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本草约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21641
  • 作      者:
    (明)薛己辑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本草约言》四卷,成书年代不详。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约言》,分草、木、果、菜、米谷、金石、人、禽兽、虫鱼等九部,共收药285种,每药主要记述功效及用药法。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约言》,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部,共收物品391种,多为日常食物,每一物品注出性味功效,间或记有物品形态、产地,内容与元·贾铭《饮食须知》、元·李杲(明·钱允治补订)《食物本草》、明·卢和《食物本草》、明·汪颖《食物本草》、明·吴禄《食品集》、明·佚名氏《食物本草》、请·朱本中《饮食须知》等多种本草文献大同小异。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约言》四卷,明代薛己辑,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成书年代不详。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约言》,分草、木、果、菜、米谷、金石、人、禽兽、虫鱼等九部,共收药285种,每药主要记述功效及用药法。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约言》,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部,共收391种,多为日常食物。本次整理以日本万治三年庚子(1600)田原二左卫门刻本为底本。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03:本草约言》:
  《本草》云:能填骨髓,助筋骨。胞漏下血与腰痛、脐下痛等候,俱肾气不足也,皆补之。性颇塞泥滞,故用醇酒洗过,或用姜汁炒,或同附子用,不惟行滞,乃能引导人肾,故下元衰者须用之。又能填骨髓,长肌肉。尺脉微者,桂、附相宜;尺脉旺者,以黄柏、知母兼用,则滋阴降火补肾。此剂泥膈,不宜独用。若犯铁器,令人消肾。又忌莱菔,能耗诸血,见之则无补血之功矣。生地亦然。初采得以水试之,浮者天黄,沉者地黄,半浮沉者人黄,惟地黄独优,取用。畏芜荑,恶贝母。得麦冬、清酒善为引导,拌姜汁炒,下胸膈痰。如上达补头脑虚,或外行润皮肤燥,必须酒浸,方促效臻。
  生则气大寒而凉血,熟则微温而补肾。又脉洪实者宜用生地,若脉虚者宜用熟地,治外治上以酒浸之。
  生地黄
  味甘、苦,气大寒,无毒,阴也,降也,人手太阴、少阴经。生新血能补真阴,疗折伤兼行瘀血,除五心之烦热,凉诸经之血热,故有凉血之功。然其性大寒,胃气涉虚者不可轻用。
  生地性寒,凉血为最,故凡妇人血崩、吐衄、溺血、便血、产后血薄攻心及胎动下血,皆多属热,血热则妄行,此药俱能凉之。
  性大寒,较熟地则宣通而不泥滞,能凉血疏血,故心家血热,折伤瘀血,留血衄血,吐血之实热者或凝滞者,皆当用之。其或虚而生热者,不可多用,以其性大寒故也。惟劳倦伤脾而热者当用。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攻心闷绝,胎动下血,及老人津液枯竭,大肠结燥,便不润者,皆当用之。又实脾药中,姜制用二三分,以固脾气,使脾家永不受邪。东垣言其泻脾土之湿热,湿热除则脾气固矣。但不可多用,恐其大寒以倒脾气尔。溺血、便血亦治之。生地能生精血,用天门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入所生之地。
  川(艹穷)
  味辛,气温,无毒,阳也,可升可降,人手足厥阴经、少阳经。本经药。助清阳而开郁气,活滞血而养新血。散肝经风邪外侵,止少阳首痛如裂。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血中之气药也。不可多服,多服则走真气。
  川芎一味,辛散能助血流行,血中之气药也。上行头目助清阳,久服致气暴亡,以其味辛性温也。以他药佐使则可服,中病则已,亦不可多服。多服、久服俱令人卒暴死,过于走散故也。非惟味辛性温者必上升而散,川芎味辛性温,但能升散而不能下守,胡能下行血海以养新血?四物汤用之者,特取其辛温而行血药之滞尔。滞行而新血亦得以养,非真用此辛温走散之剂以养下元之血也。
  ……
展开
目录
卷之一
草部一百三十四种
人参
黄芪
甘草
白术
苍术
山药
当归
白芍药
赤芍药
熟地黄
生地黄
川劳
麻子仁
菟丝子
牛膝
肉苁蓉
破故纸
远志
石菖蒲
五味子
紫菀
款冬花
百合
马兜铃
半夏
天南星
贝母
瓜蒌子
黑附子
干姜
生姜
良姜
草豆蔻
白豆蔻
砂仁
茴香
麻黄
葛根
升麻
羌活
防风
独活
藁本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