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荷兰画家,他的油画一贯采用“光暗”处理手法,即采用黑褐色或浅橄榄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部分。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本书针对伦勃朗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清楚完整的交待。完整搜罗伦勃朗的绘画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作品赏析皆附重要作品完整呈现,全图导览,一目了然。评论文选集单元,让读者从多样的角度看见伦勃朗不同的面貌。
作为最重要的荷兰艺术家,伦勃朗一度与安特卫普的弗兰芒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角逐北欧首席画家的地位。他对此心知肚明,亦丝毫无惧人们将他的画作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画作一并品头论足,无论是达·芬奇,还是提香:和他们一样,他在画作上只签自己的名,不签姓氏。一如所有大师的画作,他的画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深得人心,亦一直影响着无数画家的创作。伦勃朗艺术的超凡魅力从未消退过。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广泛描述、解读着伦勃朗的画作,但,无论这些描述与解读多么深刻,多么有见地,由于伦勃朗毕生的创作十分丰富,其中包括油画、版画和素描,任何想要分门别类一番的想法都难免以失败告终。越是走近伦勃朗,伦勃朗其人就似乎越发退隐深处。尽管他留下的自画像不计其数,其本人的真实形象至今依旧成谜。佛罗伦萨学者兼鉴赏家菲利普·巴尔迪纽斯(FilippoBaldingucci)的点评也许对我们有所点拨,1686年,这位学者写过一段有关伦勃朗的评述,乍一看,似乎令人费解——伦勃朗是一位“出色的幽默家”。这也许恰好是解读伦勃朗现象的路径:他倾情创作的狂热,他对收藏的痴迷,他个人生活的跌宕起伏,富裕时的好日子和穷困时的破败状——伦勃朗就像戴着一幅面具、置身角色之中的演员,一直在寻找身份。甚至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亦直接向观画者发话,打动他们,引他们进入其作品所表现的情境与情感之中。在他自画像的创作中,伦勃朗借用各类角色和服饰来表现自己岁月流逝的人生轨迹,从衣衫褴褛的乞丐到朝气蓬勃的莽汉,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贵族,从有点儿自鸣得意的中产小市民到画家王子。艺术舞台上的不同面貌与演变——通过挑战空白画布的气魄与对颜料质地的迷恋,即挥动饱满画笔,有时甚至用手指在画布上营造出来,却总是与画笔笔触令人称奇的生动气韵密切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