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揭开神秘的天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8881288
  • 作      者: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
  • 出 版 社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带你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真实准确地记录万事万物,寻找科学答案。
  《CCTV走近科学丛书:揭开神秘的天体》是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专题节目为内容的专题图书《CCTV走近科学丛书》中一本,内容包括:宇宙的中心、太空之吻、中国航天传奇、航天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CCTV走近科学丛书:揭开神秘的天体》是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专题节目为内容的专题图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和再现历史和科学。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带你探索一个未知的宇宙,真实准确地记录宇宙天体中的万事万物,寻找科学答案。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权威、准确、真实地记录了万事万物所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帮你探索和发现一个个未知的世界,以科学的视角为你寻找答案。
  权威揭秘传说,让你在好奇中走近科学。
展开
精彩书摘
  《CCTV走近科学丛书:揭开神秘的天体》:
  
  对宇宙起源的认识
  现代宇宙学“大爆炸”的理论认为:约在140亿年前,宇宙从极端高温高密的一个点起源。随着体积的膨胀和温度的下降,以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的物质,首先结合形成氘、氚、氦等较轻的元素,随后进一步冷却,形成恒星。在恒星内部合成碳、氧、硅、铁等更重的元素,再抛射到周围形成行星,最后在如地球这样条件适合的行星上演化出生命,成为目前的宇宙。
  宇宙有一个开端的想法并不新鲜。《圣经》中就描绘了上帝用7天创造世界的故事。中国三国时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记录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天地之初就像一个鸡蛋那样混沌不分。盘古在里面孕育着。经过1.8万年,天和地一下子分开了,轻的东西上升为天,重的东西下沉为地。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下沉一丈,盘古在中间每日长高一丈。这样过了1.8万年,天变得非常高,地变得非常深,天地之间相隔九万里。
  徐整的宇宙观是中国古代浑天说的发展,早在东汉,张衡在“浑天仪注”中就曾经把天地比拟为一个鸡蛋,天像蛋壳,地像蛋黄独居其中。徐整的创新在于提出天地经历着膨胀运动。“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表示膨胀的速度,“一万八干岁”和“九万里”则表示着宇宙的年龄和大小。这些具体数字虽然没有观测依据,但至少与当时已知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并不冲突,其基本思想与今日大爆炸宇宙模型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元前5世纪,爱琴海的萨摩斯岛上,发明了几何学中“勾股定理”的数学天才毕达哥拉斯,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而且所有天体都是球形的,它们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周围是空气和云,往外是太阳、月亮、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地方,再外是恒星所在之处,最外面是永不熄灭的天火。毕达哥拉斯的宇宙模型并没有说明地球有多大,日、月、星辰离地球有多远。最早根据实测数据算出地球大小的人,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西尼。埃拉托西尼生活的地方,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埃拉托西尼听说埃及塞恩(今阿斯旺)有一口深井,每逢夏至日的正午,阳光可以直射井底,这意味着太阳处于天顶。于是他在亚历山大城选择了一个方尖碑,测量了夏至目那天碑的影长,用数学方法算出直立的碑和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相当于圆周角(360度)的1/50。这就意味着地球周长是这一角度对应的弧长,即从塞恩到亚历山大的距离(5000希腊里)的50倍,约合39600公里,恰巧与现代测量值十分接近。
  月球离地球有多远呢?当时希腊人已经猜测到,月食是因为地球走到太阳与月球之间而引起的。出生于萨莫斯岛的阿利斯塔克提出,测量月食时掠过月面的地影与月球的相对大小,利用几何学方法,可以算出以地球直径为单位的地球至月球的距离。
  公元前150年,古希腊一位叫依巴谷的天文学家,重复了这项工作,得出地球到月球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根据埃拉托西尼求得的地球直径39690公里计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就是38万公里,他还同时得出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公元140年,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里,出了一位希腊裔的天文学家,他的名字叫托勒密,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体系。托勒密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预测行星相对于恒星背景时而向东、时而向西的复杂运动。
  ……
展开
目录
宇宙的中心
地球的诞生
哈勃往事
宇宙传奇
中国探月
太空之吻
解密日全食
航天员
神舟载人飞船
中国航天传奇
说不尽的宇宙
寻找行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