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树管理:打造高效率医院》: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用世界大约3%的卫生资源,来解决世界上22%的人口的医疗卫生健康问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和相对匮乏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这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需要得到保证,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又需要医院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方案,这势必又造成医疗服务中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需求与供给,共性与个性”这两对矛盾,是中国医院面临着的最主要的矛盾。
对于中国医院来讲,要处理好这两对矛盾,需要从根本上处理好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保证医院的公益性,另一个是如何处理好公益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
其一,保证医院的公益性,医院就要做到责任和效益的统一。医院的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国家给予相当的政策指引和实际支持,同时,对于医院的发展,必须有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所以,国家对医院的把控,即保持支持与监管的平衡非常重要。
其二,公益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运营和发展。处理得当,就会互相促进;处理不当,则有可能鸡飞蛋打。
所以,如果说中国医院管理正在朝着管理理论的新阶段迈进的话,那么在这个时期,中国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创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医院管理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中国的医院管理理论需要保证医院的公益性,同时处理好公益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所以,新阶段的中国医院管理理论应该是一种“复合管理”理论。
复合管理的含义有三个: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公立医院仍然会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中国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主体地位,但是会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同时,非公立医院的地位会逐渐加强,无论是在个体规模上,还是在整体数量上都会有明显的提升,它们对公立医院将产生巨大的冲击。面对市场竞争,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非公立医院,都要一方面保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另一方面保证医院运营状况良好,这就要求医院处理好“保基础”与“争效益”之间的关系。此即复合管理内涵之一。
中国医院的管理专业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一代的医院专业管理人才,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近年来也都出现了医院的专业管理人员。中国医院市场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而市场化运作的标志,就是在医院管理中出现专业的运营人员。对于中国医院来说,未来的组织架构必定是医院运营与医疗业务并行的架构,医院的管理必然演变成“业务”与“运营”之间的复合管理。此即复合管理内涵之二。
从医院的工作内容来看,医院的工作已经由保证医疗质量向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发展,同时延展到保健、预防等多个方面。医护人员的工作将从简单的提供医疗、保证质量扩展到健康管理、优质服务等更大、更广的范畴,由单纯型向复合型发展。此即复合管理内涵之三。
由上可见,复合管理将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医院管理理念。在这种复合管理理念下,医院的运营模式必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首先,医院的管理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更加促使信息爆炸式的传播。在纷繁复杂的各项信息中筛选出实用的部分是任何一个组织或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系统庞大复杂的医院来说,每天得到的信息数不胜数,将来的复合管理模式势必会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医院管理,医院管理就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其次,在新的运行模式中,医疗健康将成为中国医院运营唯一的主线,随着取消“以药补医”,医院的主要经营收入将由国家补贴、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这三驾马车向国家补贴和医疗收入两大块转变,其中又以医疗收入为医院未来的主要收入。在这种情况之下医院的医疗和运营两大团队分化将更加迅速,两者慢慢形成类似于生产和运营的关系,运营团队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将不再是医学方面的,而是整体管理方面的,所以,医院的运营者势必要由职业经理人来担任。
再次,医院未来将要面对的是市场化竞争,竞争的焦点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各医院的发展战略必然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基础,以提高业务能力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为目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