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递归模型:内生性、互反关系与反馈环路》是“格致方法?定量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部,主要围绕非递归联立方程组中关于模型的指定、识别、估计、评估和解释的整个过程,对两阶或三阶zui小二乘估计法的价值,工具变量的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工具变量的选择对模型的识别和成功估计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SAS、Stata等统计软件对于相关问题的检验方法。
纵观本书,我们囊括了关于联立方程非递归模型的两个基本视角。首先,联立方程在包含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文献中已有提及(e.g., Bollen, 1989b; Kaplan, 2009)。结构方程模型的文献强调利用路径图进行模型设定,完全信息估计以及模型适用的整体评估。但是,由于忽略非递归模型、缺乏对单个方程的评估以及很少讨论非递归模型中的工具变量的质量,联立方程的结构方程模型取向是存在局限性的。许多联立方程的SEM处理几乎无一例外地关注于完全信息估计策略,例如最大似然估计法。但是有限信息取向(approach)对于一些检验颇为有用,例如模型中单个方程的评估。对于最大似然法的过分执着使得研究者很难找到评估非递归模型的假设的有效工具。
另一个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取向源自计量经济学传统(e.g. Greene, 2008; Kennedy, 2008; Wooldridge, 2002, 2009)。计量经济学的文献强调联立方程模型与传统回归方法的假设违背之间的联系,强调使用工具变量识别非递归模型以及在更广泛程度上关注有限信息的估计值。但是由于计量经济学关注单个方程,所以它并不强调结果的解释作为多方程模型的组成部分。而且,工具变量评估的范围很少是完善和具有可比性的。
纵观本书,我们的立场是,诸如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之类的有限信息估计并不是过时的方法,因此研究者在使用结构方程软件包时不能将其自然而然地忽略。我们认为对于非递归模型的清晰详尽的描述在如今来看很有必要。随着统计软件的操作越来越便利,如今社会科学家没有必要完全理解非递归模型特点,就可以估计出它们。许多完全信息的估计软件并没有提供对模型方程进行逐个检验的程序以进行模型质量评估。重要的信息包含在了这些模型的简化方程(reduced form)之中;对于那些接受完全信息估计取向的研究者而言,这无疑如同一块黑幕。通过将计量经济学和结构方程取向结合并纳入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之中,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返璞归真”(back to basics)的取向,对那些希望估计非递归模型的研究者很有帮助。本书围绕我们提出的建模过程中的五个步骤展开:设定、识别、估计、评估以及解释。在丛书中相关的一些书集中于一些特定的步骤:例如,Berry(1984)详细描述了识别过程。
在我们的书中,我们假设读者已经掌握了多元回归分析的知识。如果读者了解SEM的知识,那么他们会获益更多。对SEM的很好的叙述可参见Bollen(1989b)和Kaplan(2009)。我们通常通过路径图、方程或矩阵方程对模型进行展现和讨论。Gill(2006, 第 3章和第4章),Fox (2009)和Namboodiri(1984)对矩阵代数有很好的介绍。关于利用单一模型进行估计的软件,如SAS和Stata,我们也提供了一些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