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艺术的对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8604546
  • 作      者:
    (美)菲利普·德·蒙特贝罗,(英)马丁·盖福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影响力艺术丛书:艺术的对话(带一本书去欧美博物馆 修订版)》记述了两位作家的艺术之旅。
  菲利普·德·蒙特贝罗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任时间*长的馆长,历时31年(1997~2008年):马丁·盖福特是一名艺术评论家。他们在教堂、美术馆、饭店或彼此的家中畅谈,他们的足迹遍布卢浮宫、普拉多博物馆和皮蒂宫,乃至两大洲的六个国家。他们在欣赏艺术品、流露自己真情实感的同时,也对一些作品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影响力艺术丛书:艺术的对话(带一本书去欧美博物馆 修订版)》既不是史学著作,也不是批评论著,而是一部引领读者在画作和雕塑作品中游历的导航,是一部帮助读者获得感悟的体验之作。两位作家,以他们的敏锐和才情,采撷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艺术珍品,记述了欣赏这些珍品时的美好和意义。
  《影响力艺术丛书:艺术的对话(带一本书去欧美博物馆 修订版)》包含了75幅插图。
展开
精彩书摘
  《影响力艺术丛书:艺术的对话(带一本书去欧美博物馆 修订版)》:
  盖福特:假如你对全球各个博物馆都有主导权,有没有打算把哪件藏品从现在的存放处移出呢?
  蒙特贝罗:假设藏品就在附近,还是有不少可以调整的。我可不想扭转历史进程,打破现有的收藏结构长途移送藏品。它们生机勃勃且生命的每个特殊阶段都意味深长。不管怎样,由于你的问题纯属假设,我也无法从现实角度来回答,毕竟其中牵涉了众多政治、法律和操作方面的问题。若一切如你所说,我会从威尼斯和米兰入手,将部分藏品分别从学院美术馆和布雷拉画廊(Brera)移出,送到离现存场所不远的、这些藏品的出生地。此举非但不会阻止游客观赏那些艺术品,反而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品的来历和诞生背景。不过在这个博物馆的时代,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打造的是一个“注视”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宗教画被看作是艺术编年史的一部分,是风格发展的一部分,烘托的是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者。如果我们把贝利尼的祭坛画归还给圣约伯教堂,从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可以复原其建筑特色,却无助于还原其宗教意义。一来对宗教的狂热已随大江东去,二来广大目不识丁的会众借助祭坛画领会经文的日子已成为历史。
  盖福特:正因为你特别为了某件作品而来,所以才如此关注它吧?蒙特贝罗:毫无疑问确实如此。我们又谈到了时间的问题。由于是特别为某个藏品或画作而来,当然要多看一会儿,多停留一会儿。
  盖福特:提香的《圣母升天》(Assunta,Titian)恰好可以证明您的观点。画面的构成与教堂哥特式的穹顶相映成趣,因此只有前往其诞生地——威尼斯的弗拉里教堂(Frari),在高高的祭坛之上才得以欣赏其全貌。你认为这幅作品一直在此,其实不然。
  蒙特贝罗:的确如此。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圣母升天》根本不在弗拉里。19世纪初,由于担心被送入卢浮官,一些法国人把它转移到了学院美术馆。之后拿破仑战败,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召开。最终奥地利人占领了威尼斯,画作流落到了维也纳。1866年,威尼斯被并入统一的意大利后,画作才得以还乡,地点却不是弗拉里,而是学院美术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圣母升天》才回到弗拉里的主祭坛之上。艺术品原来可以有很多个家,可以焕发多次生机。
  盖福特:它们从祭拜敬神的场所,比如教堂、清真寺、寺庙游移至博物馆,或有时也从博物馆转回去。关于贝利尼的祭坛画回到圣约伯教堂的问题,我承认至少可以举一只手表示赞同。
  蒙特贝罗:我也是。保罗·瓦莱里(Paul Valery)在1923年所作的《博物馆的问题》中为这幅祭坛画扼腕叹息,称我们夺去了它的母亲——建筑。尽管在展示的时候,人们已经在试图还原建筑背景,但许多祭坛画还是丢失了某种含义,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初创的时候并不是彼此独立、自成一体的镶板画。画面、外框、
  ……
展开
目录
导言 “大都会”:黄碧玉唇
第一章 佛罗伦萨:午后时光
第二章 一场洪水和一个喀迈拉
第三章 沉浸在巴杰罗美术馆
第四章 艺术品的诞生地
第五章 杜乔《圣母与圣婴》购入记
第六章 “大都会”咖啡馆
第七章 奢华典藏
第八章 艺术“情感教育”
第九章 迷失卢浮宫
第十章 人潮与艺术的力量
第十一章 普拉多——天堂与炼狱
第十二章 希罗尼穆斯·博斯和独自赏画的奢望
第十三章 提香和委拉斯开兹
第十四章 宫娥
第十五章 戈雅:一次奇妙之旅
第十六章 又见鲁本斯、提埃坡罗和戈雅
第十七章 鹿特丹:博物馆和它的不如意
第十八章 毛里茨皇家美术馆寻胜
第十九章 何处去安放。
第二十章 探访巴黎的“雨林”
第二十一章 在大英博物馆猎狮
第二十二章 在大中庭享用午餐
第二十三章 残片
原版书插图列表
原版书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