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猜测和偏见:何帆阅读笔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90537
  • 作      者:
    何帆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何帆,“职业读书选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得到App“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专栏作家。

拥有20多年政策研究经验,游历过50多个国家,把读书当作人生,也把人生当作读书。视野纵横古今,见识扎实广博,文笔生动鲜活,擅长打通经、政、史、文等各学科顶层壁垒,给读者以豁然启发。


展开
内容介绍

读书是好事,却不是一件容易事。虽然好书很多,爱书的人也很多,但能通过阅读享受快乐并获得成长的人却非常少见。

作为公认“会读书”的学者,北大教授何帆在《猜测和偏见:何帆阅读笔记》一书里为读者带来了一个读书高手积淀多年的阅读见解:包括数十篇打破历史、政治、经济、人文等各学科顶层壁垒的通识阅读笔记,科学有效的私家读书方法论和读书观,以及为这个时代的知识爱好者定制的一份囊括200本图书的珍贵认知建构荐读书单,希望每一个读书人都成为真会阅读的人。


展开
精彩书评

何帆老师是在阅读量上可以秒杀我的高人!当他为樊登读书的用户讲解对未来的认识时,听众的留言就充满了赞美之词。这本书也一样,睿智,博学,不急不躁。                                ——樊登 樊登读书会发起人


追读何帆兄的学术随笔,已经是我的习惯。不少我百思难解的话题,他都能以简洁而富有穿透力的文字给出解释和答案,闻之时有所悟。在这些举重若轻、透着谦和的文字里,是藏而不露的卓识和洞见。对我来说,读这些文字,不啻是一种"快速充电"。 

——吴伯凡 商业思想家、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


一知半解的人言之凿凿,智者却总是充满疑虑。何帆老师这本书不只内容好看,更是一面检视思想的镜子。真实的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常识很可能是错的,正统的理论也不一定正确,我们需要的不是确定答案,而是思考能力。我愿跟何帆老师学习思考。                                

——万维钢 科学作家、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策划人


何帆称自己是“职业读书选手”。我一直喜欢他的书评与随笔。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不沉闷,有情有趣,不装,不故作惊人语。他的文字,除了平实睿智,还有温情和思想的愉悦。

——张力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FT中文网创始总编辑 


展开
精彩书摘

撒克逊文化”,你也可以称之为“普世价值”。总之,千山映月,万流归海,美国就像一个“大熔炉”,无论哪里的移民来到这里,都会“合众为一”。亨利·福特曾经建过一所英语学校,在福特的工厂里打工的各国移民,不仅要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英语,还要学习美国的历史,以及勤俭、节约、守时等美德。在毕业庆典上,学生们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一个庞大的锅里,这个锅的名字就叫“大熔炉”,老师们用大勺子搅拌这些学生,几分钟之后,这些学生就从“大熔炉”里出来了,神奇地换上了清一色的西服,打着领带,手里挥舞着美国国旗。

世故而老道的政治家们一眼就能看穿这种“政治童话”。比如,共和党的竞选专家菲利普斯(Kevin Phillips)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根据美国不同地方的政治取向,预测选举结果。他在1969年出版的《新兴的共和党多数派》一书中成功地预测了里根总统上台。著名记者、历史学家科林·沃德(Colin Woodard)在《美国诸邦》本书尚无中文版。——编者注(American Nations)中,详细地描述了11个不同的族群如何互相竞争,共同影响了北美文化。

欧洲人最早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不是在新英格兰地区,而是在美国的南部。当时英国还是个小国、弱国,称霸天下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不仅在美洲占领了庞大的殖民地,而且不断发现金山、银山,运气好得出奇。盛极则衰,后来,西班牙在欧洲连年征战,国力渐趋凋敝。由于财力不足,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人口稀少、基础落后,只能自生自灭。西班牙移民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光棍们开始娶阿兹特克人(Aztec)为妻,最终变成了一个混血社会。

这个地区被沃德称为“北方邦”(El Norte)。如果你到加利福尼亚南部、得克萨斯南部、亚利桑那等州去看看,就会发现那里讲西班牙语的人比讲英语的人多得多。一位地缘政治学家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在《未来100年大预言》中放言,由于墨西哥移民不断涌入美国,到最后,他们可能会把美国南部拉丁裔聚居的地方收归墨西哥。这种预言其实是一种误解。墨西哥同样存在着地方差异,南方的墨西哥人更认同印第安传统。如果真要兼并,更可能是墨西哥北部并入美国。

如果要算到达新英格兰地区最早的欧洲人,那也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人。沃德称这一地区为“新法兰西邦”(New France)。早在“五月花号”到北美的16年之前,法国人就到了新英格兰地区。这一殖民计划得到了法国贵族迪加(Pierre Dugua)和他的副手尚普兰(Samuel de Champain,据猜测是法王亨利四世的私生子)的支持。他们思想较为开通,打算在北美建立一个理想国。1604年,他们到达美国—加拿大边境帕萨马廓迪湾(Passamaquoddy Bay)的一个岛屿,建立了第一个居民点。尽管法国殖民者带了建造房子、磨坊、船只的各种材料,但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没有想到,北美的冬天如此寒冷,几乎有一半人被冻死。开春之后,法国殖民者移居罗亚尔港(Port Royal,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安纳波利斯罗亚尔县)。

法国殖民者和英国殖民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迪加和尚普兰认为不同种族的人们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从一开始就认定,殖民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和当地印第安人的关系。他们有意选择在印第安人聚居地附近建立自己的殖民点,一到北美就和印第安人结成盟友,请印第安人来吃饭,送给印第安人小礼物,还派了几个年轻孩子到印第安部落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捕猎技术。尚普兰甚至鼓励异族通婚。这对今日的加拿大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魁北克居民并非都是纯粹的法国后裔,还有很多是混血儿。也是因为印第安人的影响,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无法复制其原本的封建社会结构,因为印第安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社会等级。

随着英国移民的涌入和扩张,“北方邦”和“新法兰西邦”逐渐被边缘化,对北美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主要由英国殖民者建立的六个邦。

1607年4月,弗吉尼亚公司送了第一批殖民者到詹姆斯敦。这104个殖民者中,只有38人熬过了第一个冬天。在风雪之中,断粮的殖民者只能吃老鼠、猫、蛇、自己的皮带和靴子,甚至把刚埋掉的死人挖出来吃掉。饶是如此,到了春天,他们仍然不耕种。为什么?因为弗吉尼亚公司送的这些殖民者,是为了来统治和掠夺的,他们幻想能像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一样,在北美建立自己的殖民帝国,他们信奉“强夺胜过苦耕”。

这些殖民者和“新法兰西邦”不一样,他们四处侵扰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忍无可忍,趁着殖民者聚会,把他们的首领约翰·斯密(John Smith)抓走。约翰·斯密几乎被印第安人处死,在最关键的时刻,酋长的女儿,11岁的小姑娘宝嘉康蒂(Pocahontas)出面求情,救了约翰·斯密。约翰·斯密对这段经历毫不脸红,反而吹嘘是自己靠魅力征服了印第安公主,公主爱上了他才放他走的。根据他的谎言,好莱坞拍了动画片《风中奇缘》,讲的就是这段故事。无数观众被感动得哗哗地流眼泪。但是约翰·斯密是个身材粗短、长相邋遢的英国人,而且他当年28岁,宝嘉康蒂不过11岁,怎么可能会有这段情缘?

英国人被印第安人放走之后,仍然不断攻击印第安人。弗吉尼亚公司源源不断地给他们运送军火和新的殖民者,最后,英国人终于击败了印第安人,宝嘉康蒂也被英国人俘虏,嫁给了一个英国人罗尔夫(John Rolfe)。她后来被送回英国,没过几年就病逝了。

宝嘉康蒂的丈夫罗尔夫发现,这片土地非常适合种烟草,从此,这片殖民地逐渐发展出种植园经济。沃德把这片殖民地称为“潮水邦”(Tidewater),这个名字的来历是,此地临近大西洋,海上的潮水会影响到河流水位的起伏。

“潮水邦”的殖民者大多是来自英国南部的乡绅阶层后代,他们希望在这里重建英国乡村的地主雇农社会。在“潮水邦”,社会等级分明,地主就是地主,雇农就是雇农。由于种植烟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当地又引进了黑奴。但和美国更南方地区不同,这里的黑奴生活条件相对较好。最终,“潮水邦”的黑奴补给,主要靠黑人自己繁衍,不再需要从非洲继续进口。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为什么政治上相对保守的“潮水邦”,却涌现出一批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都来自“潮水邦”。“潮水邦”的绅士们相信民主,但他们心目中的民主是古代希腊的民主,即也有奴隶制,但上流阶层通过民主议事处理公共事务。“潮水邦”的思想家们并不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认为自由是一种特权,而非一种天生的人权。弗吉尼亚州议员、曾任杰斐逊发言人的伦道夫(John Randolph)明白无误地讲道:“我是个贵族。我热爱自由,但痛恨平等。”

我们熟知的北美历史大多是“扬基邦”(Yankeedom)编造出来的。著名的“五月花号”似乎成了美国的精神源头。一批清教徒在马萨诸塞湾附近登陆,梦想着在此地建成“山上之城”(city on a hill),成为全世界基督徒的楷模。

这批清教徒的文化程度显著较高,在最初到达的15 000名殖民者中,有129名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毕业生。第一批清教徒到达北美后的第六年,就建立了哈佛大学。这是因为清教徒相信,每个人只有认真诵读《圣经》,才能领悟上帝的指示。来到北美的清教徒大多是中产阶级,他们不是出于生计考虑被迫背井离乡,而是怀抱着宗教热忱来的。有很多殖民者是整个家庭过来的,所以“扬基邦”的男女比例更为合理,人口增长率较快,很快就开始向周围扩张。

“扬基邦”的人们遵循着严格的清教信条,他们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职,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显扬上帝的荣耀。他们热衷,并且极其善于地方自治。“扬基邦”认为,如果社区里有一个人作恶,上帝就会惩罚所有的人。

“扬基邦”的宗教狂热让他们变得极不宽容。其他教派的信徒会被黥鼻、割耳,刻上“H”,表示他们是异教徒(heretic)。举凡通奸、渎神、懒惰、鸡奸,甚至青少年叛逆,都有可能被处死。波士顿的一位船长离家三年,回家之后在门口和妻子接吻,居然被法官判为有罪,投入大狱。

在“扬基邦”的南部,有个面积很小,但影响深远的地区,被沃德称为“新荷兰邦”(New Netherland)。这主要是指纽约城。纽约原名New Amsterdam,被英国人占领之后才改为New York。这里从开埠以来就是全球贸易中心,深受荷兰文化的影响。“新荷兰邦”和“扬基邦”尽管比邻而居,但这里比“扬基邦”多了一份对宗教的宽容、对科学探究的鼓励,也多了一份世俗的拜金主义。

在“潮水邦”的南部,是“深南邦”(Deep South)。大约在1670年或1671年,来自加勒比海的一批英国后裔跨海来到佐治亚州的查尔斯顿。


展开
目录

自序 

迷宫里的政治

  眼看他楼歪了

  合众为一

  六族战争

  美国政治的三原色

  迷宫里的政治

  解码制度演进

  为什么艾奥瓦州和新罕布什尔州在美国总统初选中最重要?

  给儿子讲美国独立战争

  什么是地缘政治?

历史就是猜测和偏见

  罗马公司的崛起

  大门口和大门里的野蛮人

  英国怎样偷走了中国的茶

  谁会爱上法西斯

  这个世界为什么越来越没有秩序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侵华和侵美战争?

  残酷的战争,残暴的人性

  跟随大东亚共荣圈的小伙伴们

  日本投降了

亲爱的经济学家

  国王爱银行

  热气腾腾的狗屎运

  为什么猴子变不成猩猩

  英国的羊毛业何以能后来居上?

  长途贸易的崛起

  人天生就是城邦动物

  如何第二次跨越金融危机的浊流

  你们谈论的房地产泡沫,美国在90年前就有了

  当泡沫崩溃之后还能留下来什么

  金融中了魔,得治

  各国中央银行不再需要政策协调了吗?

  前有金融险滩

  亲爱的经济学家致亲爱的股民

激情与技艺

  读论语

  从来就没有什么新技术

  斯泰因小姐发疯了

  尽在言语中

  在敌占区偷听上帝发来的密电

  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他们的

  激情与技艺

  为什么日本漫画里很少出现超级英雄

  什么时候才能告密

  成长就是背叛

  鸟人

  我的师哥在天堂里

  我的人生理想

附录 认知建构必读书目

后记 如果你是一条河,就要继续向前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