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调查方法与实践》:
根据潮间带的生境特点,可将其分为基岩性潮间带、沙滩、河口潮间带等类型。在各种类型中,潮间带生态分化最完备的是基岩海岸,这些地区多岩石,没有海浪直接作用引起的泥沙堆积,这里的动物为适应环境,抵抗海浪冲击,多呈现出坚硬的外骨骼和矮圆的体形。相较而言,沙滩潮间带的沉积物不巩固,通常由不规则的石英颗粒、贝壳类(如牡蛎)的碎壳组成,沙粒里还含有来源于陆地或海洋的各种碎屑。沙滩沉积物的粒度主要取决于波浪作用的程度,在波浪和海流的作用下,不同粒径的颗粒缓缓地向外海运动,粗颗粒在海水中首先下沉,较细的颗粒则处于悬浮状态并被继续搬运到离岸较远的地方。因此,在水平方向上形成近岸沙粒粗、远岸细的分布特征;同样的,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底部粗、上部细的沉积层;从大的分类来看,有砾石→砂→粉砂→黏土几个等级,并且它们还可以细分。沙滩沉积物的通气性较泥滩的好,但由于微生物呼吸作用以及化学物质氧化耗氧,其含氧量也随深度增加而减少,最终出现还原层,还原层的深度取决于有机质的含量。
河口,简单地说是地球上海水和淡水之间的交汇处。河口常与泥沼、渴湖等术语混乱使用,滨海湿地也许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概括性术语。河口环境条件通常复杂多样,盐度与温度变化幅度大,具有沉积速率高,软质底泥的地理特征。河口区通常生长着两大类植物群落,温带区域的盐沼草群落与热带、亚热带的红树林群落。根据河口的水循环和盐度梯度,可分为三大类型。
1)高度分层的河口湾:在大江的入口处,河水流动大大超过潮汐而起主要作用,淡水容易充溢在较重的盐水上面。这种分层或两层现象使河口湾呈现明显的盐度音剖面。2)局部混合或适度分层的河口湾:淡水和潮汐的流入量大致相等,这类河口湾的盐度剖面不明显。
3)完全混合或垂直均质的河口湾:当潮汐作用强烈而明显占有优势,水由表层到底层充分混合而盐度相当高,盐度和温度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水平梯度。
1.2潮间带生物的分布特征
潮间带作为海陆过渡地带,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力较高的区域(黄雅琴等,2010),同时也是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王宝强等,2011)。潮间带的环境复杂多变,由于交替地暴露于空气和淹没于水中,光照、温度与盐度的变化(包括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剧烈。同时,受波浪、潮汐、河流的冲刷作用,其底质的沉积物也会发生变化。复杂的生境使生活在潮间带的生物种类能耐受恶劣环境条件的考验,它们不仅对温度、盐度、光照的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而且对于干燥有很大的耐受力,这是潮间带生物的主要特征,也是生物垂直分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由于生物群落受到纬度高低、地质类型、外海、内湾、盐度梯度、向浪、背阴、向阳等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提供一个统一模式。一般而言,在岩石岸基大体分为滨螺带、藤壶.牡蛎带与海藻带(图1.2)。大型海藻是沿岸区的重要种类,包括绿藻类、褐藻类和红藻类等。在北温带和温带潮下带的硬质底部,常生长着繁盛的褐藻类大型海藻(称大型海藻场),如加利福尼亚沿岸巨藻床;而在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则有珊瑚礁群落的出现。岩岸潮上带常可见到海藻与真菌结合的呈藻壳状的黑色地衣和蓝绿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