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作者累计30多年经验总结
互动、落地、有针对性
课程设计是培训教学的关键。本书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入手,总结作者多年的现场培训经验,提炼出了一套适合成人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法。包括两大篇章。上篇:基于认知规律的敏捷开发,包括三章内容(激发学习动机、旧知联结新知、基于认知的课程设计);下篇:课程设计路径图,包括六章内容(聚焦问题、设定目标、搭建结构、细节设计、设计体验和美化课件)。
前言 课程开发的道与术<br>上篇 基于认知的课程设计<br>第一章 激发学习动机 2<br>第一节 “三动”激发学习动机 2<br>第二节 什么是动机 7<br>第三节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11<br>第四节 提升内在学习动机,寻找学习的“心流”状态 13<br>第二章 旧知联结新知 17<br>第一节 激活旧知 18<br>第二节 激活旧知的三个维度 19<br>第三节 示证新知 23<br>第三章 基于认知规律的敏捷开发 37<br>第一节 关于学习的三个事实 37<br>第二节 学习与记忆 39<br>第三节 视听教学设计 44<br>第四节 不是学习的学习时间 51<br>下篇 课程设计路径图<br>第四章 聚焦问题 58<br>第一节 需求分析 58<br>第二节 确定选题 74<br>第三节 拟定标题 78<br>第五章 设定目标 81<br>第一节 分析学习内容 81<br>第二节 撰写目标 85<br>第六章 搭建结构 87<br>第一节 收集素材 87<br>第二节 搭建结构 92<br>第三节 制作课程大纲 102<br>第七章 细节设计 107<br>第一节 教学流程创新 107<br>第二节 教学方法设计 137<br>第八章 设计体验 147<br>第一节 体验式教学 147<br>第二节 情境教学 154<br>第九章 美化课件 167<br>第一节 美化PPT 167<br>第二节 形成课件包 169<br>第十章 试讲验收 170<br>第一节 安排试讲 170<br>第二节 组织验收 172<br>参考文献 175<br>
好课程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设计出一门好课程?本书作者结合“我是好讲师”大赛丰富的辅导经验,给出了系统而清晰的答案。
——宋晔 《中国培训》执行社长
这个时代,工匠精神显得无比稀缺和珍贵。要设计出好课程,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有熟练掌握的技能。本书不但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也介绍了许多实用的课程设计工具,极具参考性和指导性。
——常亚红 《培训》杂志副主编
“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学习更需要有深度、有质量的好课程,设计一个好课程不仅需要知识点,更需要基于实践的经验萃取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论,还有对专业的长期深度研究。金才兵先生的这本书凝聚了十多年的课程设计心得,彰显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对课程设计人员是技能快速提升的阶梯。
—— 张善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与绩效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级研究员,原《企业大学》杂志总编辑
和金老师相知相交多年,一直非常欣赏他低调务实的同时又关注创意求新的风格。这本书完全能够体现作者这两方面的特点:课程开发工具、方法务实好用,读者无论是不是职业讲师,都可以拿来就用;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开阔新颖,启迪读者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作更多思考。可以说这是作者非常有诚意的干货大展现,值得32个赞!
——宋春涛 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组织发展高级经理
培训的主体不是PPT、课程、讲师,而是学员。本书提出课程设计中少就是多、短就是多、慢就是多的观点就是以学员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培训最终目的不是讲得多、讲得好、讲得热闹,而是学员能记住多少,吸收多少,应用多少。课程设计也需要用户思维!
——朱晓波 好屋大学校长