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实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39130
  • 作      者:
    申俊龙,朱佩枫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的本质与特色,其实践和健康表达具有深深的文化烙印。《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实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丛书之一,内容从中医药知识的隐性化特征入手,梳理了自古以来的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方式,明晰了中医药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当代使命。从西方的新科学主义理论和中国的注疏学与诠释学出发,探讨中医药知识传承式创新的科学范式,指出中医迈向国际化的关键。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全国各地已积极开展了诸多各具特色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实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闸北区的健康责任制服务模式、杭州拱墅区的健康管理模式和南京栖霞区的慢病防控模式等,《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实现》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全面总结。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系列: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价值实现》:
  1 绪论
  1.1 中医药知识特征
  1.1.1 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知识是唯一有价值的资源[1]。当今世界,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首要资源,对知识资源的生产、占有、分配和消费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把知识定义为“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这是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2]。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知识传统,隐含着这样一个不言而喻的标准:知识应当是清楚明白的,能够用语言来表述,不能用语言表述的不是知识。
  然而,在英国哲学家和物理化学家迈克尔    波兰尼看来,虽然“人类的求知优势几乎完全出自语言的运用,但是人类的语言禀赋本身却不可能出自语言的应用,所以必须归因于他的语言前优势[3]”。20世纪60年代波兰尼在著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在某种环境下,人们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们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3]。这一理论提出后,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人将其誉为继笛卡尔、康德以后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4]。至此,从知识类型的角度可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书面文字、地图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另一类相对于显性知识,存在于所有者潜在的素质中,与所有者的经历、修养、知识层次、创新意识等抽象的内在因素有关系,是个人或者个体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也难以收集、交流和传播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如下特征[5]:①隐性知识不能被编码,因而难以表达、传播、沟通与共享;②隐性知识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相关联;③隐性知识是个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个体依附性较强;④隐性知识在使用时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如某种心智模式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异同,可以理解为“能做”、“知道怎样做”与“会做”之间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能做”、“知道怎样做”以及“会做”未能明确加以区分。事实上,“会做”不仅“能做”,而且“知道怎样做”,但“知道怎样做”不一定“会做”。
  1.1.2中医药知识的隐性化特征
  就知识的默会性、个体性和寄托而言,不难发现,中医知识大部分完全符合隐性知识之标准。南朝范晔在、后汉书    郭玉传、中说:“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这里所言的“意”就在于细细体察感受,静心息虚,专注于诊病,正如当代中医大家裘沛然先生所解释:“医者意也,就是用意以求理。理有未当,则意有未惬,医理难穷,则意有加[6]。”
  中医学产生的本源是天地万物一体、天人相应的整体哲学思想。万物同源,皆由道生,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之一,人体内的变化规律必然符合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四时五行等自然变化对疾病有重要影响。同时,人体内部也是以五脏六腑为核心,通过经络血脉将全身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一个稳态系统。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取类比象”、“取象取意”,如“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血气”,是应象,也是“应乎天地而配乎阴阳五行”[7]。后人理解和接受这些由领悟而得的结论,亦是和前人得到它们的过程一样,需要个人直觉式的领悟,这种意会的原则是“心明即天理”。能否领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与个人的状态和能力息息相关。
  中医诊病,讲求“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被视为中医“活的灵魂”,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最大特色。、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以生。无过以诊,则不失矣[8]。”人的脉象无奇不有,气色千变万化,主诉千差万别,若要掌握气机变化、洞悉病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家对脉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临证当机的直觉判断。澄清内视,静心体察,以神遇之,以意会之,脉诊的结果才能反映出患者机体的真实状况,正所谓:“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9]。”
  再如针灸,其疗效的取得关键在于下针的部位,进针和调针的手法等。高明的医家能够心领神会患者的气机变化,洞悉细如毫发的差异,从而指下运针、调针以调整相应的治疗技法。松紧快慢,深浅进退,方圆提按,神妙灵动,全在以意使气,从心调针,如此方可“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已[10]”。这说明任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述的医理、治法、方剂    都不足以穷尽描述千变万化的临床现象。而一个高明医家的针法治疗效果,取决于他是否“守神”、“守机”和“守气”,这显然是对于针灸之“意”——医家悟性和灵活性等个人素质的强调[11]。
  中医药知识体系中包含大量的隐性知识,中医药隐性知识可分为两类:一是在理论认知方面,“医者意也”屡见于中医著述,意会是中医认知的重要方法。中医药的很多知识是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图表和符号等来清晰表述的。学习中医,即使把中医典籍记忆得滚瓜烂熟,也只是学习到中医药知识的一部分——显性知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更多不能或很难用语言、文字或图表等表达的隐性知识,这也是为什么中医的传承与创新不断以“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的方式发展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不同医家读完相同中医经典但所施展出的医术水平却相差甚大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医大家很难把他们的医术很好很完整地传承下来的原因。二是在操作技术方面,隐性知识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不能用意识活动保持和激发,但能在特定的背景下自动激活,自行发挥作用。临床上,储存的知识在隐性知识的调动下,自动激活整合,使隐性知识一致性集结,当这样的集结达到一定程度时,顿悟就产生了。人的许多的高级的心理活动,比如创造、灵感、顿悟等都离不开隐性知识的支撑。很多中医大家在临诊时调动和激活了大量的隐性知识。而那些并不高明的医生,虽然掌握了很多显性知识,之所以展现不出能力水平,就是因为隐性知识储备少,不能够为显性知识的应用提供升华的基础[12]。
  认识到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对于认识中医药学这一学科体系的特点意义重大。在中医药知识中,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以及现有剂型等,都是可以编码的知识,较易用文字语言表达、共享和传播,属于“显性知识”。在显性知识背后隐藏着更多的“隐性知识”,方药的加减、剂量的变化,以及“异病同治”和“三因制宜”等的具体应用等,都属于隐性知识。同是感冒,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质的不同,临床会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证候,因而治疗应分别采用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种方法,又同为风寒感冒,夏天挟湿者需配以化湿药,冬天挟燥者需配以润燥药。
  隐性知识,是中医药在实际应用中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是构成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因素,是中医传承的命脉,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不断创造的源泉。中医师的水平主要取决于其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总体而言,中医药知识的隐性化特征表现为:①中医药隐性知识不能像显性知识那样被直接编码,因而难以表达、传播、沟通和共享。②中医药隐性知识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相关联。一旦脱离特定的环境和背景,隐性知识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或发生改变。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其理论模式、思维方法、诊疗手段、价值取向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相互融合。因此中医药知识的传承必须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作支撑,才能在历史发展中保持稳定性、整体性和延续性。③中医药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知识,是一种与认知者个体无法分离的知识。中医药隐性知识的存续以传承人承载为主,相关著作为辅,传统传承主要依靠弟子的领会和感悟,能够通过文字、书籍等承载体传播的内容相对较少[13]。④中医药隐性知识有时是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被使用的。这要求隐性知识的继承者,首先要有足够的时间面对面地跟师,以保证接触隐性知识的机会;其次要求继承者有一定的中医知识基础和临床经验,当隐性知识被无意识使用时,继承者能够触发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以及时捕捉并领悟隐性知识。通过原有认知图式的完善和新认知图式的构建纳入到继承者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完成隐性知识的传承。
  1.2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
  从历史来看,中医药知识主要通过师徒传承、家传、文本传承、古代官办教育以及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等方式进行传承传播,具体如下。
  1.2.1基于师承的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
  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传播与创新过程是在传统的师承教育中实现的。中医师承教育是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在跟师临床、口授心传、观摩体验和反复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师承中不仅包括师徒对文献的理解,还包括师徒的相互理解。老师传递的是自己的医学思想和临证经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老师的临证过程、语言风格、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方式、对疾病的判断和遣方用药的思路风格是学生理解的文本。所以师承首先是继承,理解和把握老师的学术思想;其次是创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理解能力、个人兴趣爱好、信念信心和观察领悟能力都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学生不可能完全继承老师的经验和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含有新的理解、新的体会和新的临证经验,形成与老师不同的地方,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路、观点和风格,这是一种文化与知识技能的重构过程。
  由于中医知识体系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在师承中有的学生不及老师的水平,有的则超越老师的水平。正如伽达默尔认为的这种循环过程:“它既不是主观的,又不是客观的,而是把理解活动描述为流传物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一种内在相互作用。支配我们理解某个文本的那种意义预期,并不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而是由那种把我们与流传物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性所规定的[13]。”师徒相授是中国古代中医药教育的最重要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基本成熟,培养人才众多,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和张介宾等医学大家均受惠于此种学术传承方式。中医师承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意会和实践,容易形成不同的学派,如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其弟子有李东垣、王好古和罗天益等。张元素在继承、内经、、、中藏经、脏腑辨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临床实践,以脏腑的寒热虚实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创新了一套脏腑辨证理论体系。李东垣在继承张元素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临床实践创立“脾胃论”体系,形成“补土”派。王好古则在继承老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立“阴证论”,突出肝、脾、肾三阴虚在病变中的作用。张元素的再传弟子、李东垣的学生罗天益除继承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注重阐述脾胃虚损病机外,对三焦辨治又有创新。
  1.2.2基于家传模式的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
  从严格概念讲,家传模式亦属于师徒传承的范畴,但它是特殊形式的师徒传承,家人就是老师,老师就是家人。除了具有师徒相传的优点外,家族相传还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受家族的影响,受教育者从小就接触到中医药知识,深受家人一举一动的感染,往往能打下很深的童子功,为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二是因为血缘的关系,教授者往往更无私,更用心,因此在师承家传模式中,师徒父子形影相随,朝夕相处,讲授和提问互动,形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方法,对学生的记忆、思辨、实践能力培养很有效果。学生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经过耳濡目染、体会,不断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继承和创新的循环。在每一代人的师承中,许多受者不仅延续了学术思想,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
展开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中医药知识特征
1.2 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
1.3 中医药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当代使命
参考文献

2 中医药知识传承式创新的科学范式
2.1 新科学主义理论
2.2 注疏学与诠释学
2.3 中国语与世界语(话语分析)
参考文献

3 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创新的理论与政策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2 促进中医药服务创新的政策(1949年至今)
3.3 新医改背景下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参考文献

4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模式
4.1 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社区模式
4.2 政、产、学、研协作的协同协作管理模式
4.3 多中心治理的健康服务模式
4.4 中医药文化知识?健康行为与环境协同防控疾病的生态健康链构建模式
参考文献

5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的实践与健康表达
5.1 健康文化知识服务——文以载道,转变意识
5.2 健康环境服务——天人合一
5.3 健康心理服务——形神合一,身心兼修
5.4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的健康表达
5.5 健康膳食服务——药食并用,调理阴阳
5.6 健康体育服务——动静结合,生命之道
5.7 健康医术服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5.8 健康中药服务——源于天然,符合天理
参考文献

6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策略
6.1 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传播策略
6.2 中医药诊疗预防保健服务价值优化策略
6.3 政府?高校?企业与社区的整合关联协作
6.4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进社区的便利策略
参考文献

7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案例分析
7.1 上海闸北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案例分析
7.2 杭州拱墅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案例分析
7.3 南京栖霞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