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里的医道
宋和平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大国医》是我最喜欢的中医药类书籍之一,我读了好多遍,不仅仅是因为我从中学习到了中医理论和方药知识,更因为它够励志、够感人、能让今天在院校学习中医的我不迷茫,能够吸取力量坚定对中医的信念和信心。罗大中博士很动情地讲述了王孟英、朱丹溪、李东垣、缪希雍和钱乙几位医学大家的医涯故事,我每每被他们一心救死的忘我精神而感动得涕泗横流。所有的中医人几千年来都在思考什么是医道,而故事中的医家们用一生的行动告诉了我答案。
一、医道与孝道
虽然每位医家的遭遇各不相同,生活的年岁也都相差甚远;但是他们从医的原因却大抵相同。王孟英在十二岁的时候父亲罹患温病,因为当时的医生当伤寒论治而九死一生。而年轻的浦上林医生用甘蔗汁和苦寒药治瘥了父亲的病,此时成为良医的梦想从他幼小的心里闪过。两年以后,父亲再次患病,却没有遇到浦上林那样的良医。父亲给孟英留下“人生天地间,必期有用于世”的遗言而撒手人寰。作为一个儒生,孟英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心,看着父亲被病痛折磨致死而无能为力,所以他带着这种痛彻心扉的自责,坚定地走上了医学的道路。被后世称为一代宗师的朱丹溪在而立之年,选择了学习医学。他学医是“因母之患脾病,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两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这就是朱丹溪为什么学医的原因,他心疼辛劳的母亲被病痛折磨,所以买了《黄帝内经》,读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治好了母亲的病。那么同是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又是怎样走上医学之路的呢?因为其母王氏患病,最后“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以水济水,竟莫知为何证而毙”。母亲去世后,李东垣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他发大愿:“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所以李东垣拜师张元素。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他们出于对父母的孝心选择了医学,在人世间经过沧桑把孝心升华为对众生的博爱。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仁爱、孝道;这与中医学是契合的。儿科大家钱乙三岁时父亲东游于海上,自己成为弃儿,被姑姑和姑父收养。在自己的姑姑姑父去世后,钱乙“为之收行葬服,岁时祭享,皆与亲等”,办理了姑姑与姑父二人的丧事,又找了人品不错的公子安排了姐姐的婚姻大事。这是孝道的表现:父母双亡,让姐姐及时出嫁,好让九泉之下的姑父姑姑安心。这个时候钱乙却做了一决定,去寻找当年离家出走的父亲,付出了很大的辛苦,钱乙真的接回了自己的父亲,服侍至父亲离世。钱乙的做法感动了乡里的人,这就是孝心。这也许是他们能成为大医的原因,他们特别孝敬自己的双亲,并能把这种仁爱推己及人,去对待众生、去关怀病人。如果要追问什么是医道,从这些大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孝道,看到了医术是仁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