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消逝的湿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878664
  • 作      者:
    吕新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吕新平,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分配到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十年动乱期间到缙云县,从事教育和党政工作。主要作品有《婚育知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长江中下游存在着大量洪泛季节性湖泊。改造之前的湖北黄冈南湖湿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消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类型。南湖人民世世代代在同江泛洪水的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20世纪50年代初,沿江大堤水利工程兴建,围湖农业开发,一方面给广大人民带来福祉,另一方面也致使季节性湖泊湿地消失,对当地生态和传统湿地文化造成影响。吕新平编著的《消逝的湿地》以生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南湖人民的建筑、农耕、渔猎、民俗等,以及新形势下传统湿地文化面临的冲击,希望引发人们对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平衡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五、打杨桩 南湖地区属长江洪水泛滥季节性湖泊湿地,乡村 每个村庄周边都有柳树林。柳树喜欢潮湿,不怕水淹 ,生长速度快,特别适宜于这里江泛季节性湖泊湿地 生态环境,栽下三年五载就能长成大树。柳树是南湖 地区栽种最多的树种,村村植户户栽,每个乡村的周 边都是清一色的柳树林。可谓是处处柳树村边合,农 舍掩映树林中,柳树是当地的标志性树种。大量栽种 柳树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长江主汛期防风、消浪,保护 村基。种柳树关系着村民的居住安全,这也是南湖人 对柳树情有独钟的原因。每年长江洪水泛滥主汛期, 南湖地区洪水连天,村庄成为汪洋中的一个个孤岛。
  在长江主汛期,正是多暴风雨的夏季,大风大浪对汪 洋中的水寨台地村庄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在烟波浩渺 的湖面上,午后至傍晚常发生龙卷风,就是当地人称 之为的龙吸水或龙挂尾,也是这里盛夏常见的气象奇 观。天气闷热,乌云密布,风起云涌,狂风大作,恶 浪滔天。南湖的东南方向,常常可以看到一条灰黑色 云柱从云层中垂落湖面,这就是龙吸水;并从湖面东 南的远方向西北旋转移动,由远而近,逐渐由细变粗 ,随之而来的是暴风骤雨。龙卷风具有很大的吸允力 和破坏力,能把湖水和水中的鱼及水面漂浮物等吸离 湖面。它经过的地方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甚至掀翻和 吸走屋顶的瓦片等,给居民造成严重损失,有时还会 从天上掉下鱼和其他杂物来。龙卷风发生和经过的地 方,虽然多在南方空旷的湖面上,远离村庄,较少侵 袭村庄,但仍对村庄造成严重威胁。栽种柳树作为防 护林,是抵御狂风大浪保护村庄最为有效的办法。正 因为柳树林在长江洪泛主汛期,对台地村基具有防风 、消浪、护岸的作用,同时柳树林又是用材林,是制 造农用水车的重要木材和柴火来源,因此柳树是南湖 人民喜爱和栽种最多的树种。经过历代的选优,培育 出优良树种,树高干粗,且不空心。栽种柳树,是当 地每年冬春的一项重要农事,南湖人民在长期栽种柳 树的生产实践和探索中,发明了“打杨桩”。
  “打杨桩”,就是柳树植树造林的一种无性繁殖 方法。打杨桩中的“杨”,其实就是柳树,当地人习 惯于把柳树称作杨柳树或杨树。在植物分类学中,杨 树是杨属(Populus)植物的泛称,柳树是柳属 (Salix)植物的泛称,它们同属杨柳科 (Salicaceae)。柳树能耐受水淹,只要不没顶,浸 在水中两三个月没有问题。南湖地区在长江洪水主汛 期,除了水寨台地村庄外,全都被长江泛滥的洪水淹 没,大地一片汪洋。柳树除了树冠外,树干的大部分 都浸在水中。长江主汛期间,江泛季节性湖泊水位相 对稳定,柳树树干靠近水面的部位,会长出很多须状 根,漂浮在水面,便于在水面、水中进行呼吸和吸收 ,以代偿树根在泥水中呼吸、吸收困难和不足;从而 改善了生存状况,保障了柳树生理需求,使在洪水中 的柳树仍能继续存活和正常生长。柳树的生命力很强 ,作者曾在1984~1986年,对河柳、大叶冬青、月季 等多种植物做过“陆生植物在天然水体上的漂浮栽培 研究”,其中河柳表现最好。试验表明,漂浮栽插在 天然水体上的柳树枝条,很快在水里长出须状根来并 能正常生长,只是在天然水体上生长速度较慢些,鲜 物质积累的速度接近于对照陆地生长的70%。正因为 柳树具有不怕水淹的品性,特别是长江洪水泛滥的主 汛期,对于水寨台地村庄具有防风、消浪、保护岸基 和村庄的作用,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和喜爱。南 湖地区的水寨台地村庄,在村庄驳岸外的周边,普遍 栽种的是柳树,作为洪水汛期村落的防护林,而在宅 基地周边则栽种桑梓和果树等。这就在村庄的周边和 宅基地上,形成高低两个层次不同树种的林木,使农 舍掩蔽在树林中。树林成为防风、消浪、保护村庄的 重要设施。在长江洪水主汛期,被洪水围困的村落成 为一个个独立的孤岛,从水上远远望去,只见散落在 汪洋中的一片片树丛,看不见隐没在树林中的农舍。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游击队在南湖洪水汛期,充 分利用这里距巴河镇近和众多密林掩映的水寨台地村 落群的自然环境,易于隐蔽和出击。在当地党组织的 密切配合和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及参与下,白天分散隐 蔽在村里,常常在夜里用木锨提速的快船,神出鬼没 地突袭和打击驻扎在巴河镇据点的日寇,屡建奇功, 使鬼子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
  打杨桩,是南湖地区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柳树快 速植树造林方法,就是利用柳树的枝干扦插快速无性 繁殖的植树造林方法。在每年立春的前后,农民对柳 树林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整枝和更新、复壮。一是有 利于柳树更好的生长;二是获取制造水车的木材和生 活所需的柴火;三是选取植树用的杨桩和老树更新。
  通过这些措施,防止林木老化,使柳林永葆青春。在 砍下的枝干或枝条中,选取2~3年形成的光洁的枝干 或枝条,大头直径约在8厘米左右,除去枝权,截取 长3米左右的枝干,作为植树用的杨桩。用铁锹挖一 深七八十厘米的坑,将杨桩栽插入坑内,填土踩实即 可。这里土质松软,地下水位高,不用浇水,就能成 活。打杨桩的植树方法简单,成活率100%。栽种当 年的杨桩,就能抽出长1米以上的新梢,两三年就能 长成大树。采用打杨桩的植树方法,简便、快捷、成 活率高。栽种下去也不用浇水,无需管理,快速长成 为大树,省时省力。只要将柳树枝干栽插在泥土里, 就能成活并能快速长成大树。因此,打杨桩的植树方 法得到普遍采用。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南湖
二、南湖变迁
三、独特的水寨台地村落
四、巴河与治沙改土
五、打杨桩
六、靛蓝种植
七、代理养牛
八、放牛
九、打湖草
十、罩鱼
十一、做套
十二、下楂和楂把
十三、虾绰与虾米
十四、摸捕河蚌
十五、槌鱼
十六、南湖萝卜与酸菜
十七、采鱼蒿
十八、杵糍粑和岁粑
十九、烫豆糕
二十、南湖年俗
二十一、闹元宵
二十二、端午·划龙船
二十三、中元节
二十四、南湖渔鼓
二十五、送瘟神
二十六、今日南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