经方案例极限解读:零基础者也能与中医零距离接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776981
  • 作      者:
    姬领会, 王红霞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姬领会,男,44岁,汉族,中医师。自幼喜欢中医。1995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临床专业,本科学历。工作后,曾拜两位名医为师,继续学习临床,亲眼见证了民间中医的实效,真正体悟到大家常说的“中医的根基在民间”,于是,决定行医于民间。1999年,研制成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膏药——乳康宝,获陕西省卫生厅批准,取得“健字号1999(0302)”。2002年,被山东省淄博市作为人才引进,于周村区行医,开办“绿芸堂周村领会中医诊所”至今。2010年,拜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曹东义先生为师。其独创的“十秒针刺法”,取效快捷,立竿见影。
  先后在书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已出版书籍8部:《其实中医很简单》《其实中药不难学》《厨房里的中医》《中医师秘藏的小验方》《读医案学中医——中医是怎么看病的》《超实用的按摩老偏方》《三个月学懂中医》《小厨房大药房》。


展开
内容介绍

《伤寒经方案例极限解读:零基础者也能与中医零距离接触》作者用《三个月学懂中医》上的理论对《伤寒论》中方剂应用的病案全部进行了另类分析,且有理有据,有关“营卫”的知识谈得更是详细。而《伤寒论》上的方剂涵盖“六经”之病。《伤寒经方案例极限解读:零基础者也能与中医零距离接触》虽为作者一隅之得,管窥之见,但多为临床实践经验和心得,真实可信,适合熟悉《伤寒论》条文的中医爱好者、中医院校学生及临床中医师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太阳病病案解析
一、太阳中风证
(一)主证:桂枝汤
因外寒致虚者:桂枝加芍药汤
因外寒致实者:桂枝加大黄汤
(二)兼证
兼项背强几几:桂枝加葛根汤
兼阳虚漏汗:桂枝加附子汤
兼胸满:桂枝去芍药汤
兼胸满微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兼身痛: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兼水气内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兼烦躁:桂枝二越婢一汤
二、太阳伤寒证
(一)主证:麻黄汤
(二)兼证
兼项背强几几:葛根汤
兼下利:葛根汤
兼寒呕:葛根加半夏汤
兼内热烦躁:大青龙汤
兼水饮内停:小青龙汤
兼热利:黄芩汤
兼热呕: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三、太阳病日久所致病证
(一)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出现者
未经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
已经发汗:桂枝二麻黄一汤
(二)风湿留着肌肉: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三)风湿留着关节:甘草附子汤
四、体虚伤寒证
伤寒,心中悸而烦:小建中汤
五、素有疾病
(一)心下有水气者:小青龙汤
(二)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
(三)胸中有热,腹痛欲呕者:黄连汤
六、杂病
(一)大黄黄连泻心汤
(二)附子泻心汤
(三)半夏泻心汤
(四)生姜泻心汤
(五)甘草泻心汤
(六)赤石脂禹余粮汤
(七)五苓散
(八)旋覆代赭汤
(九)十枣汤
(十)桃核承气汤
(十一)抵当汤
(十二)抵当丸
(十三)大陷胸丸
七、太阳病误治变证
(一)汗不得法
脉浮紧,不发汗,致衄:麻黄汤
汗出不解:真武汤
汗后脚挛缩不伸者:芍药甘草汤
汗后恶寒者:芍药甘草附子汤
汗后但热者:调胃承气汤
汗后咽干烦躁吐逆者:甘草干姜汤
汗后小便不利口渴:五苓散
汗后不渴:茯苓甘草汤
汗后漏不止:桂枝加附子汤
汗出而喘:麻杏石甘汤
汗后欲做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汗后奔豚:桂枝加桂汤
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汗后心悸欲按:桂枝甘草汤
发汗太过而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二)下不得法
下后微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下后喘而汗出:葛根黄芩黄连汤
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汤
下后脉促胸满兼微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下后下利清谷不止:四逆汤
下后利不止,心下痞硬:桂枝人参汤
下后心烦腹满:栀子厚朴汤
(三)汗吐下之后
烦躁:茯苓四逆汤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下之复发汗,无表证,脉沉微:干姜附子汤
(四)误用寒凉之品,引寒入里化热或汗吐下之后伤阴产热
外寒未解,内有郁热:葛根芩连汤
外寒缓解,内有郁热:栀子豉汤、栀子生姜豉汤、白虎加人参汤
少阳病病案解析
一、少阳病本证小柴胡汤证
二、兼证
(一)兼外邪未解者:柴胡桂枝汤
(二)兼积食肠滞者:大柴胡汤
(三)兼肠滞轻证:柴胡加芒硝汤
(四)兼水饮内结者:柴胡桂枝干姜汤
(五)兼烦惊谵语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阳明病病案解析
一、因热导致的病证
(一)食入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二)咽干口燥:栀子豉汤
(三)口渴:白虎汤
(四)口渴欲饮水:白虎加人参汤
(五)口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
(六)腹胀满:调胃承气汤
(七)大便硬:小承气汤
(八)大便硬,小便数:麻子仁丸
(九)大便难,谵语:大承气汤
(十)外用方:蜜煎方
二、阳明病因中寒所致的病证
(一)中寒欲呕:吴茱萸汤
(二)中寒腹痛下利:四逆汤
三、阳明病兼证
(一)发黄:茵陈蒿汤
(二)发黄、发热:栀子柏皮汤
(三)阳黄兼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太阴病病案解析
厥阴病病案解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