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养深厚在于勤奋
王国三老师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在父兄严格教管下习诵四书五经、诸子之学,后考入国立学校接受现代文化教育。1946年他遵父命师从乡里老中医皇甫万选先生学医,同时继续随父兄研读《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1950年他拜于近代著名中医岳美中先生门下,仍然坚持边学传统医著,边诵读诗词古文。更兼岳美中先生学识渊博,不仅医术精湛,而且精于文史、擅长诗词,每当课余还讲授二十四史和诗词歌赋,王老师实感获益尤深。为了进一步深造提高,他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卫生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60年代中期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进修,70年代中期又从中国中医研究院全国中医研究班毕业。
几十年来,他用功甚勤,从不稍怠,孜孜苦读每至夤夜,一有意会随时笔录,不仅对大量单味药药性及方剂开口成诵,而且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宗金鉴》等经典古籍及历代各家医论、医案也烂熟于胸,运气血生化之源,源亏流自乏。上药益气补中,再加当归养血调肝,使肝血不损,则胃无可侮,胃气复,浊气降,中气自健。
三、阳虚胃痞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脾胃损伤;郁怒伤肝,肝气犯胃,或寒邪内袭,中阳被戕,致使中气虚弱;纳运不健,胃失温煦,中寒内生。以上原因皆可导致痞满,食欲不振,食则易饱,食后腹胀。阳虚寒盛,胃失通降,则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气虚损,纳化失常,生化之源缺,日久气血虚弱,必神疲懒言、倦怠乏力,舌必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必沉细无力或沉迟。脾主四肢,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则肢冷畏寒、手足欠温。脾运失司,则大便溏薄或初硬后溏。综观诸症,均为中焦虚寒,阳气不足的表现。治当温阳益气建中,宜温胃丹:炙黄芪、桂枝、陈皮、赤芍、白芍、炙甘草、高良姜、炙香附、大枣、饴糖。
《素问·异法方宜论》日:“脏寒生满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中焦虚寒,营卫气血生化乏源,则肝失所养,导致肝血亦虚,因而成为土虚木亦虚之势。王肯堂谓:“脾居四脏之中,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失调,则失所育所行矣,必以小建中汤温健中脏;”胃为卫之源,为荣之本。是以卫为阳,补之必以辛;荣为阴,益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黄芪味甘,炙甘草亦甘,甘能补胃,胃气复则气血有所从生。桂枝、生姜温中通阳,逐散里寒。赤白芍药敛阴和营,对津液不通者,可收而行之。饴糖补脾胃之虚,大枣、炙甘草与之相伍,能更好地发挥补益之长。高良姜性味辛热,是温胃散寒之上品,与桂枝、生姜相伍,有温中通阳相须之妙。香附入肝,开郁散滞,陈皮入脾,调理气机,庶使中焦阴寒之邪消散,脾胃之阳气自复,胃痞等症自除。
四、阴虚胃痞
胃热素盛,或气郁化火,或寒邪化热,或温热病之后,或长期使用温燥之剂,或肝阴虚、肝阳亢,耗灼胃阴,下及肾水,均可致胃液枯槁,郁火内盛,进而导致胃功能紊乱,纳化失常,升降失司。胃阴耗伤,则口干舌燥;阴伤肺燥,则大便干结;浊气上逆,摄纳失职,则胃脘痞胀,食欲不振,似饥不欲食,或纳呆干呕;阴虚而郁火内盛,气逆于上,故舌红少苔或有裂纹或苔花剥,脉沉弦或细数,且易手足心热、胃脘隐痛或灼痛。当取养阴益胃法,治用养胃合剂:白芍、甘草、山药、炒薏苡仁、丹参、百合、佛手、枳壳、生山楂。
叶天士谓:“阴邪之势,其来必速;郁火之气,由渐而剧也。”阴虚胃痞常与郁火并行,因此《顾氏医镜》主张,治疗上当以芍药甘草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芍药酸寒,敛阴泻肝又能养肝血,与补脾缓急的甘草配伍,酸甘化阴,能较好地柔肝缓急,益阴止痛,兼清肝火,如此则阴液得滋,郁火得制。山药补脾益阴除热,炒薏苡仁渗湿泻热,百合敛气除热利湿,三药一方面协助芍药、甘草清泻郁火,一方面又益阴除湿。佛手调气机,芳化醒胃。枳壳下滞气,开胃进食。丹参入胃,通利血气,使经脉无瘀。生山楂甘酸咸平,健胃消食。诸药相伍,益胃阴,制肝火。药后胃痞得除,余症得去,纳化复其常,升降复其位。
胃痞是胃病诸证中之一种,上述四种是胃痞常见的类型,选用的方药经过临床反复验证有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