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br /><br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要 1<br /><br />一、幼年期―商、周、秦、汉(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 1<br /><br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1<br /><br />三、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1<br /><br />四、成熟期―宋、元、明、清(公元960~1911年) 2<br /><br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2<br /><br />一、皇家园林 2<br /><br />二、私家园林 3<br /><br />三、寺观园林 4<br /><br />四、其他类型园林 4<br /><br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5<br /><br />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5<br /><br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6<br /><br />三、诗画的情趣 7<br /><br />四、意境的含蕴 8<br /><br />第二章 中国历代古典园林的特色 10<br /><br />第一节 商、周、秦、汉的古典园林 10<br /><br />一、商、周时期的园林 11<br /><br />二、秦、汉时期的园林 15<br /><br />三、商、周、秦、汉的古典园林特色总结 21<br /><br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古典园林 22<br /><br />一、皇家园林 23<br /><br />二、私家园林 29<br /><br />三、寺观园林 31<br /><br />四、魏、晋、南北朝的古典园林特色总结 33<br /><br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古典园林特色 33<br /><br />一、皇家园林 34<br /><br />二、私家园林 38<br /><br />三、寺观园林 42<br /><br />四、其他园林 43<br /><br />五、隋唐时期的古典园林特色总结 45<br /><br />第四节 宋朝时期的古典园林特色 46<br /><br />一、皇家园林 47<br /><br />二、私家园林 50<br /><br />三、寺观园林 55<br /><br />四、公共园林 57<br /><br />五、宋朝时期的古典园林特色小结 57<br /><br />第五节 元、明、清初的古典园林特色 58<br /><br />一、皇家园林 58<br /><br />二、私家园林 71<br /><br />三、寺观园林 79<br /><br />四、其他园林 79<br /><br />五、元、明、清初的古典园林特色总结 80<br /><br />第六节 清中叶至清末时期的园林特色 81<br /><br />一、皇家园林 81<br /><br />二、私家园林 89<br /><br />三、寺观园林 95<br /><br />四、少数民族园林 96<br /><br />五、其他园林 99<br /><br />六、清中叶至清末时期的园林特色总结 100<br /><br />第三章 中国古典园林布局 101<br /><br />第一节 选址 101<br /><br />第二节 园林布局与造园手法 102<br /><br />一、内向式布局与外向式布局 102<br /><br />二、点景与观景 104<br /><br />三、主与从 106<br /><br />四、园林空间对比 109<br /><br />五、引导与暗示 112<br /><br />六、虚实及疏密 114<br /><br />七、层次 117<br /><br />八、蜿蜒曲折与高低错落 127<br /><br />九、仰视与俯视 132<br /><br />十、观赏路线 135<br /><br />第四章 园林建筑 138<br /><br />第一节 园林建筑的类型及特点 138<br /><br />一、亭 138<br /><br />二、廊 142<br /><br />三、榭 143<br /><br />四、舫 144<br /><br />五、厅堂 145<br /><br />六、楼阁 145<br /><br />七、殿 148<br /><br />八、斋 148<br /><br />九、馆 149<br /><br />十、轩 152<br /><br />十一、塔 153<br /><br />十二、台 153<br /><br />第二节 园林建筑平面及基础部分 153<br /><br />一、平面部分 153<br /><br />二、基础部分 155<br /><br />第三节 园林建筑梁架 156<br /><br />一、柱类构件 157<br /><br />二、梁类构件 159<br /><br />三、枋类构件 161<br /><br />四、轩 161<br /><br />五、桁类构件 164<br /><br />六、斗? 166<br /><br />七、建筑木雕 169<br /><br />八、屋面木基层 170<br /><br />第四节 园林建筑屋顶 173<br /><br />一、屋顶的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 173<br /><br />二、常见的屋顶形式 173<br /><br />三、脊 174<br /><br />四、屋面的形式及做法 177<br /><br />五、屋面实例 183<br /><br />第五节 墙壁铺地 183<br /><br />一、墙壁 183<br /><br />二、铺地 189<br /><br />第六节 园林建筑装修 195<br /><br />一、外檐装修 195<br /><br />二、内檐装修 203<br /><br />第七节 园林建筑室内家具与陈设 208<br /><br />一、家具 208<br /><br />二、匾额 211<br /><br />三、楹联 211<br /><br />四、挂屏、插屏 212<br /><br />五、书画 212<br /><br />六、书条石 212<br /><br />第五章 叠山置石 214<br /><br />第一节 山石材料及其选用 214<br /><br />一、山石种类 214<br /><br />二、山石材料的选用 217<br /><br />第二节 叠山置石方法 222<br /><br />一、基本叠石技法 222<br /><br />二、假山布脚 226<br /><br />三、假山山体结构 228<br /><br />四、假山山顶 229<br /><br />五、假山洞 232<br /><br />六、置石 233<br /><br />七、叠山置石艺术手法 235<br /><br />第三节 叠山置石人物 237<br /><br />一、早期叠山人物 237<br /><br />二、明清专业叠山工匠 238<br /><br />第六章 理水 250<br /><br />第一节 理水的艺术手法 250<br /><br />一、比君子之德 250<br /><br />二、亲水心理与重源观念 250<br /><br />三、大分小聚 250<br /><br />四、水声再造 251<br /><br />五、光影因借 252<br /><br />第二节 水景类型 253<br /><br />一、水体四种基本设计形态 253<br /><br />二、水与其他因子的结合 256<br /><br />第七章 园林植物 259<br /><br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分类 259<br /><br />一、乔木 259<br /><br />二、灌木 259<br /><br />三、藤本植物 259<br /><br />四、竹类 259<br /><br />五、花卉 259<br /><br />六、水生植物 260<br /><br />七、草皮植物 261<br /><br />第二节 园林植物各器官的功能及其观赏特性 261<br /><br />一、根 261<br /><br />二、树干 261<br /><br />三、树枝 262<br /><br />四、叶 262<br /><br />五、花 262<br /><br />六、果实与种子 263<br /><br />七、树冠 263<br /><br />第三节 园林植物造景 263<br /><br />一、植物的造景功能 263<br /><br />二、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264<br /><br />三、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264<br /><br />四、植物造景的意境 265<br /><br />五、植物街景的基本组织形式 266<br /><br />第八章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案例 269<br /><br />案例一 爱尔兰爱苏园设计简介 269<br /><br />案例二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设计简介 273<br /><br />案例三 卧龙寺设计简介 277<br /><br />案例四 上海世贸滨江花园中式园林设计简介 289<br /><br />案例五 安陵书院设计简介 296<br /><br />案例六 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古典园林设计简介 304<br /><br />案例七 上海嘉定博物馆设计简介 311<br /><br />案例八 武汉东湖宾馆江南茶苑设计简介 319<br /><br />参考文献 32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