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与能:蒸散发、热环境及其能量收支:evapotranspiration,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budge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1396
  • 作      者:
    邱国玉,熊育久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对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除人类活动因素影响外,变暖所引发的流域气候、水文过程的变化也是干旱化加剧的主要原因。随着增暖的加剧,升温引起蒸发能力的变化已经对地表湿润状况产生了重要作用,研究流域气候变化对水分蒸发及其对干旱化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陆地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日益深刻,要求我们及时把握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保障水资源安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需要迫切地研究气候变化和LUCC对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水与能: 陆地蒸散发热环境及其能量收支》:
  第一篇水与能
  充足的水资源和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水可发电,产生能源:另一方面,水的蒸发消耗了大量的太阳能。长期以来,水与能源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并未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本篇将从学科基础入手,探讨这个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和社会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水资源同时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问题之一,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将会给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
  在我国,能与水的问题尤为突出。总体来说,水行业是我国最大的能耗部门之一。加上中国面临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和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保障供水所需的能耗更大。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地区间分布不均、季节分布不均。在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需要“南水北调”等项目从南方调水,这会消耗大量能量。实际上,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并实施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建立节水型产业、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污染防治、开发非常规水资源等措施,保障水资源安全,降低水行业的能耗。
  能源行业的水资源消耗是能与水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目前世界能源供应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在化石燃料的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和分配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和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在中国,能源的缺口曰益严重,而且现有的能源供给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的2/3以上。由于煤炭会产生污染物多、采煤过程对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我国能与水的关系会更加紧张。
  ……
展开
目录
篇水与能
第1章太阳能及其特征
1.1太阳能简介
1.2太阳能的特征
1.3太阳能的光谱特征
1.4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概述
1.4.1光—热技术(光能—热能)
1.4.2光—电技术(光能—电能)
1.4.3光—化学技术(光能—化学能)
1.4.4光生物技术(光能—生物能)
1.5水循环在能量收支中的作用

第2章水行业的能源消耗——以中国灌溉农业行业的能耗为例
2.1引言
2.2中国农业用水行业的能源消耗
2.2.1中国有效灌溉面积
2.2.2中国农业灌溉中的能源消耗
2.3中国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灌溉能耗对比
2.4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中国能源行业的水消耗
3.1引言
3.2中国能源行业的水消耗现状分析
3.2.1中国能源行业的年总耗水量
3.2.2六大能源行业耗水量占行业总耗水量的比例
3.3中国六大能源行业水耗分析
3.3.1技术因素
3.3.2政策因素
3.4讨论
3.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蒸散发、水分收支和能量收支
第4章蒸散发及其物理过程
4.1蒸发
4.1.1蒸发的概念
4.1.2水面蒸发
4.1.3土壤蒸发
4.2植物蒸腾
4.2.1蒸腾过程
4.2.2影响植物蒸腾的因素
4.3蒸散发
参考文献

第5章蒸发和蒸腾界面上的能量交换
5.1显热
5.2潜热
5.3土壤热通量

第6章水分收支与水量平衡
6.1水量平衡原理
6.2的水分收支与水量平衡
6.3陆地的水分收支与水量平衡
6.3.1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量平衡
6.3.2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与水量平衡
6.4城市的水分收支与水量平衡
参考文献

第7章能量收支与能量平衡
7.1能量平衡原理及一般方程
7.2能量收支与能量平衡
7.3城市的能量收支与能量平衡
7.4生态系统的能量收支与能量平衡
参考文献

第三篇蒸散发观测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第8章植物生理学方法
8.1小室法
8.2示踪法
8.3快速称重法
8.4整树容器法
参考文献

第9章微气候学方法
9.1波文比法
9.2涡度相关法
9.3彭曼公式
9.4Penman—Monteith联合方法
9.5温度差方法
9.6三温模型
9.6.1土壤蒸发子模型
9.6.2植被蒸腾子模型
9.6.3蒸散发计算
参考文献

第10章水量平衡方法
10.1水量平衡方法简介
10.2案例:内蒙古太仆寺旗退耕草地水分收支的研究
10.2.1研究区和研究意义
10.2.2不同退耕年龄草地在生长季的水分收支
10.2.3退耕还草对水分收支的影响

第11章同位素方法
11.1同位素基础
11.2同位素技术在蒸散发研究中的应用
11.2.1蒸散发中的同位素估算
11.2.2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分离
11.2.3利用同位素方法分离蒸散发的实例
参考文献

第12章基于遥感技术的蒸散发反演理论与方法
12.1经验统计回归模型
12.2基于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的估算模型
12.2.1余项法
12.2.2三温模型
参考文献

第13章研究案例1:波文比方法在内蒙古草原蒸散发观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4章研究案例2:基于三温模型的蒸散发遥感反演研究
14.1研究区概况
14.1.1内蒙古半干旱草原
14.1.2甘肃典型内陆河——石羊河流域
14.2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蒸散发
14.3内陆河——石羊河流域的蒸散发
参考文献

第四篇蒸散发、水循环和城市热环境
第15章城市化与城市热岛效应
15.1城市热岛效应
15.2城市化与城市热岛效应关系
15.3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文献

第16章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
16.1热岛的识别及其演变
16.2城市热岛效应的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第17章城市热岛的研究方法
17.1城市热岛效应的气象站点观测法
17.2运动样带法
17.3城市热岛遥感监测研究
17.4城市热岛模型模拟研究
参考文献

第18章植被蒸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18.1城市中的绿色植被
18.2绿色植被蒸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参考文献

第19章绿色屋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19.1绿色屋顶
19.2绿色屋顶的降温效果
19.3绿色屋顶的类型
19.4案例1:日本福冈奥古罗斯大厦
19.4.1“大棒”政策
19.4.2“胡萝卜”政策
19.5案例2:美国芝加哥市政厅绿色屋顶花园
参考文献

第20章城市水体蒸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20.1城市水体对城市热岛的缓解效应研究
20.1.1实测研究
20.1.2模型试验研究
20.1.3数值模拟研究
20.2案例介绍:上海中心城区水体案例
参考文献

第21章案例研究:基于遥感的深圳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21.1深圳市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一(140
21.1.1深圳市地表温度变化特征
21.1.2深圳市城市热岛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21.2深圳市城市热岛年际变化规律
21.2.1深圳市城市热岛效应日间变化规律
21.2.2深圳市城市热岛效应夜间变化规律
21.3深圳市城市热岛季相变化规律
21.3.1深圳市城市热岛季相日间变化规律
21.3.2深圳市城市热岛季相夜间变化规律
21.4深圳市热岛强度变化与社会经济关系
21.5讨论
21.6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